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些壽星來說,他們的家庭除了溫馨,還有宜人的情趣。在他們的家庭生活中,跳動著生活的趣致,流淌著生活的情韻。他們的長壽,與其家庭生活有著很大的關系。
著名經濟學家、百歲壽星陳翰笙在晚年時,迷上了聽輕音樂。他說:“聽輕音樂不僅可以使人忘卻心中的煩惱,把人帶入無限美好的境界,而且還可以陶冶情操,享受無窮的樂趣。”現代醫學認為,不同節奏的音樂對人會起到不同的效果。節奏明快的輕音樂可激發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這也是陳老得以高壽的原因之一。
湖北省襄樊市荊州街社區的官子云老人,今年已是103歲的高齡,可老人的眼力、聽力都特別好。老人有一手絕活,就是做虎頭鞋。她做出的虎頭鞋針腳細密,圖案喜人,頗受周圍居民的喜愛,不少人還慕名到她家里來買鞋。老人說,做虎頭鞋不僅是自己的興趣愛好,同時也鍛煉了手腳,有益于自己的身體。
家住上海黃浦區中華路上的百歲老人王千鑫沒有什么特別的嗜好,若說有,那就是愛看書看報。他的兒女知道他這一“嗜好”,就為他訂了6份報紙,3份雜志。老人一有空,就坐下來看。有時看見好的內容,還用筆劃下來。老人幽默地認為自己的生活是“小忙不空”,把生活安排得恰到好處。
濟南市歷城區的百歲壽星孫文元,從年輕時就喜歡養花種草,晚年時仍嗜好其道。在他的院子里,種滿了石榴、月季、葡萄、菊花等,看上去就像一個大花園。老人認為:種花既有期待的愉悅,又有通過自己勞動而獲得報酬的歡樂,同時也豐富了自己的晚年生活,時間一長,必將促進健康和高壽。
天津102歲的黃慧娟老人十分喜歡小動物。她從十幾歲開始,養了一輩子的貓,總數共有二三十只。幾十年來,老太太親自買貓食伺候它們,還給它們起了不同的名字。她幽默地說:“我就像個孫悟空,一閑著就難受。這些貓給了我很大的快樂。”
上海102歲的儲士芽老太也許是中國唯一的百歲股民。平時她悠閑地坐在沙發上,看著大屏幕彩電上的股市即時行情;而她的外孫女則是她的股票“經紀人”,定期向她介紹股票的行情和買賣情況。儲老太對數字特別敏感,似乎有過目不忘、聽過記牢的“特異功能”。她說:“我不缺錢。我買股票,純粹是白相相(玩),也算是充實晚年生活吧。”
北京市和平街的百歲壽星畢德本對唱京戲情有獨鐘,有時“戲癮”來了,一口氣能唱上好幾段,且中氣飽滿,字正腔圓,還邊唱邊為自己打鼓點。老人說:“唱京戲能提高文學尤其是詩詞的水平,加強記憶的能力;唱的時候要氣沉丹田,這樣能加速吐故納新,有強身健體的作用。”老人的健康不會與此無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