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地位、社會生活條件都相似的情況下,愛吃巧克力的老年男性與吃其他糖果的老年男性相比,身體更健康,更樂觀,具有更強的心理愉悅感。這是芬蘭有關專家歷經40多年的一項研究得出的結論。
研究人員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對出生于1919-1934年間,社會經濟地位相似的老年男性進行隨訪問卷調查,了解他們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情況,內容包括積極的人生取向、視覺模擬評分及Zung抑郁評分等,并評估他們對生活的滿意度。在1367位被調查對象中,研究者排除了那些不吃糖果的老年人108名。其余1259人分別有860人和399人偏愛巧克力和其他類型的糖果。這兩組老年男性平均年齡均為76歲。研究人員通過對一系列數據研究的結果表明,偏愛吃巧克力與不愛吃巧克力的老年人相比,孤獨感、幸福感、對未來的積極計劃及Zung抑郁評分等均有顯著差異。偏愛吃巧克力的老年人與偏愛其他糖果的老年人相比,體重指數及腰圍均較低;他們能進行更多的鍛煉,并有更多健康的自我感覺;偏愛巧克力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更好。
巧克力的主要原料是可可豆,每100克中含蛋白質21.8克,脂肪22克,糖類38.1克,可可堿1.1%,咖啡堿0.25%。巧克力富含多酚、黃酮醇,多酚含量要比綠茶、葡萄酒高。多酚、黃酮醇類物質具有抵抗炎性介質過氧化亞硝酸鹽的作用,是常見的自由基清除劑,能夠較好的保護機體免受氧化損傷,還可以延長體內其他抗氧化劑,如維生素E、維生素C的作用時間;同時能促進血管舒張,降低血塊凝聚,減少血管堵塞,降低血壓,減少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危險。巧克力中這些對人體有益的化學成分,還能促進大腦血液流動,防止癡呆。實驗證明,每天吃6.8克熱量為30卡路里的黑巧克力,就能降血壓;而這一份量的巧克力不會使體重增加,或造成其他副作用。在西方國家,巧克力被視為有效的強心利尿劑,它對胃液中的蛋白質分解酵素具有活化作用,可幫助消化。
研究認為,吃巧克力之所以使人感到心情愉快,是由于巧克力在大腦中釋放復合胺的緣故。復合胺是一種神經遞質,與神經細胞之間神經沖動的傳遞有關。復合胺由色氨酸形成。巧克力本身色氨酸含量并不高,但它含有大量的糖,可以誘發胰島素的生成。胰島素確保糖分進入靶細胞中,留下來的色氨酸進入大腦,被合成為復合胺。復合胺會對人的情緒產生積極影響,能使人感覺提神又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