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的迷你機箱層出不窮,而且外觀一般都比較漂亮,但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時候,我們更要“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才能選到“秀外慧中”的“她”(迷你機箱)。
我選擇,我喜歡
市面上的一些迷你機箱為了美觀和節省桌面空間,不惜“瘦身減肥”,因此只能安裝Micro-ATX主板(俗稱的“小板”)甚至ITX主板,這樣在選擇主板時就會受到限制,畢竟市面上的主板還是以標準ATX(俗稱“大板”)為主。雖然“燕瘦環肥”各有所愛,但是為了不至于找不到合適的主板,建議大家盡量選擇能夠裝下“大板”的迷你機箱。
“瘦身減肥”要適可而止
重要性:★★★★
相對于普通機箱,迷你機箱內部的驅動器位和擴展插槽都有所“縮水”,一般來說應該有一兩個光驅位和兩個以上的硬盤位。否則,當你打開迷你機箱,拿著刻錄機卻找不到光驅位安裝的時候,恐怕也只有暗自后悔不該盲目追求“瘦身效果”了。另外,機箱內部還要預留足夠的高度,避免只能安裝半高顯卡(俗稱“刀卡”),的窘境,畢竟市場上銷售的大部分是全高顯卡。
電源前置拒絕“熱島效應”
重要性:★★★★★
迷你機箱的內部空間較小,如果散熱不良,很容易引發“熱島效應”,造成電腦頻頻死機。機箱前后部最好預留風扇位,機箱側板密布散熱孔自不必說,電源最好能采用前置設計。這樣,安裝在機箱前部的電源和機箱風扇前后呼應,既有利于機箱內部散熱,又能騰出空間來放置主板。節能減排,從機箱做起。
君子就是要“動手”
重要性:★★★★
這里的“動手”就是免螺絲設計,只用手就可以裝配。如果迷你機箱還像傳統機箱一樣,需要動用螺絲刀進行配件安裝,在那么狹小的空間里面很不方便你“大展拳腳”。設計良好的迷你機箱會采用“搭扣式”或“手擰螺絲”設計,大大提高裝機速度和拆卸方便性;機箱內部最好能采用“抽插式”或“抽屜式”設計,用塑料卡件來固定機箱內的部件;而機箱后擋片最好是螺絲固定,而不是一次性擋片。
看過前面的“長篇大論”,大家是不是已經有點迷茫了,買個機箱還要注意這么多問題。不用擔心,下面就來看看小編為你精心挑選的幾款迷你機箱,大家自己看自己選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