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草洞戰斗,是朝鮮戰爭第二次戰役中殲滅戰的一個經典戰斗,其作用和影響在戰后幾十年中一直為人稱道:一方志愿軍116師敢于打不執行命令的硬仗、惡仗、勝仗,迫降美軍一個建制連,一個連阻擊了一個團;一方美軍統帥部為之震動、被迫戰場改編,終結了黑人與白人分編的歷史,美軍戰史至今諱莫如深。
積極請戰 臨戰建議殲滅戰
上草洞戰斗前,志愿軍116師進至云山以北地區休整,伺機殲敵。11月26日,39軍命116師派出兩個團渡過九龍江向上草洞一帶機動殲敵。這個決心部署的初衷是要各師各自為戰、分兵作戰。116師經研究向上級建議:集中全師兵力,采取四面包圍的戰術,打_個殲滅戰。并建議軍首長使用全軍主力打殲滅戰:以上九洞、上草洞地區之敵為主要目標,全軍3個師形成四面包圍的一個完整的殲滅戰部署。
上級最終接受了這個建議,計劃以116師從西北、西南攻擊上九洞、上草洞地區目標為中心,左翼115師迂回到東和東南地區協同116師會殲上九洞、上草洞地區之敵。右翼117師攻占桂林洞、立石,切斷上九洞至寧邊公路,斷敵退路,阻敵增援,保障116師側后安全,掩護116師、115師圍殲上九洞、上草洞地區之敵。這是一個非常巧妙、勇敢、可稱典范的殲滅戰的部署。
猛打猛沖 斷敵穿插圍敵頑
殲滅戰的決心定下之后,志愿軍116師迅速研究制定作戰方案計劃,下達作戰命令,各團受領任務后迅速向預定進攻地域開進。
346團渡江后,沿公路尋敵,攻占下草洞后,繼續向北發展進攻,激戰至27日3時30分攻占上草洞,殲敵60余人,繳獲汽車2輛,擊毀敵裝甲車1輛。天亮后,346團進至上草洞東南開闊洼地,受敵幾十輛坦克環形防御阻擊和敵空軍轟炸掃射,該團旋即利用地形疏散隱蔽,伺機殲敵。
347團受領任務后,迅速隱蔽渡過九龍江,按計劃向南岸222.3高地之敵發起猛攻,美軍猝不及防。347團順利攻占222.3高地,殲敵大部,殘敵向上草洞方向逃竄。347團遂以一個連的兵力向上九洞方向發動進攻,連續奪占三個山頭后,遭敵坦克環形防御阻擊,兩軍對峙。
348團于11月26日15時從集結地出發,攻擊桂林洞北橋頭之敵,斃敵20余人,俘敵2人。后審問俘虜得知,桂林洞有敵兩個連的兵力防守。為迅速穿插至南山洞斷敵退路,116師命348團抓大放小,立即調轉頭由東九龍江東側346團渡江點以西的山嶺小路向南山洞方向預定攻擊目標前進。348團當即調整部署,348團2營于27日5時(天還未亮)準確地插到南山洞公路兩側,占領了110.6、261.0、261.4三個高地,并以加強的第4連扼守敵逃跑和增援的必經之地——110.6高地及兩側制高點,加緊勘察地形,構筑工事,以斷敵退路。口袋已收緊,專等關門打狼、甕中捉鱉。截至11月27日天亮,志愿軍116師3個主力團均已渡江進入預定地域參加戰斗。346團、347團各有一個營與上草洞地域之敵膠著對峙。348團2營按計劃到達預定阻擊地域,構筑工事,斷敵退路。天亮前,115師344團一個營進至348團2營陣地,形成兩團互為依托支撐、斷敵退路、打敵增援的有利態勢。與此同時,115師344團主力進至上草洞東南羅漢峰地域,117師349團先頭到達桂林洞,兩團皆已做好戰斗準備。
從上述敵我雙方態勢可以看出:上九洞、上草洞、南山洞地域之美軍第25師第24團3個步兵營和加強的坦克、炮兵各—個營的敵人已被我39軍3個師7個團21個營的重兵團團圍困在一個四面環山的小盆地(僅一條主要公路可通行、至多容納四五個營的兵力),形成對敵五六倍的兵力優勢(火力上敵占優勢),其中5個團與敵直接對峙,殲滅戰態勢已經形成。
軍令不受 孤軍獨戰勇亮劍
大戰將至,志愿軍116師積極調整部署,準備黃昏后協同115師會殲被圍之敵。拂曉前后,39軍指揮部突然下達“停止進攻、撤出戰斗”的命令。這令主力已過江、待背水一戰的116師大惑不解,116師師長汪洋、政委石瑛、參謀長薛劍強研究后一致認為,現在是個很好的態勢,應繼續打下去,不應撤退。即使想撤出,天已拂曉,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大部隊白天機動是很危險的。為此,116師一再向上級建議堅持戰斗。39軍指揮部最后下令:“你們要打你們打,我們已經給115師、117師下了撤出戰斗的命令。”在撤退命令下達后不久,天已大亮,兩翼包圍的友鄰115師、117師陸續撤出戰斗,放棄了對敵人的包圍。但116師堅持抓住戰機、獨立作戰,準備殲滅被圍之敵。
兩翼包抄打援部隊的撤出,令志愿軍116師深陷敵后。但劍已出鞘,已經開始并正在進行的戰斗,就必須堅決打下去。如果打仗稍遇到一點困難,就輕易地撤下來,那就損傷了士氣,喪失了勝利的機會。該亮劍的時候就應當毫不猶豫地亮劍,戰役指揮員的頑強性就在此刻表現。116師正是有這樣一種“亮劍”的戰斗作風!當時我39軍利用夜色快速隱蔽接敵,一線5個團與敵接觸膠著,二梯隊4個團進入預備陣地,四面包圍的殲滅戰態勢已初步形成。即:用9個團27個營打敵一個加強團5個營,兵力對比5.4:1,敵兵力分散、指揮混亂(27日6時上草洞之南敵人開始南逃,而9時上草洞之北敵人還在渡江向北進攻)。
整連投降 政治攻勢敵心憾
獨立作戰的志愿軍116師3個主力團猛打猛沖積極進攻。27日清晨,347團進至上九洞以北、九龍江北岸時,與敵警戒部隊遭遇交火,并對敵半包圍。9時許,敵約一個加強連的兵力,偷偷渡過九龍江襲擊我347團前沿部隊。我作戰小分隊機智勇敢,猛打猛沖猛追,敵幾次沖擊均被擊退。敵人的進攻行動說明,此時敵主要兵力仍在上九洞、上草洞一帶,不知我早已南斷其退路,還在向北進攻,這是一個多么好的殲滅戰機會!為了圍殲敵人,347團2營對敵實施猛烈的火力壓制,并派出左右迂回分隊,使敵陷入重圍之中,敵驚惶失措。4連政治指導員周鳳鳴適時抓住戰機,令翻譯組長謝本治率領老戰士曾信琴對敵喊話,發動政治攻勢,宣傳俘虜政策瓦解敵軍。在我軍事打擊和政治攻勢下,美第25師第24團C連(全部為黑人)及加強的工兵班、迫擊炮班,在連長斯坦萊、副連長阿愛考烏斯·杜爾夫的帶領下集體向347團投降。此次戰斗俘敵115人,斃傷33人,共計148人,繳獲輕重機槍、卡賓槍、自動步槍80余支。
美第25師黑人步兵c連是朝鮮戰爭中向我志愿軍投降的惟一一支完整的美軍建制連隊,意義重大。1950年12月26日《人民日報》以《一個被解放的黑人連隊》為題對此做了詳細報導,美軍統帥部為之震驚。3個月后美軍宣布了一項改編計劃:解散黑人步兵第24團,從此美軍終結了白人與黑人分編制度。侵朝美軍司令李奇微還以此作為侵朝戰爭的六條經驗之一,至今美軍戰史對這一事件諱莫如深。
英勇戰斗 頑強阻擊亮利劍
英勇頑強的348團2營4連擔任包抄打援任務,他們積極部署兵力火器,構筑工事,孤軍扼守在敵后110.6、261.0,261.4三個高地及附近敵必經之路的主要陣地。
11月27日6時許。約一個連的南逃之敵,以及立石方向約兩個連的北援之敵,在坦克掩護下,從南北兩個方向對我4連陣地發起數次猛攻,妄圖前后夾擊,打通南逃之路。4連官兵如鋼釘般固守在陣地上,爆破組長陳彥昌以兩根爆破筒將敵先頭坦克炸毀,敵數次沖擊均被我擊退。
12時南逃之敵再次糾集一個營的兵力,在14架飛機、8輛坦克掩護下向4連陣地發起大規模猛烈沖擊——天上飛機炸、地上坦克打、前后無數步兵夾擊。我4連官兵發揚“勇敢戰斗,不怕犧牲,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作風,打退敵人兩次進攻,第1排官兵全部壯烈犧牲。政治指導員范錫才英勇頑強,哪個排戰斗激烈,他就到哪個排指揮戰斗,直至光榮犧牲。在連長、指導員、排長相繼犧牲,全連傷亡過半,彈藥消耗殆盡,局部陣地被敵突破的緊急關頭,英勇的4連官兵同數倍于己的敵人展開肉搏戰。戰士姜鳳聲在子彈打光后,爬出工事,到敵人尸體上收集彈藥,先后三次打退敵人的進攻。通信員石春木見爆破手犧牲,搶起炸藥包炸毀一輛突圍的敵重型坦克后,揀起敵人的步槍兇狠地向敵群掃射。子彈打光后,他又拿起刺刀與敵人肉搏,連續刺死7個敵人、刺傷敵兵數人,后不幸中彈犧牲……
十個小時的血火激戰,4連陣地堅如磐石,巋然不動。此戰4連官兵共阻擊殲敵200余人,俘敵5人,擊毀敵坦克3輛,成功地阻擊了美軍約一個團兵力的前后夾擊。敵人在付出重大傷亡代價后,于16時許,除一小部突破我陣地外,大部繞過我防御陣地,向東南方向潰逃。348團2營4連的阻擊作戰有利地配合了116師在上九洞、上草洞地區的殲敵行動。
在第二次戰役上草洞戰斗中,志愿軍116師以旺盛的企圖心、積極的戰斗決心和三猛精神,孤軍獨戰勇亮劍,抓住了難得的殲敵戰機,鉗制住了當面進攻之美軍第25師。在殲敵1200余人后,我志愿軍116師尾隨追擊美第25師至寧邊清川江邊,并于12月6日率先突入北朝鮮首都平壤。
志愿軍116師敢打不執行命令的惡仗、硬仗、勝仗,迫降敵一個黑人連,一個連阻擊了美軍一個團,打出了志愿軍的軍威。孤軍獨戰勇亮劍,誰與爭鋒!其赫赫戰功永載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