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男子因工死亡,留下了一筆巨額賠償款和一個未滿兩歲的女兒。可是,死者尚未入土,婆媳就為賠償款的分割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為了讓死者盡快入土為安,在當地組織的調解下,婆媳將賠償款進行了分割,并約定將其中的8.9萬元留給幼女,作為幼女今后生活和學習的費用。彼此心存顧慮的婆媳兩人還約定將幼女所分的份額交村支部書記保管。然而,媳婦認為女兒的監護權是自己的法定權利,為了討回對女兒財產的監護權,便將村支部書記告上了法庭。那么,這8.9萬元應當由誰來監護、管理和使用呢?2007年10月26日,法院作出一審判決,駁回了媳婦的訴訟請求。本以為勝券在握的媳婦手拿判決書怎么也想不明白,女兒財產的監護權怎么就旁落他人呢?
因工死亡:留下巨額賠償款
現年25歲的曹玉萍,是江蘇省揚州市人。2003年春節,曹玉萍與楊元坤在親朋好友的祝福聲中走上紅地毯,并于2004年4月生下女兒,取名楊語嫣。楊元坤夫婦的生活本來就捉襟見肘,生下女兒后更是窘迫。為了盡快擺脫困境,楊元坤和妻子曹玉萍商量后,決定外出打工。
2005年6月,某勞務公司為某礦務集團招聘礦工。雖說礦工比較辛苦,而且危險性比較大,但楊元坤考慮到工資待遇出較好,更重要的是礦務集團離家不算太遠,可以在節假日回家幫妻子照顧家庭,便決定去應聘。曹玉萍雖心疼丈夫,但最終還是同意了丈夫的決定。
楊元坤經過努力,如愿地與勞務公司簽訂了勞務合同,來到了礦務集團,從事地下采煤工作。而曹玉萍則留在家中孝敬公婆,撫育女兒。工作雖然很苦很累,但每逢節假日,楊元坤總是中途要倒上好幾班車,回到家中看望父母、妻子和女兒,有時還為家人帶上一點禮、物。家境雖說清苦了一點,但一家人恩恩愛愛,和和睦睦,家庭生活過得幸福和美滿。
可是,楊元坤在井下工作,具有很大的危險性。丈夫的安全,成了曹玉萍的牽掛,她天天都在心里為丈夫祈禱,祈盼丈夫平平安安。可是,讓曹玉萍痛心的是,她的擔憂還是成為了現實。
2005年12月的一天,楊元坤在井下采煤期間被砸傷。雖然被及時送往醫院搶救,終因傷勢太重,楊元坤于2006年元月24日逝去。楊元坤因工死亡后,經多次協議,楊元坤親屬與勞務公司達成一致意見,由勞務公司一次性賠償22萬余元。隨后,楊元坤的遺體在當地火化后,由楊元坤的母親何桂英和妻子曹玉萍一同帶回家中安葬。
可是,讓楊元坤九泉之下不能瞑目的是,為了一筆數目不菲的賠償款,家中卻風云突起,讓楊元坤的遺骸不能早早入土為安。
分割沖突:累及逝者難入土
為了讓兒子能快快叭生為安,何桂英和曹玉萍將楊元坤的骨灰帶回家中后,何桂英便決定當,日搭起靈堂,操辦喪事,親朋好友紛紛上門吊唁楊元坤。曹玉萍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數日顆粒未進,加之長途奔波,數次哭倒在楊元坤的靈堂前,被人攙扶到臥室休息。
休息片刻,曹玉萍漸漸平靜下來,一股強大的擔憂感又襲上心來;丈夫死亡的賠償款還在婆婆手上,她會不會獨吞?如果婆婆獨吞了,那以后自己和女兒又怎么生活?想到這里,曹玉萍便把自己的擔憂告訴了一個十分要好的朋友。朋友便提醒道:“你的擔心不是沒有可能,而且這個問題必須在你丈夫安葬前解決掉,否則,到時誰也不會理你,你就會落到人去財空的地步。”曹玉萍覺得朋友說的有理,為了自己和女兒日后的生活有所著落,她已顧不得那么多了,決定向婆婆攤牌。
見媳婦突然提出來分割兒子的死亡賠償款,何桂英感到十分的愕然,但為了能把兒子的喪事順順當當地辦完,別生出什么意外枝節來,何桂英向曹玉萍保證道:“現在正忙于辦喪事,等喪事辦完了,我們一定坐下來好好協商。”可曹玉萍認為婆婆的口頭承諾,只是為了搪塞自己,這更加堅定了她的擔憂,便堅持立即進行分割,否則不同意把丈夫安葬。而曹玉萍的堅定的態度卻又讓何桂英對媳婦產生了疑慮:“她這么快就堅持要分割賭償款,而且以安葬兒子作為條件,會不會另有所謀?”想到這里,何桂英不得不為年幼的孫女著想:“孫女還不到兩歲,如果把錢分給了媳婦,媳婦又把錢用到其他地方,那么,孫女以后的生活、學習就失去了保障了。這可是兒子用命換來的錢,不能輕易糟蹋了。”于是,何桂英向兒媳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賠償款必須等到兒子安葬后再談。”而曹玉萍也是橫下一條心:“不分割賠償款,誰也別想把丈夫安葬。”彼此互不信任、互存疑慮的婆媳倆針鋒相對,互不相讓,楊元坤的喪事也被耽擱下來。
見兒子遲遲不能下葬,心急如焚的何桂英只得請求當地千部協調解決。
協議妥協:外人保管起紛爭
2006年2月23且,在當地支部書記董軍輝等人調解下,就楊元坤的死亡賠償款,曹玉萍與何桂英達成協議:孩子楊語嫣8.9萬元交由董軍輝保管,撫養人可按期提取。楊元坤終于入土為安。
按照協議約定,2006年3月14日,曹玉萍從董軍輝處支取楊語嫣撫養費2500元,余款仍保存于董軍輝處。
2006年9月13日,曹玉萍帶著幼女楊語嫣改嫁鄰村杜海為妻。
“分給女兒的撫養費,作為母親,自己沒有保管權,卻讓一個與孩子毫無關系的村支書來保管,這算哪門子的事情?”曹玉萍每每想到這里,心里總是覺得很不舒服,她便想把女兒的撫養費要回來。可是,畢竟自己與孩子的奶奶和村支書簽訂了協議,還有見證人在場見證簽字了,這讓曹玉萍覺得為難。為此,曹玉萍便向他人咨詢。有人告訴她:“孩子的監護權,是母親的法定權利。你們雖然有協議,但協議不能與法律相沖突,否則無效。”
看到希望的曹玉萍,便決定從村支書手中要回女兒的全部撫養費。2007年1月25日,曹玉萍來到法院,以女兒及自己為原告,一紙訴狀,將村支部書記董軍輝告上了法庭。在訴訟期間,法院依法追加何桂英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楊語嫣、曹玉萍訴稱:楊元坤系曹玉萍丈夫,楊語嫣父親。2005年12月份,楊元坤與勞務公司簽訂勞務合同,在礦務集團從事地下采煤期間被砸傷,經搶救無效死亡。后我們親屬與勞務公司協議賠償221500元。賠償后,經死者親屬協商,楊元坤母親分得55000元,曹玉萍分得60000元,楊語嫣分得89000元,然而楊語嫣的賠償款存于董軍輝名下。本人多次催要,董軍輝已經給付2500元,余款未付。本人與董軍輝之間關于撫恤金的保管只是口頭合同,按照法律規定,本人隨時可以要求返還財產。故請求依法判令董軍輝返還楊語嫣撫恤金86500元并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事情本就與自己毫不相干,而且自己也是義務幫忙。”對于自己被告上法庭,董軍輝覺得很冤。但是,董軍輝更覺得曹玉萍做事毫無道理,不近人情,而且考慮這也是何桂英對自己的一份信任。為了楊語嫣將來的生活、學習能有一定的保障,董軍輝還是決定把這“閑事”管到底。于是,在法庭上,一董軍輝說:“曹玉萍訴稱不屬實。曹玉萍存于董軍輝名下的撫恤金,是基于一份調解協議,本人按照曹玉萍與其婆母家庭的要求進行保管,這不是本人個人行為。曹玉萍與其婆母之間達成的協議是在村委會組織下達成的,不存在脅迫、欺詐、重大誤解等情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調解協議的效力的規定,該調解協議是合法有效的,應予認定。”
何桂英作為第三人,也闡明了自己的意見:“我兒子楊元坤骨灰送到家以后,曹玉萍要求先分割賠償款后辦理喪事。在老年喪子的巨大悲痛中,為了家庭穩定,我同意了曹玉萍的要求,在村委會的主持下達成了分割協議,且雙方已經履行了協議。曹玉萍現已改嫁,將楊語嫣的撫恤金交其保管會損害楊語嫣利益。等楊語嫣滿十八周歲后,我同意將余款全部交給楊語嫣。為此,我請求駁回曹玉萍的訴訟請求。”
法院判決:協議監督受保護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曹玉萍與何桂英因在楊語嫣撫恤金的使用上互不信任而達成的“撫恤金分配協議”,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規定,依法應予保護。曹玉萍、董軍輝及何桂英均已經按照協議履行各自義務。該協議的性質應是監督監護人行使監護權的協議,而不是曹玉萍直接委托董軍輝代為保管楊語嫣撫恤金的保管合同。曹玉萍與何佳英訂立“撫恤金分配的協議”是基于互相不信任,更是為了保護楊語嫣的合法利益。民法上設立監護制度的立法本義也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被監護人的利益,監護人所承擔的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的職責,僅僅是諸多職責中的重要一項,既是權利更是義務。曹玉萍與何桂英訂立的協議從根本上保證了屬于楊語嫣的撫恤金每一分都能真正地用到楊語嫣身上,能更有效地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利益,而且協議的實際履行并沒有妨礙曹玉萍行使監護人的職責。因此,在沒有新證據證明該協議的履行會損及被監護人利益的前提下,從保護被監護人的利益出發,綜合考慮目前楊語嫣的年齡智力狀況和曹玉萍的生活環境等因素,應支持該協議。故法院對董軍輝及何桂英關于協議有效,應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的主張予以采信,對曹玉萍要求董軍輝返還楊語嫣撫恤金86500元的請求不予支持。
2007年10月26日,法院依據法律的有關規定,作出了一審判決,判決駁回原告曹玉萍、楊語嫣對被告董軍輝、第三人何桂英的訴訟請求。
(責編 邢榮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