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患者忽視服藥方法及其姿勢,認為吃藥只要吞下就行。不當的服藥方法不僅影響藥效,甚至會導致不良后果。有些病人服藥片或膠囊時,為了省事不用水送服,而是用唾液干吞下去;還有些病人喜歡躺臥姿勢服藥,或剛服藥即躺臥。這樣,服下的藥物不能很快到達胃里,滯留在食道粘附并融化,致使一些酸、堿性和刺激性較強的藥物刺激并腐蝕食道,引起食道發炎損傷,甚至潰瘍。
臨床實踐表明,躺著服藥片而且只飲一口水,只有40%的藥物能到達胃里,其余60%的藥物粘附于食管壁上。站著服藥片并飲60~100毫升溫開水,藥物只經5秒鐘便能全部到達胃里。某些藥物,如四環素、阿司匹林以及其復方成藥(去痛片、APC片等)服藥姿勢不當,又不用足量的水送服,往往會延長藥物在食道內滯留時間,增加藥物對消化道的刺激,誘發潰瘍,同時導致藥效降低。
為了充分發揮藥效,防止食道損傷,服用藥片及膠囊劑時,切莫躺著服藥;即使是臥床病人也要扶起,取坐立姿勢。要喝足量的水(約100-300毫升),而且至少10~15分鐘后再躺下。一旦發生食道損傷,病人就會感覺胸骨后燒灼感、壓迫感和疼痛,持續性且逐漸加重,第3~4天最為明顯。有的病人還會出現吞咽困難。
易引起食道損傷的藥物較多。除上面提到的四環素片、阿司匹林外,還有氯化鉀(尤其是緩釋片)、VC、復方新諾明、氨茶堿、保泰松、消炎痛、強的松、奎尼丁、硫酸亞鐵、炎痛喜康、土霉素、腎上腺皮質激素類片劑等。
患者尤其是中老年人在服上述藥物時應提高警惕,一旦出現不適癥狀,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切記:正確的服藥姿勢能使藥物更好、更快地發揮作用,達到用藥安全、有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