“釀酒車”用糖制造燃料
美國一家生物燃料于5月8日公開了其最新研發的可以生產乙醇的機器。
他們聲稱,這種設備是世界上首個能在自家后院制造乙醇、并能將它釀造的乙醇直接加入到汽車內的機器。這種售價1萬美元的便攜式設備很像加油站里的加油泵,只是少了插卡孔和數字顯示屏。
據生物燃料公司介紹,這種設備的一大賣點就是它喜好甜食,它能利用糖來發酵燃料。有史以來,糖一直非常便宜,而且全球的糖供應量也非常充足。
通常情況下,蔗糖的價格較昂貴,因此,生物燃料公司表示:他們將會給消費者推薦一些供應過剩的糖類,如墨西哥生產的不能食用的糖,這種糖的價格就非常低廉。
利用這該設備的人還有望通過出售“碳信用額”獲得的錢購買原料,因為,利用糖制造乙醇比利用玉米制造乙醇釋放的二氧化碳更少。
該公司還表示,對一個擁有兩輛車、每年跑大約5.6萬公里的家庭來說,假設平均油價是每加侖3.5美元,“釀酒車”將讓這個家庭在2年內收回成本,因為它每周能生產35加侖(132升)100%的乙醇。
新技術讓圖書“開口說話”
最近,出版界出現了一種新的技術:讓傳統圖書能夠“開口說話”。讀者只要使用閱讀器點觸圖書,就可以“聽書”。
據相關人員介紹:閱讀時,讀者只需在紙質出版物中想讓其發聲的內容處印上MPR碼,并將整書的聲音文件傳輸到MPR讀書網,讀者使用從網上下載的該出版物聲音文件的閱讀器點觸書中的MPR碼,即可獲取聞聽閱讀的效果。比如,某書中有鋪好MPR碼的“蘋果”的圖案,讀者只需要用MPR閱讀器點讀該處,閱讀器就會發出“蘋果”的聲音。
由于MPR可以聽讀,所以給人們帶來了很多方便。例如:在往常一些不適合閱讀的時間和地點,可以不受限制地“聽”書;而對于那些有閱讀障礙的人來說,它更是一個不錯的幫手;同時,根據讀者的需要,MPR圖書還能用各國語言和少數民族語言進行朗讀。
無需茶匙的自動攪拌杯
德國設計師最近發明了一種自動攪拌杯,這種杯子讓你沖熱飲時不再需要茶匙。它的出現可能要會讓茶匙被永遠壓在餐具柜底了。
據設計師介紹,他們發明這種杯子是為了引進一種新的喝茶方法,或者說無需茶匙就能喝熱飲的方法。
這種杯子的工作原理是:在需要攪拌飲料的時候,將一個陶制小球(這種陶制小球可同時混合各種糖和牛奶而無需茶匙)放入稍突起的杯底,處于一定位置;使用者輕輕晃動杯子,小球就會來回滾動攪拌飲料;飲用時,在重力的作用下,小球會卡在杯子的凹進處,不會對飲用過程造成任何影響。
世界最小晶體管問世
目前,英國研究人員已經研制出直徑為1納米的石墨烯晶體管,這是迄今世界上最小的晶體管。
這種晶體管比之前的32納米硅材料電子晶體管小3倍,是由錯綜復雜的石墨烯碳原子構成,厚度僅有1個原子。它具有很好的傳導性能,可用于任何半導體制造。
在研制石墨烯晶體管時,研究人員使用了標準的半導體制作工藝:他們選取一小片石墨烯,并采用電子束平版印刷術雕刻出電路;并在石墨烯片中心保留了一個帶有微小圓籠的量子點,利用電壓就可以改變量子點的傳導率,使它們處于像標準場效應晶體管那樣的存儲邏輯狀態。
太陽偶現藍色和綠色閃電
近日,歐洲南方天文臺科學家宣布,他們在對利用VLT天文望遠鏡獲得的一組太陽照片進行研究后發現:太陽可以發出短暫的藍色和綠色閃電。
據報道,太陽發出藍色和綠色的閃電這種現象,是由ESO的職員史蒂芬·古伊薩德在數年前首次觀察到的,現已能在許多場合觀測到。他的同事布蘭查爾德更加幸運,在去年圣誕前夕,他捕捉到了太陽發出藍色閃電現象的照片。
科學家們認為,這些顏色是由行星際塵埃反射太陽光形成的。他們還風趣地把這一現象叫做新月亮現象,也就是說,每一個星際小顆粒在宇宙間都像月亮一樣反射來自太陽的光。
因為它們都很微弱,所以只有在沒有光污染的地方才能觀測到,而且時間非常短暫;由于太陽的特性,太陽光被大氣和這些星際塵埃折射或反射。所以造成了多種不同的顏色。
大多數太陽系中的行星際塵埃都位于地球與太陽之間,因此,在地球上才得以觀測到這些奇異的閃電。
世界首輛獨輪摩托車問世
看看眼前的這輛模樣怪異的摩托車,雖然也有兩個輪子,但它不像普通摩托那樣一前一后,而是并排靠在一起。如果你不仔細看的話,一定會將它誤認為一輛電動單輪車。事實上,它是一輛真正的摩托車(簡稱Uno)。
它是由年輕的加拿大發明家本·古拉克發明的。這種摩托車使用陀螺技術,使之保持直立姿態。外表怪異的Uno只有一個開關——要么繼續開,要么停下來——并且完全靠身體移動控制:身體前傾時,Uno的速度可提升到每小時40公里;后傾時,速度便會慢下來。它擁有兩個并肩而立的輪子,無論開到什么地方,都可以輕松轉向。
綠色環保摩托Uno個頭很小。重量也很輕,可以放置在室內。此外,它的充電過程也很簡單。只要有電源便可。
Uno的兩個車輪完全獨立,所以它可在很小的范圍內兜圈子,此外,這種技術也可讓車身保持平衡,決不會讓人產生騎獨輪車的感覺。
水管減壓裝置減少滲漏
為了減少滲漏造成的水資源損失,以色列水流控制公司最近開發出一種自來水管減壓控制裝置。
該裝置由減壓控制和監測調節軟件兩部分組成。使用時,通過一個分支水管與城市供水系統連接,由計算機軟件對用戶用水情況進行監測,并以此為依據對主供水管道進入分支管道的水壓進行調節,以降低進入家庭自來水管內的水壓。研究表明,使用該裝置至少可減少30%的滲漏。
研究人員表示,為確保城市供水系統中的水持續流動,水管內必須保持一定壓力,這樣打開水龍頭后水才會源源不斷地流出。關閉水龍頭后,被截斷的水在后面水流的推動下,會增大水管內的壓力。當水壓過高時。就會導致水管接口或其他比較脆弱的部分裂開,形成滲漏,這是造成城市水資源浪費的一個重要原因。
現在,城市用水的40%是因滲透損失掉的,這種現象在全世界都普遍存在。據稱,墨西哥城供水系統漏掉的水可滿足像羅馬一樣規模的城市的用水需求;英國、意大利、愛爾蘭因水管滲漏造成的損失分別為全部供水的27%、30%和35%。如果使用該水管減壓裝置,則對減少滲漏造成的浪費具有實際意義。
目前,該公司已在耶路撒冷老城安裝了這一系統,可減少滲漏35%。未來幾個月,他們還將在以色列其他城市陸續安裝。此外,西班牙、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也對此表示出強烈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