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農村的我,初中剛畢業就來到這個陌生的都市打工。在勞務市場里,招工啟示看得人眼花繚亂,可是我要學歷沒有學歷,要技術沒有技術,一連三天,我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眼看錢一分一分地花去,心里急得像火燒。
這是一個路邊攤的故事,這是一個攤主自己講述自己的故事。也許主人公的行為算不上是創業,一桌、一椅、一刀,僅僅糊口而已。但是,在主人公給小編講述的過程中,小編看到了奮斗的光芒和草根的精神。其實,奮斗并非一定要賺大錢,也并非一定要宏圖大展。奮斗,不過是用我們自己的努力使自己過得好一點而已。
同時,小編也非常希望把這個故事介紹給經濟拮據的大學生讀者們,故事里的主人公用來謀生的手段——手機包膜,成本低,沒有技術門檻,大學生們在宿舍就可以進行,況且還可以利用學校資源,不必像他那樣在寒風中陪上笑臉,何樂而不為?
偷師學藝
為了找份活兒,我像無頭蒼蠅一樣在街頭上瞎轉,無意中看到三五個人圍在一個小攤前,只見一張不大的小桌上有一塊小招牌,上面寫著“專業手機全包膜”。
我在小攤旁觀望半個小時就看到有四個人來給手機做包膜,每個收費15元,一下子就有了60元的收入。這引起了我的思考,他的所有設備不過是一張小方桌,一把美工小刀,一瓶清洗劑,一個普通氣體打火機,再加上手機貼膜,成本都不高,也許我也可以做。
我心里開始盤算,老鄉打工的建筑工地上有一些廢料,制作一個小方桌不成問題。至于美工小刀、清洗劑、氣體打火機,20元就可以搞定。貼膜應該不會太貴,因為我曾看到有人以5元的價格在飾品店里購買貼膜。
于是,接下來的一整天,我都站在小攤的不遠處“偷師”,仔細看著那人如何給手機包膜,暗暗記下每一個細節,我發現整個過程非常簡單。拿到手機后,先用小纖維布將手機擦拭干凈,特別是屏幕表面的灰塵,過臟的地方噴些清洗劑清洗干凈。然后將貼膜揭下大約五分之一部分,在貼的同時,要邊揭邊貼,還要壓緊排除掉膜面下的空氣,以免留下氣泡,影響美觀。在貼的過程中,可以用打火機或電吹風略微加熱。貼好保護膜后,最后使用美工小刀沿著手機邊緣小心切割,這一步一定要小心操作,以免劃傷手機,切割完成后,再處理一下切邊就可以了。只要心細,一切非常容易掌握。
自立門戶
說干就干。我去老鄉打工的工地找來建材廢料,釘成一張小方桌和小方凳,用膠合板和油漆做了一張“專業手機包膜”招牌,然后在小攤上買了美工小刀、打火機、清潔劑。接下來就跑到手機配件市場準備批發一些貼膜,這才知道,原來里面學問不小呢。批發店主告訴我,現在流行的貼膜分為透明膜和彩膜。透明膜除了完全沒有花紋的光膜之外,還有磨沙、十字紋等壓紋膜也很流行。彩膜也分透明彩膜和不透明彩膜,前者不適合貼在深色和黑色的手機上,因為貼在上面就等于貼張透明膜,沒感覺。不透明彩膜就不存在這些問題,不管是什么手機都可以貼。而且彩膜的圖案也是五花八門,那效果就和在手機上印刷圖案一樣,非常漂亮。
當然,不同的膜價格也不同。透明膜的價格大約1元左右,彩膜的價格為3.5元,若是質量更好的進口膜,會略貴1元左右。我考慮到自己本錢不多,就將國產的透明膜和彩膜各買了50張,花了200多元。加上之前買工具的開銷,總共不到300元。
開張大吉
一切就緒后,我的手機美容攤開張了。第一天,我將小攤擺在工地附近的小巷里,整整一天都無人問津,第二天才勉強做了一筆生意。后來我仔細分析,居住在這里的人大多是像我一樣的打工仔,能用上手機就不錯了,不可能再花錢給手機包膜。
于是第三天我把小攤擺到一所大學的后門。都說學生的錢最好賺,這一招果然管用,我的生意立刻紅火起來。尤其是傍晚時分,很多學生到后門的小飯館吃飯,路過我的小攤時就會順便給手機包膜,這樣一來,我每天最少都能做五、六筆生意,情況好的時候,一天能包十幾個手機。我的價格也很公道,包透明膜價格是10元,包彩膜價格是20元,不過大學生尤其是女生,喜歡彩膜的更多,所以我現在每天基本上能凈收入50元以上。
不過好景不長,學校放暑假了,我的生意就冷了下來。我只好把小攤擺到寫字樓附近,生意也不錯。不過白領們都喜歡簡潔大方的透明膜,所以那段時間我就減少了彩膜的批發量。等到學校開學后,我又開始大量批發彩膜,因為學生們都喜歡彩膜嘛。
現在,我的技術越來越好,回頭客也越來越多。很多小女生每隔一個月都要來我這里換一次彩膜,我每個月收入都能超過1500元,比那些在建筑工地打工的老鄉強多了。我現在有個夢想,等攢夠了錢,開一家手機美容店,不僅僅做手機包膜,還可以做手機加香和鑲鉆,到那時,我就會成為一名真正的手機“美容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