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在巖彩藝術領域,新武的名字愈來愈引起人們的關注。論起個中緣由,或許是其作品中展現了難以言說的心靈悸動和自由的品質吧。把新武的早期作品和現在的作品進行比較便不難發現,他的作品有一種非常明顯的連貫性,這種連貫性表現在他由早期嚴肅的古典主義向現在浪漫的表現主義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在一系列的變化后面,我們能聽到新武的內心訴說。他不斷擴大和豐富某些基本形式和主題,排除所有的聯系和外來的要素,把繪畫精心安排成壓倒一切的單一體驗。
當新武采用具象寫實手法創作《花頭》系列的時候,他營構了一種婉約、疏野、憂郁和悲寂的情境。當一個個鮮嫩、柔弱的生靈剎那間被人為地終結生命時,新武的內心涌動著對生命脆弱的悲憫,卻又無可奈何。惟其如此,他的作品才真實地傳達出他內心的表達欲望及心靈體驗和生存體驗。
在新武的生命體驗中,孤獨是一種刻骨銘心的記憶。要表達這樣的體驗,他從寫實主義的桎梏中掙脫出來轉向表現主義就是必然的,因為非如此不能表達他生命意識中沉重和凝滯的東西。新武相繼創作了《果實》系列和《浮游》系列。在《果實》系列中,充斥畫面的是一些陰性符號,對性的暗示在背景里依稀可辨。他用最簡單、最原生態的東西表現自己,試圖從過去的沉重與孤寂中解脫出來。
明顯的敘事因素已從新武近期的《浮游》系列中完全消失,只留下簡略的單純的線、色塊和宛若卵形的細胞體。這些抽象的元素有如一個圓點,帶著令人恍惚的強度閃爍著,而它的邊緣線卻產生出一種尖銳的力量。至此,新武已完全進入了當代藝術一貫張揚的自由表達的語境。
從具象寫實的《花頭》系列向表現主義意味的《果實》和《浮游》系列轉變,與其說這是張新武藝術形式和藝術語言的升華,不如說是他對生命的體驗方式和體驗層次的巨大跨越。
《花頭》系列以生活自相的感性呈現為描寫對象,而帶有明顯表現主義特征的《果實》和《浮游》系列則以生命體驗的感悟為表現內容。后者偏重的是藝術家主體的生命意識,同時藝術家的體驗層次也必然從生活進入生命,最終表達一種對生命的認知態度。
現實中的新武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他關注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并在這一點一滴中自然流露出自己做人做事的樸素和率性、精細和精妙。 他那些看似極簡的畫面中,每一條邊緣線和每一個浮游體無不是他嘔心瀝血精雕細琢的結果。他常講“藝術中不管是具象的還是抽象的,都是一個自畫像”。這的確是他對自己藝術的最好闡釋,《花頭》、《果實》、《浮游》不正是他心理感情的自畫像嗎?
新武用巖彩淋漓盡致地發揮自己的創造潛能,演示了一個精彩的片段。我們沒有理由不期待這些精彩的片段永遠精彩下去。

名稱大果
作者張新武
材質巖彩
尺寸80cm×80cm

名稱圈套
作者張新武
材質巖彩
尺寸80cm×80cm

名稱大靜物之一
作者張新武
材質巖彩
尺寸80cm×80cm

名稱果實之一
作者張新武
材質巖彩
尺寸50cm×6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