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老電腦,應該是能省則省,本著花最少的錢挖掘出老電腦的最大升級潛力為宗旨。
因此,機箱、鼠標、鍵盤、光驅、電源和顯示器都可以再利用。這么一合計,需要更換的就僅僅是CPU、內存和主板了。
內存很好選,反正現在內存挺便宜,口碑與品質不錯的金士頓1GBDDR2-800是首選。
考慮到本人不是游戲發燒友,因此CPU也不打算追求最高端的,那些動輒上千元的CPU將來跌得讓人肉痛,反倒是幾百元的中低端CPU,再怎么跌也不會心痛。我看中TAMD的雙核4200+和Intel的E2140。前者的主頻高于后者,且游戲性能不錯,但后者的超頻性能又優于前者,讓我難以取合。最終讓我決定選擇哪款CPU的卻是主板……
由于我不是游戲發燒友,只是想看看高清電影,上網看新聞,所以偏向于買整合主板。現在的整合主板可不像當年啦,集成顯卡的性能那是越來越好,而且接口也相當豐富,VGA、DVI和HDMI接口都不缺,有的甚至還提供了同軸和光纖數字音頻接口。接家庭影院系統那是再合適不過。另外整合主板的擴展性也不錯,將來覺得集成顯卡不夠用時,可以再升級成高檔獨立顯卡。
買Intel的CPU可以選MPC73PV主板。買AMD的CPU可以選780G主板或MCP78主板,不過后兩者要貴100元左右。但貴也貴得值啊,780G和MCP78主板的集成顯卡可比MCP73PV主板強多了,不但支持高清硬解碼,甚至還可以再加塊顯卡組成混合交火。只貴了100元錢,性能提升了這么多,于是讓我投入了AMD的懷抱。
如果還有想更省錢的朋友,可以選擇低端CPU,比如Intel E1200,AMD3600+等等,AMD的主板可以選690G的,不過這樣一來,性能會差很多哦!
電腦升級后,淘汰下來的CPU、內存和主板都沒用了,放家里又占地方,于是我就打算把它們賣掉。電腦城有不少收購二手配件的鋪子,但這些舊配件到底值多少錢呢?賣虧了可不劃算啊。
為此我先上淘寶去查了查二手配件的價格,看看淘寶上同型號的二手配件一般賣多少錢,這樣我就知道底價了。
當然,二手店的收購價估計會比網上的低些,但不可能低得離譜,憑著網上的報價,我們和JS侃價時,還是能給自己爭取最大利益的。像我的舊主板和內存都是一線名牌的,比較好賣。最后,這些二手硬件賣掉的錢夠我買一根金士頓DDR2-800 1GB內存條,相當于白撿一條內存,嘿嘿。
舊老腦升級,另一個主要問題就是新舊硬件的兼容問題。畢竟在最新的主板上,要使用幾年前的光驅、硬盤等舊硬件。
1 電源問題
我這電源是航嘉磐石355,當時可花了我200多元。但老的P4電源是20針的,而現在的主板都是接24針的,怎么呢?難道非得要買新電源不成?其實不需要,雖然新主板都是24針的電源接口。但其實只插20針的電源線也可以使用(注:主板電源接口有防插反功能,大家不用擔心插錯的問題,大膽地試試就知了)。
當然,也許有的主板對電源要求比較高,必須插滿24針才行,那我們可以到電腦城買個20針轉24針的電源線即可,只需區區3.5元而已。
2 IDE接口問題
舊電腦里的硬盤、光驅以及DVD刻錄機等等都是IDE接口,但現在的新主板都取消了IDE接口只支持SATA接口,或者只保留了1個IDE接口。這該怎么辦?如何讓手上的這些硬盤、光驅以及DVD刻錄機起死回生?
其實很簡單,只需買個IDE轉SATA的轉接卡就行,價格20元左右。另外還有SATA轉IDE和IDE轉SATA的雙向轉換轉接卡,適合舊主板接SATA設備(比如想在舊主板上額外添加一個SATA接口的硬盤),價格25元左右。不過要注意,這些廉價的轉接卡的質量可能并不太穩定,接上去建議要測一下再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