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該出手時就出手”的歌詞響遍大江南北的時候,我們應該想到另一句“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含義。果斷減倉、學會拒絕、坦對失敗,其實是人生的重要智慧。
光環升起復散去
1997年,在亞洲金融危機的愁云慘霧中,陳久霖奉命前往新加坡出任中國航油總裁。2002年,剛過不惑之年的陳久霖,無疑開始了其攀登人生巔峰的壯舉:身為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的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航油”)的執行董事兼總裁,他在該年度的稅后個人薪酬是490萬新元(約合人民幣2400萬元),從而一舉成為當時海內外中資企業中年薪最高的總裁,“打工皇帝”的桂冠自然而然地戴上了他那近乎光禿的頭顱;緊接著,2003年,他不僅被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評選為“亞洲經濟新領袖”之一,而且,他還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地惟一獲頒此殊榮的人!同年,他的母校——北京大學,也授予他“北大杰出校友”的稱號!2004年8月,陳久霖在新加坡出版了他人生的第一本大作:《神州大地商機無限》,向海外商家大談“中國商業環境和文化的變遷”。畢業自北大東方學系的陳久霖,在平時和新加坡記者聊天時,居然喜歡大談特談眾玄之王的《周易》,因之,他又被視為一代“儒商”的代表,而陳自己也樂于竭力地向人展示其新儒商的形象。
已經習慣了鎂光燈下頻頻表現自己的陳久霖,似乎全然忘記了,這一切近乎完美的場景,實際上都是建立于一場豪賭的基礎上,伴隨著他所下的賭注越來越大,一場足以顛覆其美好人生的危機,已經悄然在他的腳下形成了。2004年11月29日,中航油發布了一個堪稱舉世震驚的消息:這家新加坡上市公司因石油衍生產品交易,總計虧損5.5億美元!而中航油當時自身的凈資產不過1.45億美元!在嚴重資不抵債的情況下,中航油被迫向新加坡最高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從此開始,曾經風光一時的陳久霖,也一下子從巔峰跌入了低谷,隨之開始了其人生的另一段煉獄之旅。
作為一個出生于湖北省黃岡市極為偏僻的鄉下的農民的兒子,也許在陳久霖的童年夢想中,從來沒有聽說過新加坡,然而,卻正是這個南洋小島,成就了陳久霖,或者說,是新加坡令他出盡了風頭,也是令他折戟沉沙、功敗垂成的地方。1997年,當陳久霖遠赴新加坡接手經管中航油的時候,他所面對的,是一家雖創立了有4年的時間,但卻已經2年沒有任何業務、僅有16.8萬美元凈資產和兩名辦事員、接近于僵死的一條“魚”。陳久霖的神奇之處,或許就在于他能在短短的數年間,使得這條咸魚大翻身,不止扭虧為盈,中航油更于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到2003年的時候,公司凈資產猛增至1.35億美元,增幅高達800倍!市值更是高達20億新元,是當初公司剛上市時的6倍!陳久霖成功了,他開始成為了當時眾多媒體追逐的焦點,新中媒體都曾刊登過他那富于“傳奇色彩”的故事,介紹他如何以20萬美元起步,將一家奄奄一息的公司發展成年銷售額數十億美元的石油貿易公司,最終掛牌新加坡股市。中航油的成功(實際上也是陳久霖的成功)還成為經典案例,進入了新加坡國立大學的MBA教材中。
成功和鮮花可能是假象
成功除了會帶給人鮮花,也會給人帶來陶醉。陳久霖開始陶醉了,他陶醉于自己的成功,也飄飄然于自己神一樣的萬能。陳久霖開始變得不能安心于他的辦公室了。他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參加公共活動,他開始習慣于到各式各樣的會議、研討會甚至是頒獎禮上發表演說;他的身影頻頻出現在鎂光燈下,大講特講中石油的成功之道。他的得意之情常常溢于言表。甚至和身邊的人說:“你看,這么多記者采訪我?!本瓦B人家恭維他說“十個禿子九個富”這樣的說法,都會令他感到開心。他在忙于各種應酬的時候,似乎忘記了他的成功。實際上是得益于當時中國尚未完全開放的國內市場,得益于他所領導的中航油對國內航空油品市場采購權的壟斷!如果說中航油的成功是陳久霖的成功,倒不如說是他奇跡般地獲得了國家力量的庇護;而他的功績,更多的是創造性地建立了中航油的行政性壟斷地位。
俗語說“人心無足蛇吞象”,得意忘形的陳久霖,自然不會滿足于眼前的成功。陳曾經自稱對搞公司“有癮”:“公司小時,我想把它變大;公司大了又想做穩;做穩了又想做強;近期發展了,又想走向永續經營;已經是小有名氣的中資企業了,又想走向國際大舞臺?!彼淖罱K目標,是將中航油打造成“國際商海中一艘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2002年,中航油悄悄地開始了期權交易,從此踏上了“賭”這條不歸路。對期權交易毫無經驗的中航油最初只從事背對背的期權交易,即以代理的身份為買家和賣家服務,從中賺取些許傭金,這樣做尚沒有太大的風險。然而,陳久霖顯然并不滿足于這樣的小打小鬧,所以,從2003年開始,中航油開始了風險更大的投機性的期權交易,一開始,由于對國際石油市場價格判斷準確而令中航油小有斬獲,中航油嘗到了甜頭。可能也正是這次甜頭,引發了深埋在陳久霖心中的賭癮,“賭可能是人的天性,我經常會賭一賭?!彼麜r常如此對外宣講。初次嘗到甜頭的陳久霖,只是看到了期貨交易市場的空前盛況,卻完全沒有看到在石油衍生品交易的激流險灘中所藏匿的無限風險。幸運女神并沒有給陳久霖多少時間讓他陶醉,市場很快地急轉直下,油價開始持續飚升,而狂妄自大的陳久霖卻始終堅信油價必然下跌,既不愿意也沒膽量承認失敗,而投機之心卻尚在幻想著能在最后賺大錢。
隨著油價的上升,中航油惟有繼續加大賣空量,整個交易已演變成狂賭!陳久霖顯然并沒有意識到,對油價走勢的一次誤判已為后來的巨虧埋下了禍根,他更沒有意識到,僅僅的一次判斷失誤將會引來一連串不利的連鎖反應。面對著越來越大的虧損,陳久霖想到的不是壯士斷臂式的退出,而是蓄意隱瞞虧損實情,以拆東墻補西墻的方式試圖進行補救,可是,這樣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窟窿越來越大:2004年3月,中航油出現了580萬美元的賬面虧損,6月,賬面虧損已擴大至3000萬美元,10月,賬面虧損達到1.8億美元,到11月,實際虧損已經達到3.81億美元!終于,事情到了再也無法掩飾的那一天:11月29日,公司正式向市場公告已虧3.9億、潛虧1.6億美元的消息。彈盡糧絕之際,賭紅了眼的陳久霖考慮的居然不是收手,而是向總部在北京的集團公司請求資金支援,以求翻本!
期貨市場的“門外漢”邏輯
說起來令人難以置信,多年在海外打拼、并最終在期貨市場上鑄成大錯的陳久霖,對于期貨交易的風險管理卻缺乏最起碼的常識,而他的風險意識更近乎等于零。更為可笑的是,驅使陳久霖這個期貨市場的“門外漢”做出投資期貨決定的理念,居然是“只要賺錢就行”。他或許就沒有想到,“能賺錢”的行當,未必就是合法的,更不一定是持久的!中航油在國際金融衍生品投機的滔天巨浪中撞上了冰山,而陳久霖自己,也從成功與榮耀的頂峰跌了個粉身碎骨??杀氖牵幢闶堑搅巳氇z前的最后一刻,陳久霖仍然只承認自己失敗,卻不認為自己有失職行為,反而埋怨國內的集團總公司不肯出手相助:“如果再給我兩億美金做保證金,就能成。”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面對媒體,他居然念了一首自己做的詩:“墻倒眾人推,既倒不怕推。日后壘銅墻,歡迎大家推?!憋@然錯不在他,而是別人,是眾人推倒了他!語氣中充滿了怨氣。對于因自己的過失而給國家帶來了5.5億美元的巨額損失,陳久霖似乎也明顯地缺少懺悔的精神,這從他做的另一首詩中可以看出:“縱有千千罪,我心坦然對,竭忠為大眾,失誤當自悔。”只是不知道,如今仍在新加坡獄中服刑的陳久霖,心中是否能真的做到坦然面對?
利令智昏,似乎是勝利者永遠無法擺脫的一個魔咒,陳久霖的人生沉浮,自然也難逃出它的掌心。利有多種,既有物利也有名利,更有名利兼收之舉,但無論哪種利,只要是利字當頭,人就難免會做出一些有違常規的事情來,利字頭上一把刀,有些人甚至為貪圖一時之利而賠上了身家性命。無疑,在陳久霖的眼中,他更加在乎的,顯然是名利。當陳久霖被捕后,法官曾準許他的保釋,但這位昔日年薪高達490萬新元的“打工皇帝”,竟因一時無法籌集200萬新元的保釋金而在聆訊后被暫時扣押,他的錢都去了哪里?據說,陳久霖把他薪水的大部分都拿到母公司發獎金去了;他也拿出100萬美元與新加坡國立大學企業管理學院合辦EMBA班,將母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各地油料公司的經理輪流請到新加坡培訓一遍。據說,陳久霖也試圖通過新加坡這個平臺去結識新加坡和來自中國的政要,以為自己編織強大的關系網。在2003年中航油為紀念成立10周年而出版的名為《搏擊南洋》的紀念冊里,僅陳久霖與各界政要的合影,就有十幾幅之多。而網上更是流傳著這樣的一個傳說,當年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簽名售書,因售價昂貴而導致很多人望而卻步,但是陳久霖卻還是去了,并最終謀得了與對方的合影。為何陳久霖如此急于揚名?據說,他希望通過在新加坡的行為來證明自己,以便為回國之后的從政打開方便之門。而為了盡快地達到目標,通過豪賭的方式顯然不失為一個捷徑,因為一旦賭贏了,就可以達到一步登天的目的,陳久霖的“賭”的心理在此可謂昭然若揭!
從虧損公司到明星公司,再從天堂被打進地獄,陳久霖和他的中航油用了七年的時間;而陳久霖也最終因局內人交易、公司業績報告造假、沒有向新交所披露重要信息、欺騙德意志銀行等六項罪名,換來了四年零三個月的監禁和33.5萬新元的罰款。陳久霖的以身試法再次為他創造了兩個第一:他成為第一個因觸犯國外法律而被判刑的中國在國外掛牌上市公司的總裁,同時,他也成為新加坡第一個因內部人交易罪名成立而入獄的人!
(責編 施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