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畫最早出現在彩陶時期,我們的祖先用墨在陶器上繪制人物圖式這應該是最早的人物畫作品了。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精神領域的需求,人物畫也與其他門類的繪畫一樣在不斷演變發展中逐漸總結出了“以形寫神”的繪畫理論,可惜的是顧愷之這種被公認的“法則”在一二千年的繪畫史上,并非被后人尊之貫之,相反關于人物畫“形”與“神”的爭論一直到現在還纏繞著我們。

名稱花季
作者馬援
材質紙本水墨
尺寸240cm×120cm
年代2007年
造型
造型對于從事人物畫創作的畫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為什么這樣講呢?因為人物畫與山水畫、花鳥畫有所不同,因為畫的是人,造型能力的高低是人物畫家面臨的首要問題,也是難度最大、最難解決的問題。(造型不是特指寫實人物畫,一切形式的人物繪畫物象都有造型,但不包括造型不準確或沒有造型稱為變形的造型。)一個優秀的現實主義人物畫家需要花大力氣去研究解決提高造型能力,高起點的造型比筆墨技巧的提高要艱難得多。對于初學者來說,一個基本功扎實、造型能力相對較強的人,他的筆墨修養、個性語言暫時還沒有跟上,他可以畫出一幅技法不精或筆墨較差的人物畫,如果是有所謂“筆墨”功夫,但造型能力卻很差的畫家,那么這幅畫可能只剩下“筆”與“墨”了。
萬世萬物法理都是相通的,保守或排斥好的、科學的、有益的方法都是走不通的。要提高造型能力,途徑只有一個,就是老老實實過素描造型關,借助素描科學的造型方法去理解筆墨造型語言,荷爾拜因、丟勤、安格爾、費申、席勒等以線作為基本造型手段的素描高手,在某些手法上自覺不自覺地與中國人物畫以線造型的基本法則不謀而合,只不過線的樣式與中國畫“線條”有所不同,嚴格意義上來講,中國畫用的“線”不是單純意義上的線,它在線的基礎上更具有了東方書法“線韻”的意義,它不只是線,應該是“線意識”,是“胸中之逸氣”,是“心象畫跡”。所以在這點上東方的線與西方的線又有著根本上的不同,但是不妨礙借鑒。所以,人物畫家要首先解決造型這道坎,已不需要來爭論。大凡有成就的前輩人物畫家,莫不得益于他的深厚的造型功力和廣博的藝術修養。我在研讀當代著名人物畫家劉大為老師的課程中,他最為強調的第一課也是重點放在解決人物畫造型訓練上,用理解結構素描的辦法去轉換筆墨無從下手的問題,當然這種素描與畫西畫訓練那種明暗素描是打引號的,這種造型的教學方法使我受益匪淺。

名稱童心
作者馬援
材質紙本水墨
尺寸180cm×96cm
年代2005年
境界
人物造型、思想境界、筆墨語言是人物畫創作的三個難點。在近代人物畫發展歷史上,優秀的人物畫作品,必然是藝術家自身人格精神、思想境界的載體,是全面修養的顯現,是智慧的物化,是心靈的痕跡。尤其是人物畫作品,它更具有承載記錄歷史發展、文明進程、社會變革、人類進步的重要使命,不同時期的優秀人物畫作品都打下了鮮明的時代印痕,如徐悲鴻的《愚公移山》、《九方皋相馬》;蔣兆和的《流民圖》、《阿Q》;石魯的《轉戰陜北》;周思聰的《人民和總理》、《礦工圖——王道樂土》;黃胄的《洪荒風雪》、《叼羊圖》;劉大為的《晚風》、《巴扎歸來》、《漠上》、《馬背上的民族》;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劉文西的《祖孫四代》;劉國輝的《岳飛奉詔班師圖》、《民工潮》;何家英的《十九秋》;孔維克的《公車上書》;袁武的《抗戰組畫》;畢建勛的《以身許國圖》等等。
思想境界的高低取決于藝術家多方面修養,如人格修養:博大的胸懷,與人為善的態度,以及高尚的人格感召力;學識修養:深厚的學識,廣博的藝術知識,新穎的學術見解;閱歷修養:閱歷豐富,經歷人生風風雨雨。功力修養:廣收博采。一個在歷史定位上有著重要位置的藝術家,其藝術作品也是眾多收藏家爭相收藏的熱點,這一點也不奇怪,因為作品的學術地位其日后增值空間相對巨大,相反,一些靠炒作炒起來的作品,雖一時風光,但最終其泡沫的風險是可想而知的。

名稱紅云
作者馬援
材質紙本水墨
尺寸180cm×96cm
年代2005年
筆墨
具象生形,抽象生韻,筆墨是中國畫藝術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用筆用墨直接影響到畫作的品位和格調,歷代畫家對此都有所闡述,并關注有加,不能輕視。我在幾所美院進修期間有機會臨摹與讀過不少傳世佳作,這對于我學習中國人物畫的筆墨技法很有幫助和啟發,從工筆到寫意,乃至早期還創作出版過連環畫,只要學習上對我有用的我均吸取各自長處。由于人們更多的習慣于審視和接受物象真實具體的形象,因此,筆墨的具象處理并不十分難以理解和把握,然而往往影響作品格調和欣賞價值的因素不是具象筆墨,而更多的是抽象筆墨的運用和表現,即中國畫強調的“書寫性”“意象性”。筆墨節奏生成氣韻,氣韻是虛的,是胸之逸氣溢而所得,是可感覺到而無法表述的,正是行筆中運用中、側、順、逆、拖、藏、露、散、扭以及勾、勒、點、皴、擦、潑、染等諸多形式語言因素,所構成的抽象筆墨并通過每個作者性格、性情、情緒的不同產生出變幻莫測、渾然成趣、濃淡干濕、水墨淋漓、氣象萬千的藝術作品。
我曾有幸親眼見過我的老師與人合作繪制長8米、高6米的巨幅畫作,在完成的背景上加群像人物、駱駝、馬匹、獵犬等,其用筆之灑脫靈動、造型之生動豪放,整個畫面一氣呵成,令人嘆服。筆墨的修養對于人物畫家來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需要長期苦練的結果。

名稱青果
作者馬援
材質紙本水墨
尺寸180cm×96cm
年代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