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百花齊放,萬象更新,人體也處于一個由沉寂向活躍的轉變調整期,很容易出現春困和疲倦的感覺。為了消除春困的干擾,很多人選擇到足療館進行足部按摩。足療保健既消遣又保健,受到了群眾的歡迎。
“足療”又稱為足反射療法,是通過對患者腳部尤其是腳底的經穴、反射區施以按摩手法,刺激雙腳反射區,從而調整臟腑虛實,疏通經絡氣血,預防或治療某些疾病的非藥物療法。足療之法首源于《黃帝內經》,一直是中醫診療疾病、養生保健的重要方法。20世紀初,美國醫生威廉·菲茨杰拉德以現代醫學方法整理足部反射療法的成果,于1917年發表了《區域療法》一書。此后,經過中西會通交流,使足療逐漸成為一種古老而新穎的學科。應該說,當今的足療是中西醫學的結晶,是傳統經絡穴說與西方反射療法合二為一的成果。
作為一種與按摩、針灸相對獨立的治療方法,足療可以有效的糾正臟腑功能紊亂,對于高血壓、神經衰弱、腦血栓后遺癥、糖尿病、胃腸疾病、足根痛、坐骨神經痛、四肢麻木、肩和膝關節、頸、胸、腰椎、尾骨等不明原因引起的各部位疼痛,調整亞健康狀態,有很好的效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商家更是看到了足療蘊含的無限商機,各地足療館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有些足療館為了吸引顧客,高度夸大足療的作用,稱其無病不治,包治百病。這是不科學的。足療是一種治療方法,其本身有一定的適應癥和禁忌癥,專家認為,以下幾種情況不要選擇足療:(1)婦女妊娠期間和月經期間;(2)足部皮膚有皮膚病,如膿瘡、潰瘍等;(3)足部有新鮮或未愈合的傷口,或足部骨折;(4)有出血性或出血傾向的疾病,如尿血、嘔血、便血等或白血病、血小板減少等;(5)病人患有重度心臟病,出現心力衰竭者。腎臟病出現腎功能衰竭者,或心腦等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特別是二期、三期高血壓者;(6)極度虛弱者、精神極度緊張者、皮膚高度敏感者、精神病(尤其是處于興奮和狂躁狀態)患者;(7)各種急、慢性傳染病,如活動性肺結核、消化系統的感染等。此外,處于極度疲勞、饑餓、飽脹的人,也不要馬上做足療。
鑒于足療具有一定的適應癥和禁忌癥,進行足療時一定要因人而異。同時還應看到當前足療行業的規范性不足,存在著許多潛在的健康隱患。如從業者缺乏必要的專業培訓,手法不規范、不正確,很容易出現術后關節肌肉疼痛,甚至加重病情;一些按摩店、足療館服務員往往重復使用毛巾、修腳器、足盆、公用按摩膏,按摩師手部沒有消毒,等,易造成交叉感染,染上腳氣、性病等傳染性疾病。因此,在進行足療時一定要注意健康保護:(1)如果腳上有破損,最好不要去做;(2)要去規范的、有一定資質的足療保健店:(3)驗看按摩師是否有勞動部門頒發的上崗證;(4)足療回家后及時用肥皂洗腳和襪子;(5)如果足療后皮膚出現紅斑、水皰、鱗屑、疣狀物、小丘疹等情況,應及時去皮膚性病科檢查治療,以防延誤病情和造成更大范圍的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