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別稱“雞兒腸”,俗稱“馬蘭頭”,菊科多年生草本。葉互生,長(zhǎng)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粗鋸齒。秋季開(kāi)花,頭狀花序。外圍為舌狀花,淡紫色;中央為管狀花,黃色。生長(zhǎng)在路邊、曠野,我國(guó)各地極為常見(jiàn)。嫩苗可供食用,全草或根供藥用。全年可采全草,鮮用或曬干備用。味甘苦,性寒,具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效。其驗(yàn)方精選如下,僅供參考。
治乙型腦炎 取馬蘭根30~60克,水煎服,每天1劑。
治吐血 取馬蘭全草100克,鮮白茅根100克,藕節(jié)30克。水煎服。
治丹毒 取鮮馬蘭根適量,搗爛敷患處。每天換1次。
治濕熱黃疸 取馬蘭草100克,白糖少許。水煎沖白糖服。
治黃疸肝腫、肝痛 取馬蘭草(干)30克,白英30克,白糖少許。水煎,調(diào)白糖服。
治急性睪丸炎 取馬蘭鮮根60克,荔枝核(鹽水炒)10枚。水煎服。
治鼻衄 取馬蘭鮮葉50克,蜂蜜50克。用米泔水將馬蘭葉洗凈,搗取自然汁,加蜂蜜調(diào)勻,加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