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
從學員熟悉的形象入手,培養其觀察物體形象特征的能力,以情感為主線,啟發其發散性思維。
●方法
學員選擇喜歡的玩具,根據玩具聯想創編故事,再根據自己的故事畫畫。教師按不同年齡分別提出要求。4—5歲組學員講故事,用線條畫獨幅創作。6—7歲組學員講故事,可以用2—4幅畫出色彩創作。
●準備
學員自帶玩具1—2件;教師準備玩具為不帶玩具的學員備用。
●實施
一、學員展示自己的玩具,教師啟發學員觀察、表述自己的玩具形象特征。
孩子們帶來的玩具各式各樣,男生帶來的是變形機器人、汽車、飛機、動物玩具和恐龍等,而女生帶來的則是娃娃、毛絨玩具和卡通玩具。
二、教師鼓勵學員編一個簡短故事講給大家聽,讓學員之間相互啟發。
學員們喜歡講故事,但是講故事的能力有差別。例如:7歲女孩余海躍一分鐘內就編出來“臭嘴大王皮皮的故事”,故事情節豐富飽滿,講得繪聲繪色。對于年齡偏小或者性格內向的孩子,老師采取逐個談話的方式,逐步引導。(參見學員作品)
三、教師指導學員對照玩具畫出玩具的主要特征,重點安排畫面構圖。
把故事轉化成畫面的第一個問題是構圖,學員通常習慣于在畫面上畫很多內容,主次不分明,主題也就不突出。教師引導學員把玩具形象畫得大一些并且放在顯著位置,鼓勵他們自主安排畫面。教師因人而異、因勢利導,最大限度地保留學員天真率直的繪畫風格特質。
四、使用不同的表現材料,運用色彩對比,完成畫面。
學員可以自己選擇使用油畫棒、水粉色、水彩筆等繪畫材料,使畫面產生不同的美感。
6歲的陳天澤背景處理運用了以前學習過的水粉點彩法,并用閃光筆來裝飾太空人的衣服,效果倍增。(參見學員作品)
●評價
學員是否能清晰地表述自己畫面的故事;是否把握了創作對象的主要特征;畫面情節是否合理;是否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拓展
邊說邊畫,你們都做到了。那么,你是否能充分利用你的想象力來解讀大師們的經典作品呢?從你的角度來說說他們畫面的故事。
●適時引導
1.六歲的羅雨恬開始只想畫她的毛絨玩具“伊兒”。老師與她談話,詢問玩具的名字,準備去做什么,怎樣做,它們的心情怎樣等等。于是,她很自然地講出了伊兒打電話給小熊相約一起玩的故事。一開始,她只在畫面的一角畫了“伊兒”,沒想畫小熊,可是畫面有很多空白。教師引導她用一條線劃分成兩個空間,再把小熊也畫進來,畫成家的樣子。于是,她細膩地畫出了床、電話、花、落地燈等生活環境的細節,畫面逐漸飽滿了起來。
《溫暖的家》羅雨恬
2.八歲的馮昱達畫了一只特別傳神的大蜘蛛,而畫面就已經很滿了。教師引導他,這個蜘蛛看起來很特別,好像在吃什么東西,是不是在吃垃圾呀?于是他又畫出一張網,里面裝滿垃圾,取名為《蜘蛛清潔工》。
余海躍《臭嘴大王皮皮》
在一個火辣辣的夏天,鄂魚皮皮吃完它的午飯后覺得自己的嘴太臭了,于是它去請好朋友小鳥給它刷刷牙。皮皮在小河邊叫了半天也沒見到一只鳥,哦!原來小鳥們都被它那臭哄哄的嘴給熏暈了,不想出來。后來小鳥想了想:又能吃東西,又能給皮皮刷牙多好呀!
這時候,小鳥們高興地忘了臭,都來給皮皮刷牙。刷牙的時候,大樹伯伯、小花妹妹、太陽公公、小青蛙、金魚和山哥哥等都捂著鼻子看,等到皮皮的嘴變得不那么臭了,大家都滿意地笑了!
《我是小小航天員》陳天澤
我心中想象的航天飛機,它能夠將地球和其他星球的人們聯系在一起。我長大后,希望也能夠坐上這樣的航天飛機到太空玩去。
《黑暗魔龍》侯紫晨
有一個黑暗魔龍,它想偷火山里的寶石,用寶石來增強自己的力量。突然,它被火山的守護者發現了,它們開始決戰。最后,黑暗魔龍因為沒有寶石的力量,被守護者打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