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恩師李鐵夫生活寫真
香港九龍紅磡山坡上,一間無門牌號碼木屋區里,白天曾經刮風下過雨。此時屋內便四面濕透,戲稱“水瓜棚”。要是曬了一天太陽,走進去像是個“鍋爐”一樣。炎炎夏日,老人深夜回家,用清水灑在席上,便呼嚕睡著了……
適逢《中國水彩百年畫展》,飲水思源,回憶李鐵夫先生在水彩畫藝術方面對我的言傳身教,往事依然縈繞于腦際,銘記心中。
1887年李鐵夫先生考入英國阿靈頓美術學校,考試獲第一名并獲得獎學金。他是我國最早到歐美留學四十余年之先行者,其藝術造詣之深,成績之偉,實屬罕見,因而孫中山先生贊譽他為“東亞畫壇巨擘”。眾所周知,李鐵夫先生早在1907年,在美國與孫中山先生等始創興中會,奔走革命,任“同盟會”常務書記。他多年捐出所售作品及獲獎所得,支援了辛亥革命。
鐵夫先生常說:“我平生只有兩大嗜好,一是革命,二是藝術。”——何其矢志不渝!何其披堅執銳!
先生在1930年代中期由美國回國居于香港,辦過畫展。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香港淪陷,港中文化界人士紛紛轉道澳門,奔赴內地“自由區”。先生應愛國抗日將領李濟深之邀,由香港到桂林,并由學生陳海鷹陪同抵達戰時“陪都”重慶。我當時在重慶工作,海鷹找到我一同與鐵夫先生會晤。他身穿普通西服,言談中帶著十分濃重的家鄉口音(他是廣東鶴山人),由于幾十年來生活在歐美,口語中不免夾帶幾句英語。交談中得知此行要去成都峨眉山考察寫生,這正是我慕名已久的一次學習機會。我們一行十余人,分乘兩車向峨眉進發,傍晚抵達“報國寺”,翌晨,沿登山小徑上山,瀏覽景色,參拜名剎。中午,在“清音閣”中國旅行社內共進午餐。著名的“雙飛橋”就在眼前,橋下有兩條瀑布自上飛瀉而下,直撞心形巨石,故有“雙飛橋下洗牛心”之佳句。看群峰拱抱,山色空濛,飛瀑澎湃,好一派良辰美景,詩情畫意,壯哉、美哉,中華山河!老師說:“中國山水名聞遐邇,此間景色,氣象萬千,畫面構成極為奇特,很有情趣,可以入畫,可以寫水彩嘛”!然后他站在我身后,看我作畫,我請他點評我的水彩,他說:“水彩要講究一個‘快’字。而你的這幅水彩卻畫得too much detail(意思是太瑣碎,修改太多)。”寫畫要大膽提煉,不要怕浪費畫紙,用筆要big form(意思即要大筆觸,術整體。) 寫畫好比炒肉,炒過火候,時間長了,就韌羅、咬唔爛羅!Understand?(知道嗎)老師這番話,通俗易懂,使我茅塞頓開。
傍晚時分,到了“洪椿坪”名剎。寺前古森參天,古諺云“椿樹三千年”果然名不虛傳。我依照老師的指教,利落地畫下這幅《洪椿小徑》,即刻請老師指點。他第一句話就問:“唔,你寫咗幾耐(寫了多久?)”我說:“大約半個小時吧!”他說:“有進步,good(好!)寫畫要注意one,two,three(意思即透視深度)。”接著他又饒有興趣地談論中國山水與歐美風景的異同,講起他留學時的老師—美國著名畫家切斯#8226;薩金特是如何描繪和表現自然景物的。抵達“洗象池”寺院時,天色還未晚,峨嵋漫山遍野盡染金色霞光,老師忽然畫興來了,說要動筆寫畫。我與海鷹連忙取出畫筆、畫紙、顏色、水壺……攤開跟前。他沉思片刻,點燃一支香燃,隨手提筆,精神抖擻,先把構圖大略勾畫幾筆,然后涂上清水,從天空著色畫至遠山,以中國傳統畫法結合西洋著色,一氣呵成,一直畫完寺廟為止,水氣淋漓,氣勢磅礴,好一幅《四川峨嵋》。(該水彩作品見《李鐵夫畫集》第53頁上,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0);這是我首次目暏老師作畫。從構思、構圖、用筆、用色、用水,直到完成的全過程,大約半個多小時光景。老師這幅即興示范的水彩,使我印象極其深刻。他繼承薩金特大師的色彩,簡潔而變化之多端,又不落俗套,他融匯中西,揮灑自如,出神入化,尤其是那“寫畫要快,落筆要準”的畫論,可謂一絕。
我第二次目暏老師作畫,是在抗戰勝利,后相聚之時。當時他寓居在南京李濟深家,(鼓樓頭條巷二號),寓所前是“鼓樓公園”,我畫了一幅《鼓樓遠眺》,恰巧老師走下樓來,扶著手杖站在我身旁,他著指畫說:“你這張畫水彩味道唔夠,色彩唔夠透明,太過瑣碎……唔系High art(不是高品味藝術,藝術性不足。)”于是他接過我的畫筆隨手取出畫紙,就畫給我看,他畫的這幅《林蔭消夏》(該作品見《李鐵夫畫集》第46頁),從開始到完成,僅用了40分鐘。
我追隨李鐵夫先生研習水彩畫有年(自1940年代初期從內地至建國前的香港),感悟體會老師的作畫技法獨特之處有如下幾點:
第一,水彩顏料要即用即擠,用多少擠多少,不留隔夜顏色在碟內,這樣可以保證色彩的光鮮透明。水彩畫的明快感、清新感得以體現。
第二,水彩筆使用中國狼毫毛筆大中號。這樣含水充足,又富有彈性,運筆有力度,粗、中、細都可以隨意,得心應手;同時,使用畫筆僅為三、四支,握著輪換交替著用。這樣洗筆就少,調子統一,畫面不會“花”,而且洗筆水不會渾濁而影響水彩畫作品的透明度。
第三,調色時不用調色盒,而用大中小的白瓷碟,這樣,在調色碟內可以存貯足量的水,而又不易損傷毛筆,洗滌起來比調色盒好得多。
第四,常見使用的顏色一般是:印度紅、群青、普蘭、橄欖綠、檸檬黃、朱紅、黑色。通常使用的顏色種類不多。
第五,戶外寫生最佳時間為:上午9時至11時,下午3時至5時。他認為上午時段陽光穩定而飽滿,云彩反差合適,投影已達到物象的立體要求。下午時段,陽光色彩達到飽滿充實、暖調豐富,“塊面”已達優選點。一次未完成時,需在第二天同一時間繼續畫下去。
而今我已屆耄耋之年,回想半個多世紀的水彩往事和李鐵夫先生的教誨,目睹中國水彩畫走過的歷程,思緒萬千,深感今天的成就來之不易。謹以此文紀念鐵夫先生誕生135周年,并祝賀《中國水彩百年畫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