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務勞動或健身鍛煉后,常有肌肉酸脹、關節呆滯、周身乏力等感覺。合理使用滾珠按摩帶可以調節神經,舒筋活絡,驅散疲勞,使局部肌肉僵硬而引起的酸痛減輕或消失,并起到強肌肉、疏關節、柔韌帶、堅骨質的健身效應。以下介紹滾珠按摩帶簡易制法和健身方法。
滾珠按摩帶制作法
1.按摩滾珠:選用空心的硬質滾珠(可用算盤珠)。滾珠直徑2.5~3厘米,厚度0.8~1厘米,空心直徑不小于1.3厘米。
2.滾珠承軸:選用質地堅韌、實心的金屬細棒。棒長9厘米,細棒直徑0.7厘米。
3.繩索:選用光滑、堅固而韌性強的尼龍細繩或真絲繩。
4.按摩帶簡易組合:每根滾珠軸上安放兩顆按摩滾珠,用繩索固定串緊承軸兩端(兩側各空出1~2厘米),軸間距離4~4.5厘米,帶長1.15~1.25米。帶的兩端配置兩手持握的帶束(長15~18厘米)(參閱插圖)。
5.檢驗方法:滾珠承軸平整,不前后移動,滾珠滾動時,前后不碰觸干擾。如與上述規格不符時,需加固系緊承軸兩端的繩索。調整軸間距離和帶的長度,使之滾動靈活。

滾珠按摩帶健身示例
1.腿部按摩法:坐式,兩腿側分,按摩帶橫放在足掌下。先按摩腳掌,再由腳掌緩緩向后斜伸,從足踝向腘窩的方向按摩腓腸肌(禁忌按摩腘窩)。
按摩小腿外部時,腿部前伸,肌肉放松。按摩時由下而上,從足部止于膝關節。練習5~6次,重復3~4次。
按摩大腿后側時,從腘窩至臀部,練習7~8次,重復3-4次。按摩大腿前部和外側時也是由下而上,練習次數同上。按摩大腿內側時動作宜輕緩,次數宜減少。
2.臀部按摩法:臀部皺襞部由下而上橫向按摩。持續按摩0.5~1分鐘,重復2~3次。
3.頸、肩部按摩法:由頸后發根部至臂部方向緩慢作橫向按摩。練習時頭部稍前傾,并向兩側轉動,練習5~6次。再用兩手將按摩帶橫掛在肩上,由頸部至肩關節方向作肩部按摩,練習3~4次。
4.背部按摩法:右手在背后握住按摩帶上端,左手握住下端。滾珠在背上作上下移動按摩(向下滾動的按壓力量比向上小些),練習6~7次;左右手交換,動作相同,方向相反,重復3~4次。再由兩手在背后橫握按摩帶,從背后腰部向上橫向按摩至肩胛骨部位。練習7~8次,重復5~6次。
5.腰部按摩法:按摩帶放在腰一側部位,上體稍向腰側扭轉,并由下而上橫向按摩;再換另一側。共做6~7次。
6.腹部按摩法:兩手握按摩帶放在腹下部,用橫側由下而上逐漸向胸肌移動按摩,練習3~4次,重復6~7次。兩手再改換按摩手法,先用斜線由右向左按摩,然后由左向右。練習2~3次,重復2~3次。
7.胸部按摩法:兩手握按摩帶,斜側放在胸前。男子在胸部作縱向、橫向和側斜向各種方位按摩胸大肌。每個方位練習5~6次,重復4~5次。女子局限于胸上部三分之一處進行按摩。
鍛煉須知
(1)先在身上穿著衣服練習5分鐘左右,再進行裸露按摩。(2)按摩循序按足、小腿、大腿、臀、頸、肩、背、腰、腹和胸部。從身體的側邊向軀干的中央部位按摩。按摩時,肌肉要盡量放松。(3)皮膚的痣和脂肪塊不宜按摩。患有傳染性疾病、發燒、皮膚病、血栓性靜脈炎和靜脈曲張等,應禁絕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