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熱愛自己的家鄉嗎?你的家鄉有什么歷史文物、名勝古跡和神話傳說?你能用什么樣的美術形式表現自己的家鄉呢?我們看看,平城的孩子們是怎樣表達他們眼中的家鄉的!
目標
1,讓學員了解家鄉的民風、民俗和優秀文化遺產,培養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2,用集體創作的形式,讓學員學會互助合作,共同創作一幅表現家鄉的長卷。
3,學會運用多種藝術手法來展現不同的場景。
準備
有關大同的風景名勝、風土人情等文字、影像和圖片資料,《清明上河圖》或古代長卷作品,學員在大同仿古街的寫生稿。
過程
1,影像導人,激發興趣,了解家鄉、培養情感。

大同是一座馳名中外的歷史文化古城。素有佛國龍城之稱,華夏子孫以龍的傳人自居。大同人則為生在龍城而自豪。云岡石窟,華嚴寺、善他寺、九龍壁、覺山寺、鼓樓,觀音堂,雁塔、北岳恒山、懸空寺、木塔等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多達300余處,堪稱國寶。千百年來所形成的風俗習慣具有一定地方特色。

2,引導學員仔細觀察投影和圖片上的仿古衡古建筑群,民居、牌樓,門墩等學員熟悉的景物,引導學員從藝術的角度欣賞其藝術價值,使他們很自豪地、細致入微地發現其中蘊含的美并愿意深入描繪。學員根據自己的寫生搞進行創作。表現出與江南迥異的,粗獷豪放的家鄉代表性建筑的形式美。

3,展示有美大同民俗的資料。過節時吃團圓飯、掛燈籠、舞龍燈,踩高蹺、搭戲臺等。
4,欣賞《清明上河圖》或其它古代長卷作品,感受其宏大氣勢和整體布局有及表現手法。
長卷是我國古代畫家的一大創造,它充分利用一切空間,將許多景物收在一個狹長的畫卷里,令觀者應接不睱。它的構圖講究舒展伸延。銜接推遠。巧妙地利用畫面景物引出導入,來龍去脈清晰流暢。使圖卷既有輕快的節奏,又有緊張起伏的頓挫,各個場景相互聯系而又相對獨立。所以章法變化極為豐富,有時煙云晦暗不清,又以泉流引出契機,有時崖陡路絕,又以寺塔標通道路。
所以。在創作長卷時一定要注意敘事方式的流暢,充分利用畫面景物來銜接導入,同時要疏密有致,注重節奏感和韻律感的變化。
5。根據家鄉的特色,利用傳統長卷的構圖法,集體創作一幅“吉城韻”。
注意,將前面所闡的建筑、人物剪、撕后粘貼于長卷上表現場景。要處理好主次、前后、遠近,大小和疏密關系。
拓展
以此畫為主題寫一篇作文或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