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善 孔子曰:“仁者壽”,明代名醫張景岳說:“欲壽,唯其樂;欲樂,莫過于善。”心中充滿善意,就會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有利于改善大腦的功能,既延緩了腦衰,也延緩了各系統器官的衰老。
廣交友 擁有良好社交的人,包括慢性病患者,其壽命明顯高于那些缺乏社會交往者。美國加州的科研人員研究發現:那些不參加俱樂部、不參加志愿組織者、人際關系緊張、獨居者,其死亡率比善于交友者高出兩倍。
常知足 粗茶淡飯,布衣白丁,不貪名,不貪利,寬以待人,與世無爭,知足常樂。巴西醫學家馬丁斯經過10年研究,發現那些貪心不足的人,常常易患癌癥、腦出血、心臟病等而早衰早死。而知足者安于清貧,心理素質好,往往長壽。
樂天倫 在家庭生活中老有所養,少有所敬,夫妻恩愛,老少和睦。在這種和諧的天倫之樂中,人的精神和心理始終處于良好狀態,有益于延年益壽。而那些離婚、喪偶、家庭不和者,心臟病死亡率比享有天倫之樂的人高出2~3倍。
勤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歐陽修將古代名人夏禹和顏回對比,有力地證明了運動與長壽關系:“夏禹走天下,乘四載,治百川,可謂勞其形也,享壽百年;顏子蕭然,臥于陋巷,簞食瓢飲,外不欲于物,內不動于心,可謂至樂也,而年不過三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