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自己偷存的巨額私房錢安全又升值,妻子向丈夫不斷灌輸投資理念,慫恿丈夫進行全方位的投資。當投資資金緊缺時,妻子精心設局,屢屢向“閨中密友”借款,并要丈夫打下利息較高的借條。丈夫沒有想到,這些“借款”其實全是妻子的私房錢!而真正的“債主”就是妻子本人!正當妻子為自己的精明算計暗暗自得時,她的“高明之舉”卻殃及無辜,閨中密友平靜的家庭卻血腥驚變,以一死一傷慘烈收場……”
瞞實情妻做債主
38歲的李秀清是湖南省懷化市一家國有公司的副經理,妻子劉偉娟原是一家事業單位的出納,為了支持丈夫的事業與照料年幼的孩子,2001年,劉偉娟從單位辭職回家做了全職太太,一家三口人和和美美,幸福甜蜜。
從2003年起,看到丈夫的事業風生水起,劉偉娟擔心富起來的丈夫會變心,拋棄自己。為了給自己留“后路”,她開始醞釀自己的“創業”計劃。
2003年8月的一天,劉偉娟向丈夫提出,她要外出做點事,實在拗不過她,李秀清只得答應。隨后,李秀清拿出積蓄8萬元給劉偉娟做本錢,開了一家品牌服裝專賣店。到2005年3月;除去本錢,劉偉娟共賺了二十多萬元。此時,見好就收的劉偉娟因見市場競爭激烈,為了保住賺下的錢,她果斷將店面轉讓出去,事后卻向李秀清聲稱生意虧了十多方元。由于平時公司的業務忙,李秀清對妻子的生意并不關注,對此深信不疑。
事后,劉偉娟將這筆私房錢悄悄存進了銀行。但是銀行的低利息又讓她感覺到錢存在銀行太不劃算了,怎樣才能讓這筆錢變活起來呢?
就在劉偉娟感到無計可施時,2005年12月的一天,她的閨中密友劉虹云突然打電話:“劉姐,我有位熟人,他在人民路臨街面有一個門面要出售,價格還合理,你不如要你家秀清出錢將門面買下來,門面這東西越放越升值。聽說這門面一年的租金就有三萬多元呢!不過,時間只有明天一天,要加緊呢!”
劉偉娟掛掉電話后就馬上打電話將丈夫從公司里叫回來。李秀清一聽說該門面出賣價就要近三十萬元,且時間只有一天時,李秀清直皺眉頭。雖然他在公司是副經理,但除掉多年的開支,加上妻子做生意又“虧”了十多萬元,他的存折本上只有二十萬元都不到,怎么湊齊這十多萬元呢?李秀清決定還是不買了。
見有這樣的好事就要毀在丈夫的手里,劉偉娟急中生智:“只要你答應還錢,余下的錢我去找朋友借,機不可失啊!”聽說妻子能借到錢,李秀清也知道買門面是件劃算的事,于是答應了。劉偉娟假裝在外面撥了個電話,回到屋里后說:“我有位朋友答應借十萬元錢給我們,但是利息可能比銀行高些。”李秀清說:“高些不要緊,只要肯借就行!”于是劉偉娟拿出一張紙對李秀清說:“我這位朋友名叫張鳳珍,是與我做服裝生意時認識的。你寫張借條吧,我等下就找她去拿錢。”李秀清拿過紙條不假思索地寫下了10萬元的借條,借期一年,并約定利息共計一萬五千元。
其實根本就沒有張鳳珍這個人,是劉偉娟虛擬的。當天下午,劉偉娟背著丈夫來到銀行提出了10萬元錢的私房錢。看到妻子真的“借”來了10萬元錢,李秀清非常高興,他馬上提著自己取出的二十多萬元與妻子一同將這個門面買了下來。
辦好手續的第二天,李秀清就從該門面承租戶的手里拿到了2006年至2007年兩年的租金65000元。一看到遞過來的錢:劉偉娟連忙說:“這錢除掉利息15000元外,還有50000元,全部還給張鳳珍算了。”李秀清一看生意成交就馬上得到了租金,心里十分高興,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2006年4月,李秀清用自己的收入加上跟朋友借的一筆款,將余下的50000元全部交給劉偉娟,要她轉交給張鳳珍。
見自己的本錢全部給弄回來了,又輕而易舉地得到了15000元的利息,劉偉娟高興得心花怒放,她感到丈夫就是自己最好的生財工具。
“生財有道”殃池魚
通過購買門面這件事,李秀清對妻子刮目相看。為了讓丈夫今后繼續聽自己的,劉偉娟除了關注城區房地產買賣的各種信息外,開始向丈夫灌輸投資理財的重要性,鼓勵丈夫不要將錢存在銀行,要將錢拿出來投資。2006年6月的一天,聽說有套二室一廳住房要作價50000元出賣。劉偉娟決定買下這套房。李秀清剛說了句:“債剛還完,手里沒現錢啊。”劉偉娟連忙說:“只要你有誠心還,我還向張鳳珍借去。”第二天,看到妻子將50000元現金提來了,李秀清很高興:“張風珍真講義氣,這次的利息是多少?”劉偉娟說:“張風珍說上次多收了點,這次借期半年,利息就6000元算了。”買下這套房后,劉偉娟又“賺”了6000元。
見張鳳珍幫了自己這么大的忙,李秀清非要請張鳳珍吃頓飯表示感謝,劉偉娟一聽嚇出一身冷汗。為了應付丈夫,劉偉娟只得借口張鳳珍外出旅游暫時不能回來,才算擺脫了丈夫的“盛情”。
看來以后不能再以張鳳珍的名義借錢了。這時,好友劉虹云從深圳給她打來電話,說她為了躲避前夫楊春華為孩子撫養費的糾纏只得到深圳打工,劉虹云告訴了劉偉娟自己手機新號碼,并要劉偉娟保密。
對!就以向劉虹云的名義借款,即便丈夫懷疑,他也找不到劉虹云進行對質。劉偉娟為自己的高明暗自得意。
2007年1月初,市區新建的商業步行街的房屋與門面正處于熱賣之中。此時劉偉娟又盯上了一間標價為40萬元的門面房。李秀清也答應購買,但面臨的問題是資金缺口達到20萬元。
第二天上午,劉偉娟告訴李秀清說劉虹云有20萬元答應借2年,利息共計20000元。見劉虹云肯“借”這筆錢,而且利息也不算太高,李秀清二話不說就寫下了借條。當天下午,劉偉娟提著20萬元回來了。夫妻倆高高興興去辦理了步行街門面的購買手續。回家的路上,劉偉娟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對丈夫說:“秀清啊,這錢可得在兩年之內還清啊,否則今后就不好再借了。”李秀清說:“你放心,我們的經理即將退休,我是經理提議的接班人,到時拿著高年薪,還這點錢還不是毛毛雨啦!”聽到丈夫作出這樣的承諾,劉偉娟心里踏實了。
然而劉偉娟沒有想到,事情還是穿幫了。2007年3月1日那天中午,劉虹云的前夫楊春華突然找上門來,他開口就質問劉偉娟:“劉虹云是不是借了20萬元給你們?”劉偉娟一聽心里不禁一驚,但臉上馬上恢復了鎮靜:“沒有的事,我們哪里向她借錢呀?”楊春華突然兇相畢露:“你們別想給劉虹云遮掩了,如果你們不認這筆賬,我就來找你們還錢,這筆錢絕對是劉虹云在離婚前背著我存下的私房錢,要不,在一年之間她哪來那么多錢?”楊春華撂下這句話就怒氣沖沖地走了。
原來,聽說李秀清有可能接老經理的位子,另一位副經理陳某千方百計想給李秀清抓點小辮子讓他落選,以便自己取而代之。當陳某聽說李秀清接連買下幾個門面與房屋時,陳某就懷疑李秀清一定有經濟問題,于是陳某就找到公司的紀檢部門進行反映。紀檢部門隨后找李秀清談話,要他說明購買門面與房屋的資金來源,于是李秀清就將自己的借款情況進行了陳述。紀檢部門于是找劉虹云進行核實,但他們沒有找到劉虹云,只能找到劉虹云的前夫詢問是不是有借款的事。劉虹云的前夫楊春華一聽喜不自禁。就因為楊春華吃喝嫖賭樣樣俱全,劉虹云萬般無奈才離的婚。這下楊春華見前妻竟然瞞著自己存下了這筆巨額私房錢,楊春華決定向劉虹云敲一筆錢。
就在劉偉娟憂心忡忡的時候,2007年4月6日中午,劉偉娟的手機響了起來:“你好,請問你是劉偉娟嗎?我是劉虹云在深圳的朋友,告訴你一件事,現在劉虹云被她前夫打成重傷住院,她的前夫將她打傷后在逃跑的途中被車撞死了。你能來一趟深圳看看劉虹云嗎?”
劉偉娟一聽連電話都嚇得掉在了地上。她感到,劉虹云的被打與楊春華的死絕對與她有關。真相曝光上法庭
原來,見劉偉娟不承認向劉虹云借過錢,不死心的楊春華決定到深圳尋找劉虹云進行對質。雙方發生了激烈的沖突,一怒之下,楊春華抽出事先藏在身上的一根鐵棒向劉虹云全身一陣猛擊,劉虹云慘叫著倒在血泊之中。急于逃竄的楊春華慌不擇路,被一輛急馳而過的小車撞死。
當劉偉娟懷著愧疚的心情趕到深圳時,劉虹云還躺在醫院的病床上。一見到劉偉娟,劉虹云不禁委屈地哭訴道:“娟姐啊,你為何要做出這樣的事啊,我明明沒借錢給你,你為何要向楊春華說我借錢給你,現在造成這樣的結局,這事該怎樣收場啊!”
原來,經醫院初步診斷,劉虹云的傷可能導致下肢癱瘓與腦震蕩后遺癥。這輩子她可能長期與輪椅相伴了。更令她痛苦的是,她的兒子楊曉康才6歲,娘家人只剩下體弱多病的母親,前夫楊春華又已經死亡,沒人照顧年幼的兒子。
而這時,由于李秀清的問題未能得到核實,李秀清當經理的事泡了湯。看到丈夫憂心忡忡的樣子,回到家的劉偉娟實在不忍心再對丈夫隱瞞下去,只得向丈夫吐露了事情的真相。
2007年6月初,劉虹云從深圳回到懷化一家醫院繼續治療,經某司法鑒定中心鑒定,劉虹云雙下肢不完全性截癱,留有嚴重腦震蕩后遺癥,其傷情綜合評定為三級傷殘。隨后,一位朋友受劉虹云的委托,找到劉偉娟協商賠償問題。看到劉虹云真的來找自己的麻煩了,劉偉娟顯得很激動:“劉虹云的傷是她前夫毆打造成,憑什么要我來負責呢?她的傷與我之間沒有任何因果關系!出于人道主義,我可憐她給了她一萬元錢,她現在卻反咬一口,真是太不講道義了。”而劉虹云則認為,如果不是劉偉娟將自己虛擬為債權人,自己平靜的生活也不會被打亂,前夫也不會千里迢迢趕到深圳來對自己進行傷害,現在前夫死了,自己落下了重殘,不但自己下半生的幸福毀了,而且因為自己身體的原因,自己不能對兒子盡好撫養義務,因此,劉偉娟應該賠償。一方索賠,另一方拒絕,雙方陷入僵局。
2007年6月25日,在一位律師的幫助下,劉虹云一紙訴狀將劉偉娟告上法庭,要求劉偉娟賠償自己的傷殘補償金、住院醫療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共計50萬元。
2007年7月27日,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這一罕見索賠案。庭審中,雙方各執己見,互不相讓。在調解過程中,劉偉娟堅持自己沒有過錯,只同意從人道主義的角度出發,補償劉虹云幾萬元。劉虹云不同意。調解失敗。經審理查明,劉虹云法定賠償數額為486000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劉偉娟為了達到欺騙丈夫李秀清的目的,多次冒用原告劉虹云的名義,將原告劉虹云虛擬為債權人,該冒用他人名義的行為對原告劉虹云的人格權是一種典型的隱性侵權。在該侵權行為中,如果不產生法律后果,則該侵權處于靜止狀態;產生了法律后果,該侵權會直接導致一系列的權利義務關系的產生。本案中,由于被告劉偉娟之夫李秀清在不明真相的狀態下,將劉虹云被虛擬為債權人的事實予以披露,導致原告劉虹云的前夫楊春華誤認為原告劉虹云在離婚前偷存私房錢,隱瞞了夫妻共同財產,在法律時效期間,楊春華向原告劉虹云要求對隱瞞的夫妻共同財產進行重新分配,法律是理應進行支持的,由于被告劉偉娟虛擬的債權經李秀清確認有借條作證,楊春華與前妻劉虹云之間的矛盾起因可以認定為系這筆20萬元的借款所引起。因此,劉虹云受傷害的起因與被告劉偉娟虛擬債權的侵權行為有直接的因果關系,被告劉偉娟理應承擔原告劉虹云受傷致殘的賠償責任。根據楊春華所留遺書的內容確定,鑒于楊春華傷害劉虹云的意圖還有因為雙方離婚后為孩子的撫養等產生矛盾等諸多因素,劉虹云的傷害結果楊春華也應承擔責任。由于楊春華已經死亡,賠償義務主體已經喪失,加之原告劉虹云在與楊春華產生沖突的過程中也有不冷靜的方面,因此應由楊春華承擔的賠償部分由原告劉虹云自行承擔。
2007年9月28日,懷化市新晃縣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一、被告劉偉娟賠償原告劉虹云傷殘補償金、住院醫療費、被扶養人生活費及精神損害撫慰金等損失共計340200元;二、其余損失由原告劉虹云自行承擔。一審判決后,被告劉偉娟不服提出上訴。2007年11月9日,法院駁回被告劉偉娟的上訴請求。(因涉及隱私,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責編 張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