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是韓劇的狂熱粉絲,也許你也是韓國泡菜和烤肉的愛好者,但你關注過韓國的現代藝術嗎?今天,就讓我們去北京的酒廠藝術區看一看韓國現代藝術家——樸成泰的作品吧!
樸成泰是一位非常有創意的韓國藝術家,他的獨特之處是用鋁絲、鋼、塑料等材料制作形體,再利用光線打在上面,此時光線滲透鋁絲并投射在了墻壁上,留下了美妙的影子,就如同中國傳統水墨畫中水墨落在通透性極好的宣紙上一樣。
走進樸成泰的展覽現場,到處懸掛著高高低低的用鋁絲制作成的模型。廠房改造的畫廊恰好適合懸掛他的作品。
是不是很像中國傳統的水墨畫?對,樸成泰的作品可以被看作成水墨畫,他將光當作水墨,鋁絲網當作作畫的紙。影子的輪廓、光線和鋁絲的組合,與水墨所造出的剪影效果相似。站在不同角度看去,墻上的影子仿佛在變化,靜態的作品于是也就有了生命。(圖4、圖5)
這件作品(圖6)懸掛在大廳的一個角落里。他用鋁絲網塑造了一群漂浮的人體,這些人體或臥、或立、或跪、或從天而降。是不是很有想象力呢?
在人群之中還有支離破碎的人體,單單一只手臂或者上半身出現在觀眾的眼前。(圖7)
有些作品是如此的生動,如果我們走近仔細看的話,整個人體就凸顯在我們面前。它們比例準確,肌肉骨骼堅實有力。但這些作品沒有具體的五官,面無表情,好像很無助的樣子,又仿佛陷入深深的冥想之中。(圖8、圖9)
樸成泰的這些作品還使你想到了什么呢?對,素描!從他的創作方法上看有點兒像是對素描概念中光影明暗塑造法則的挪用和延伸,而鋁絲網格的線條和交叉所形成的陰影正構成了素描最基本的語言。
樸成泰將奔騰的馬匹、立體的人型利用光和影進行虛實視覺效果加工,觀看他的作品時,人們往往會被那種視覺沖擊力所震撼,從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樸成泰是一位東方式的畫家,同時還是一位雕塑家、裝置藝術家。他不僅創造性地運用了繪畫材料,刷新了我們傳統意識上的筆與紙,而且利用東方式的繪畫技巧,揮灑自如地表達了自己對東方審美哲學的思考,很有道禪的意味哦!
素描:從廣義上來講,素描是一切單色繪畫,用一種顏色深淺、濃淡,或一種筆墨的粗細變化刻畫出來的客觀物象。狹義范圍講,是指在室內或室外進行的、相對靜止的、時間稍長的單色繪畫。素描可以鍛煉造型技巧和正確的觀察方法及表現方法,成為各類創作的起點和前奏。素描是一切繪畫的基礎,是決定一切繪畫和創作的成敗因素之一。
裝置藝術:裝置藝術是指藝術家在特定的時空環境里,將人類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費或未消費過的物質文化實體進行藝術性地選擇、利用、改造、組合,令其演繹出新的展示個體或群體豐富的精神文化意蘊的藝術形態。簡單地講,裝置藝術就是“場地+材料+情感”的綜合展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