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藝術領域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現如今,美術界的學術氣氛也十分活躍,大家紛紛各抒己見,全世界的文化走向均為崇尚“西方文明”,而中國五千年的文化輝煌卻已在茫然中流逝,或是被“現代藝術”和“當代藝術”的楷模淹沒了,或是變異了……盡管各種流派和文化走向都不存在,但相對而言,還是有一些藝術家在悍衛“承傳民族之魂,創造時代之美”的陣地,李清便是我所熟悉和了解的一位頗具實力的青年藝術家。
近兩年來,我一直在關注他的創作活動、總結他的藝術思想。由他獨創的釉中彩繪浮雕瓷板畫《魚在云中穿梭》和《水中青花水上絲綢之路》系列作品,表現了一種藝術與技術的完美結合。藝術確實不是技巧,但必須通過技巧來表達;藝術也不只是修養,但是修養能幫助藝術的升華與品位的界定。
縱觀其作,不難發現都是他在材料語言和表現方式上執著“實驗性”的探索的結晶,不僅感性與理性的的綜合清晰可見,而且更是傳統與現代的融匯,剝離與建構的實驗。這些作品的成功,得益于他十幾年水彩畫和水墨畫的艱苦訓練。《魚在云中穿梭》靈感源于他早期的水彩畫系列,他在瓷板浮雕上再次作了升華性的實驗,并特別強調光與意境的表現,注重明度與對比度的把握和進行二次燒成的工藝技術。瓷板畫生動地表現出了魚在三度空間中的生命與意境,拜讀其畫,可以真切感覺到他是在表現一種心象和意象,這也許正是中國繪畫藝術講究的“心中之境”吧。這些作品讓人感覺到他是在從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出發,然后進行反思和延伸。“水上絲綢之路”中出現的“山海經”傳說故事符號,使之追塑到遙遠的遠古民間文化時代,通過時間的轉換和視覺來引導人們無窮的想象力,從而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語境進行一種“神游”,更重要的是從一個側面折射和反映出了當今人類的精神貧乏和審美需求,可謂一舉叩世。
李清的陶瓷作品讓我震動,其理由是他的作品明確地、深深地植根于中國的歷史文化之中,同時又賦予了某一個新的靈魂。這些作品可以說是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既體現了藝術家對各種技術的運用自如,又表現出了不墨守陳規的個性特點,真誠地用一種內在的感染力來結合傳統與現代,同樣也體現了科技在藝術作品中體現的含量因素。
陶瓷依然是用最簡潔和最直接、最純粹的語言延續著它的生命,愿李清也將伴隨陶瓷藝術生命繼續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