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美國軍政領導人對戰略轟炸機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地位及使用方式的觀點發生了重大變化。戰略轟炸機作為“三位一體”的戰略核力量的組成部分之一,開始擔負起以前不屬于戰略空軍的一些任務。
美國戰略空軍的主要使命是:使用核武器或常規武器消滅全球任何地點(首先是敵境縱深和大洋戰區)的最重要目標,為其它軍種的作戰行動提供支援。
當前,美國戰略空軍的任務在不同程度上覆蓋了美軍的各種作戰行動,其特點是既呈現多樣化又有細微差別,而戰略轟炸機攜帶常規武器所遂行的作戰行動尤為引人注目。
作戰實力與編成
目前,美國戰略空軍裝備B-1B、B-2A和B-52H戰略轟炸機共181架(含空軍后備役司令部),主要兵力、兵器編入空軍空中作戰司令部第8航空隊(轄第2、5、509重型轟炸機聯隊)和第12航空隊(轄第7、28重型轟炸機聯隊)。此外,空軍后備役司令部1個B-52H中隊(8架)與第8航空隊第2重型轟炸機聯隊共同駐扎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巴克斯代爾空軍基地。
美國戰略空軍的基本戰術單位是重型轟炸機聯隊。標準的航空聯隊包括1個司令部和4個大隊:作戰大隊、技術維護大隊、機場技術保障大隊和醫療大隊。作戰大隊包括1-3個飛行中隊和飛行計劃與指揮、偵察等分隊。技術維護大隊負責飛機的戰斗準備、使用和修理。機場技術保障大隊負責為各飛行中隊提供工程、物質技術與后勤支持,并負責空軍基地的安全保衛。1個飛行中隊通常裝備8架B-2A或12架B-1B或B-52轟炸機。
作戰使用經驗與特點
美軍戰略轟炸機獨立或作為展開的空軍集團的組成部分積極參與了近20年來美軍的歷次軍事行動。對戰略轟炸機在每次戰爭中的使用特點和結果應單獨分析,但也有一些方面是比較典型的。
美軍作戰飛機在1991年海灣戰爭和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的戰斗出動數量大體相當,分別為4.1萬架次和4.2萬架次,但后者消滅的目標是前者的4.5倍。戰略轟炸機在總的飛機出動架次中占3%~10%,消滅的目標數占30%~50%。同時,一架戰略轟炸機也未被敵防空炮火擊落。國外分析家指出,這一指標的實現得益于飛機使用機載遠程精確制導武器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以及偵察、制導和目標指示系統的根本改善。如果說,海灣戰爭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消滅一個目標需要出動多少架次”,那么在伊拉克戰爭中這個問題則已變成“出動一架次可以消滅多少目標”。2003年9月,美軍在B-2A型機上試驗了新型炸彈架。在試驗過程中一次出動成功地投擲了80顆GBU-38 JDAM航空炸彈,每顆炸彈的目標各不相同。美空軍稱,炸彈成功地摧毀了全部80個目標。但一次出動所消滅目標數的增加還需要具備以下條件:詳細制定打擊計劃,向殺傷兵器不間斷地分發制導信息,迅速評估打擊效果。
目前,美國國防部將攜帶常規武器的戰略轟炸機視為空軍遠征部隊突擊力量中戰斗力最強的組成部分,是根據“前沿存在”和“全球打擊”構想在全球范圍內對危機作出及時、靈活、有力反應的重要工具。
目前,美軍戰略轟炸機的作戰使用組織方案主要有三種:
常駐基地——前沿機場——作戰地域
即在靠近危機地區的前沿空軍基地組建戰略轟炸機集團,以便下一步從這些基地遂行作戰行動。該集團可在實施預定戰役時組建,也可在輪換的基礎上長期駐守。在這種情況下應確保戰略轟炸機免遭敵人戰術突擊兵器的打擊,同時應保證既能對預定目標進行有效和必要強度的連續打擊,又能隨時聽令為地面部隊提供航空火力支援。在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B-1B和B-52H轟炸機就采用了該方案。當時美國的戰略轟炸機從英國的費爾福德空軍基地(前沿機場)起飛,對科索沃境內(作戰地域)的目標實施了系統性打擊。目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軍事行動中,美軍戰略轟炸機也是采用這種行動方式,即從迪戈-加西亞和卡塔爾的烏代德空軍基地(前沿機場)出發前往作戰地域。美國專家認為,戰略轟炸機在“利益攸關”地區的前沿存在可對潛在敵人保持有效遏制。
常駐基地——作戰地域——前沿機場
即戰略轟炸機從美國本土常駐基地對敵目標實施第一波打擊,爾后在前沿機場降落,并從前沿機場遂行后續作戰行動。在某地區突發作戰行動時該方案被認為是首選方案,它能確保對危機作出最快最有力的反應。在“沙漠風暴”行動初期,B-52H型機就采用了這一行動方式,即從本土密執安州的沃茨密斯空軍基地(常駐基地)起飛,對伊拉克(作戰地域)實施打擊后降落在沙特機場(前沿機場),6小時后做好再次出動的準備。
為了從前沿機場使用戰略轟炸機,美軍計劃保持4個完全用于部署戰略轟炸機的主要前沿空軍基地。目前這4個基地是:英國的費爾福德空軍基地、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亞空軍基地、卡塔爾的烏代德空軍基地和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
常駐基地——作戰地域——常駐基地
即戰略轟炸機從本土常駐基地出發,完成作戰任務后不著陸,飛行返回出發基地。該方案適于在沖突初期對敵實施第一波突然打擊或在危機時期進行警告性打擊和顯示武力性打擊,以及必要時臨時加強前沿地區空軍集團的打擊力量。例如,在“沙漠風暴”行動中,B-52H攜帶常規裝藥的“戰斧”式巡航導彈,以此方式實施了第一輪密集突擊;在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B-2A型機也采用了這種方式。
在各種戰略轟炸機使用方案中,突擊是轟炸機的主要作戰行動方法,突擊(戰略突擊或戰術突擊)的規模不取決于參與行動的兵力和兵器數量,而是突擊所取得的效果及其對戰爭進程與結果的影響??傮w來說,美空軍戰略轟炸機使用常規武器打擊目標的能力涵蓋了各種沖突中的所有潛在目標。得益于機載武器打擊精度、射程等性能的提高,戰略轟炸機在作戰行動中越來越多地采取防區外投射彈藥的方式,從而大大降低了損失甚至可以完全避免損失。在制定空中打擊計劃時,發生了從計算“一個目標需要出動多少架次”向“出動一架次可以消滅多少目標”的轉變。例如,在伊拉克戰爭中,為突擊飛機規定了“每架次消滅目標平均系數”:F-16戰斗機是1(個目標),A-10攻擊機是2,B-52H轟炸機是4。在SDB小型航空制導炸彈大量裝備后,一次出動可消滅的目標數接近300個(B-1B型機可裝備288顆GBU-39型炸彈)。也就是說,1架戰略轟炸機一次出動消滅的目標數量可與一次小型空中戰役或密集航空一導彈突擊相當。在“全球到達”計劃中,戰略轟炸機可在全球范圍內不受限制地行動(前提是具備足夠數量的空中加油機和設施完備的前沿機場)。
評估戰略轟炸機的實際突防能力相當困難,因為在最近20年美軍的作戰行動中,其戰略轟炸機是在敵人防空系統完全被摧毀或嚴重削弱的情況下行動的,而且敵人裝備的是老化過時的防空火器和雷達。這也是美軍戰略轟炸機在這些戰爭中沒有遭受戰斗損失的原因之一。而且美空軍正在采取措施提高戰略轟炸機的突防能力,其中包括:實施機載綜合防御系統全面改進計劃,完善作戰使用構想和戰術方法,完善對敵防空系統的壓制措施。
以下主要優勢決定了戰略轟炸機在使用常規武器的行動中的重要作用:作戰使用技術準備程度高;航程遠,續航時間長,雖常駐本土卻能在全球范圍內行動;在飛行過程中可重新瞄準和布置作戰任務,因而使用靈活;戰斗載荷大且方案多;機載設備完善,能全天候、全晝夜行動。此外,據美國專家評估,由于具備在敵境縱深長時間進行目標搜索的能力(雷達或目視偵察),戰略轟炸機可有效完成摧毀機動目標(首先是彈道導彈、防空導彈發射架,軍隊集團等)的任務。同時,多樣化的航空彈藥允許它能在一次戰斗出動過程中連續消滅多個目標。在近實時地提供目標指示數據的情況下,戰略轟炸機的使用被認為是特別有效的。
美空軍十分重視戰略轟炸機機組人員的作戰訓練。主要努力方向是確保戰略轟炸機在危機地區使用常規武器的戰備水平。作戰任務訓練具有綜合化、飽和化和多樣化特點。機組人員的年飛行時間約為200小時。另外,美軍還十分重視戰略轟炸機部隊飛行人員的補充問題。
發展前景
根據目前計劃,美國戰略空軍在2035~2040年以前將保有3種型號共156架戰略轟炸機,其中B-52H型機76架,B-1B型機60架,B-2A型機20架。其中44架B-52H型機、36架B-1B型機和16架B-2A型機(共96架)將直接執行作戰任務。據美國空軍計算,156架戰略轟炸機經過相應的改進和裝備現有和未來機載武器后,將具備應有的戰備水平和打擊實力,并符合美國武裝力量建設指導文件對各種任務提出的要求。
直接擔負作戰任務的96架戰略轟炸機將部署在本土五大戰略轟炸機基地,其中北達科他州的邁諾特空軍基地部署12架B-52H型機,南達科他州的艾爾斯沃思空軍基地部署24架B-1B型機,密蘇里州的懷特曼空軍基地部署16架B-2A,得克薩斯州的代斯空軍基地部署12架B-1B型機,路易斯安那州的巴克斯代爾空軍基地部署24架B-52H型機和8架后備役B-52H型機。
根據戰略空軍裝備發展規劃,2018年前美國將研制出新一代遠程打擊平臺的試驗樣機,其開始研制時間不晚于2013年。與此同時,防空兵器的發展、飛機事故損失及戰斗損失、現有機隊維護費用的上升等因素可能會促使這項工作提前啟動。目前,美國戰略空軍的裝備發展規劃包括改進現役戰略轟炸機和研制新一代遠程打擊平臺。
美國戰略轟炸機機隊的改進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2008年以前,第二階段是2008~2012年,第三階段是2013年以后??偤馁Y將超過60億美元。改進工作的重點是機載系統和精確制導武器,而非載機本身。改進計劃包括以下方面:提高毀傷能力;提高飛機生存能力;方便維護,提高在前沿地區的駐扎能力;提高技術準備程度和使用效能。將完善機載信息系統(采用Link-16數據鏈)、控制與通信系統(首先是衛星通信系統);實現緊湊高效的機載精確制導武器的一體化;采取措施方便飛機在前沿各機場之間轉場和維護;完善機載防御系統和電子戰系統。此外,為能夠使用民航航線,計劃在戰略轟炸機上裝備符合全球飛行管理系統和國際民航組織標準的通信和導航設備。
美軍認為,為了確保戰略轟炸機的成功使用,還應在以下方面繼續提高作戰使用效能:裝備可在防區外發射的高毀傷概率常規精確彈藥;改進機載設備,使其在全晝夜遂行作戰行動時即使沒有戰術飛機的支援也具備較強的突防能力;完善機載通信、導航和目標指示數據實時保障系統。這樣,由于作戰能力提高,精確制導武器使用強度更高,戰略轟炸機能可靠地完成各種戰略、戰役和戰術任務,因而未來將保持美軍主要空中突擊力量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