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目前用于治療各種肝炎的藥物多達500種以上,尤其是保肝護肝藥種類繁多,但療效不一定就好。面對繽紛復雜的肝病藥物,該如何選擇?
肝病患者用藥基本原則是:針對病情,因人而異;簡練精當,恰到好處。
我國現有各種肝病患者近2億,包括各種病毒性肝炎,如甲肝、乙肝、丙肝等,還有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肝等。患者首先要明確自己屬于哪一類肝病,還要檢查確定疾病的嚴重程度,到底該不該用藥,用哪種藥物合適。各種肝病用藥完全不同。例如乙肝和丙肝,主要治療方法是抗病毒,主要藥物為干擾素和核苷類似物(針對乙肝);自身免疫性肝炎要用免疫抑制劑,如強的松和硫唑嘌呤等;脂肪肝和酒精肝可以選用硫普羅寧、多烯磷堿酯酶等。不同的疾病使用不同的藥物,這是無可爭議的。但有些肝病在適應癥范圍之內就有多種有效藥物可供選擇,例如治療乙肝的干擾素,就有普通干擾素a和長效干擾素等;核苷類似物又有阿德福韋、恩替卡韋、替比夫定等,到底該選用什么藥物?這就要求做到精挑細選,優中選優,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藥物。如乙肝患者已經進入中年,轉氨酶反復波動,有早期肝硬化跡象,化驗乙肝病毒DNA陽性,此時最好使用恩替卡韋抗病毒治療,再輔助一些抗肝纖維化藥物,如復方鱉甲軟肝片等。如果患者為正在讀中學的學生,轉氨酶升高,乙肝病毒DNA陽性,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檢測為B型,選用干擾素治療為宜。
各種各樣的保肝藥物不是必須使用的藥物,因為這些藥物僅能起到輔助性治療作用。但恰恰是這些藥物品種繁多,令人眼花繚亂。既然是輔助性治療藥物,就不應用藥過多,投資過大。目前較為公認的保肝藥物有:甘草酸制劑,如甘草酸單胺、甘草酸二胺等;水飛薊素,還原性谷胱甘肽,硫普羅寧,等。這些藥物無需聯合使用,根據病情需要選用一二種即可。
藥物治療應當遵循。“簡練精當,恰到好處”的原則。由于目前可供選擇的肝炎藥物太多,患者本人難以對這些藥物有很深的認識和了解。所以用藥必須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患者不要擅自使用各種藥物。一旦使用上肝病藥物,需要按照醫生的要求進行隨訪和觀察,不能擅自停藥。這里有必要說明一下,肝炎專科醫生必須是對疾病和各類藥物都有深入了解的大夫,而不是僅僅為推銷某一種藥品的推銷商。目前還沒有一種藥物(或療法)可適用于所有的肝病病人,必須針對每一個肝病患者的具體病情深入分析后,制訂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方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在各類肝病中,乙肝是患病人數最多、病情最復雜的一類疾病。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預后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因此治療上也有很大區別。急性乙肝的病程較短,而且多屬于自限性,所以治療應該簡單一些,以保護肝細胞和促進黃疸消退為基本原則;不能進食或食欲很差的患者可適當靜脈補液,輔以維生素的補充。由于大多數藥物的代謝都在肝臟進行,繁雜的用藥勢必加重有病的肝臟負擔,所以不主張用太多藥物。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目前治療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保護肝細胞和抗病毒。保護肝細胞可選用各種具有降低轉氨酶作用的制劑,臨床上常用藥物有甘草酸制劑、五味子制劑、垂盆草等。對活動性肝炎以及病毒復制指標陽性的患者,可考慮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由于乙型肝炎病毒具有頑固善變等特點,抗病毒治療必須要堅持足夠的療程,至少在1~2年以上時間。抗病毒藥物有普通干擾素a和長效干擾素、核苷類似物(如恩替卡韋、阿德福韋等),必須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