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畫筆給動物涂顏色可都是我們常用的招兒,但是潑彩上色的技法不知道你們是否嘗試過。當我第一次看到潑彩畫的時候,就為那自然流淌出來的藝術美感所傾倒,感覺畫家作畫時不是胸有成竹,而是胸無成竹;不是意在筆先,而是意在筆后,又仿佛是借助了自然造化的力量,創造出了那妙趣橫生、五彩斑斕的畫面,讓觀者贊嘆不已。畫家潑彩時的絕招兒究竟是什么呢?精彩課堂馬上開始,給你一個驚喜,讓你成為潑彩高手。
●目標
培養學員的觀察能力、創造力和藝術感知力。
●準備
牛皮紙(彩紙)、水彩色、國畫色、水粉色、毛筆、調色盤、水罐、木炭條等。
●方法
觀察法、步步為營啟發法。
●實施
一、欣賞和分析圖片
以畫牛為例,觀察有關于牛的圖片,分析牛的外貌特點和個性特征。
二、繪制步驟
1.使用木炭條繪出牛頭部的輪廓,要注意使用線來表現。(圖1)
2.運用構成的方法在主體的空白處再添畫些牛的局部,注意要有遮擋和方向的變化。(圖2)
3.適當施以明暗調子,以加強動物的體積感和豐富畫面;背景也要用木炭條適當涂抹,以加強畫面的厚重感, 同時也要注意畫面的空間感。(圖3)
4.把自己喜歡的顏色用調色盤稀釋后直接潑到背景上,潑的時候要隨意、自然。(圖4)
5.趁色彩未干時,再在底色上施以其它顏色,以增強畫面的層次性、神秘感及藝術性。(圖5)
●評價
線條是否生動自然;色彩是否協調、豐富、有變化。
●拓展
這種方法強調了線與面、黑白與色彩的對比,如果把這種方法引入素描,就會開辟素描的一片新天地。另外,我們還可以在材料和內容上進行拓展,嘗試在宣紙、報紙上畫人、鳥類、植物等。
在進行潑彩過程中不能盲目地往紙上亂潑,創作者必須對畫面有所構思,什么部位潑什么色彩,怎樣潑,需要達到什么效果,都要心中有數。另外,色彩潑到紙上,也不是毫無節制地任其流淌滲化,而必須對其加以引導和控制,先按照畫面處理整體效果,再處理局部細節,不需要滲化的部位,可用另一張紙吸去水分。為了使畫面用色可以有所變化,形成不同的色差,我們可以加強色彩變化,還可以潑第二次、第三次,但必須掌握技巧,不能造成畫面斑駁狼籍,要注意色彩的明暗變化,做到順勢、補充和處理。
潑彩法,我國著名國畫家張大千首創。潑彩法是先將顏料在小碟中調至所需要的色相及濃度,然后潑灑在畫面上,利用其自然流淌滲化的性能,形成畫面的大體結構,再利用色彩滲化出的形跡和肌理效果,用筆整理、補充成為完整的作品,因此,這種畫法具有一定的偶然因素,往往需要根據色彩落紙后的即成效果靈活地調整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