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岸碎石碧水饒,水光泛泛繞癡心。亭臺樓閣紗窗隔,千呼萬喚何不出?
無論是中國的北方莊園、江南莊園、嶺南莊園,還是俄羅斯的貴族莊園、法國的紅酒莊園、英國的鄉(xiāng)村莊園,莊園歷來就是文化的象征,代表著居住文化的最高形態(tài)。
占據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享受環(huán)境清凈的淡雅,品鑒文化的發(fā)達,莊園本身就是一部人類的居住文化。
柔和、輕巧、玲瓏、典雅、含蓄的建筑風格,山水詩的意境。人在畫中移,畫在心中移,自然美藝術美的完美結合打造成莊園的“秀美天成”,演繹著莊園文化的世代相傳。


莊園是中外建筑古跡史上最輝煌的篇章。從誕生之日開始,莊園建筑便成為融宮殿、家居實用建筑為一體的宏偉的建筑群。
莊園通常建在半山腰,置身莊園憑欄遠眺,周圍景色盡收眼底。主人的正房位于顯眼之處,從遠處就可以看得見,一般不在平坦之處,也并非位于被風吹拂的山頂,一般建于斜坡上。正房一般是一座二、三層兩側帶有廂房的小樓,門庭有粗大的白色柱廊支撐。莊園的大門沿著筆直的大道直通主樓。主樓的正門前開辟有帶花壇和噴泉的草坪。花園中則錯落有致地分布著亭臺、假山、噴泉、木橋,還點綴著各式各樣的雕像。花園小徑的兩旁都有爬滿攀緣植物的樹籬。
莊園承載著中外建筑的主體風情。建筑是借助內外空間設置與形態(tài)樣式,表現一定人群心理狀態(tài)、審美追求和哲學理念的文化現象。莊園的風格昭示著莊園主獨特的審美情趣、生存智慧與價值取向,營造了錯落有致的審美情調。
建筑向來被視為“凝固的音樂”。音樂的弦外之音具有廣闊的想象空間,它借助音符傳遞另一種意蘊。建筑莊園的文化象征恰如音樂的弦外之音,向我們傳遞著建筑莊園表面意思之外的另一種含義,在不解的人看來,那是晦澀而又神秘的,但在文化追問下,被破解的“神秘含義”原來是文化現象的本義。對建筑莊園文化象征的探索,可使建筑莊園藝術愛好者獲得真實的文化體驗,更為建筑師提供工程設計的魔筆。文化象征可以使建筑莊園變得意味深長。
自由與自覺的文化延宕
“剖竹守滄海,枉帆過舊山。山行窮登頓,水涉盡洄沿。巖峭嶺稠疊,洲縈渚連綿。白云抱幽石,綠筱媚清漣。葺宇臨回江,筑觀基曾巔。揮手告鄉(xiāng)曲,三載期歸旋。且為樹枌槚,無令孤愿言。”
一代文杰謝靈運在《過始寧墅》詳細記載了他居住夢想的自由意識,如是寫出了心中莊園的感觸。從此之后,始寧莊園便成為謝靈運生命中魂牽夢繞的場所,成為他人生的終極追求,也成為他自覺追求自由最持久的情結。
和謝靈運一樣熱愛莊園的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他就是五柳先生陶淵明。
對莊園的向往和追求,陶淵明有過之而無不及。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他盡情歡躍于自然界的真實,由純粹的欣賞“莊園”到情不自禁地歌唱“莊園”,描寫“莊園”。這恬靜的環(huán)境中蘊藏著豐富的內心精神;那種平淡的語言表達中,蘊含內心豐富的思想感情。真誠平淡的思想讓我們領略到了世間何謂滿足,體現了實與虛,近與遠,淡與厚的統(tǒng)一。一切都是那么淡泊,景與意會,物我合一,深邃質樸的哲理無不反映出在莊園中居住的文化反思。



“慮澹物自輕,意愜理無違。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靈運回歸莊園,徜徉在山水之中,體會到了心靈的解放與逍遙,在始寧莊園找到了“自己”自適。
味靈運之詩,詩中有園;觀靈運之園,園中有詩。始寧莊園不僅是謝靈運物質上的家園,同時也成為他精神上的“塢堡”:莊園主對自家莊園建筑最能體現他們的士族意識。
貴族莊園的興盛不僅是士族的興起的物質條件,同時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更是文化自覺的先決條件。如果沒有始寧莊園這樣的莊園,就沒有士族的尊榮,也就沒有了謝靈運的藝術成就。
作為一個真正自覺的人,在自己安靜的生命追求的動力下,歸身莊園,享受莊園。
文學的質樸與莊園的閑適結合的天衣無縫,更是居住理想的自由和自覺。
尊貴閑適的情趣審美
始寧莊園只是謝氏家族的一個影子。
“人倫之盛,實始是矣”。內掌朝綱,出將入相,內握樞機的謝家“并舉棟梁之任,下逮世嗣,無虧文雅之風。其所以簪纓不替,豈徒然也”。“自晉以降,雅道相傳。人各有能,茲言乃信”。
謝靈運只是一個代表,而莊園則是他魂牽夢繞的心靈居所。
“優(yōu)者龍鳳,劣者虎豹”謝氏家族人才多,有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思想家、藝術家,即使政治軍事家,也是學者型的。謝氏家族的開創(chuàng)者謝安官至太保,都督揚、江、荊、司、豫、徐、兗、青、冀、幽、并、寧、益、雍、涼十五州軍備,勢力幾乎遍布全國,哥哥謝弈、弟弟謝萬、謝石、侄兒謝玄等都是中央和地方的大官。
謝氏家族的文學藝術生活十分豐富,謝氏子弟人才輩出,世代不絕。其長盛不衰的原因在于他們累世位居高官,隨之而來的物質生活極端優(yōu)裕,為他們保持優(yōu)美門風提供了物質基礎。
謝氏家族不僅有世襲的尊貴閑適,更不遺余力地去營建藝術型的莊園。
謝安的莊園“于土山營墅,樓館竹林甚盛,每攜中外子侄往來游集”。謝玄的莊園“右濱長江,左傍連山,平陵修道,澄湖遠鏡,于江曲起樓。樓側奚是桐梓,森聳可愛”。謝靈運繼承了父祖“選自然之神麗,盡高棲之意得”的嗜好,“修營別業(yè),傍山帶江,盡幽居之美”。
“田連岡而盈疇,嶺枕水而通阡,阡陌縱橫,塍埒交經。”作為詩人的謝靈運,不斷追求莊園建筑上的藝術化,他在布局上根據天然的山水地形,加以改造利用,以求能夠收納遠近景觀,充分體現出文人化藝術化的園林觀念,由實用轉向審美,由粗獷轉向秀美,形成了一種時代風氣。
“舍舟理輕策,果然愜所適”,莊園主在莊園中閑適的欣賞,享受尊貴的奢侈生活。莊園之美也讓莊園主精神愉悅。作為審美主體的莊園主,只有擺脫世俗的羈絆,解除功利的塵纓,全身心地投入于自然的懷抱,才能真正進行審美關照,切實領悟莊園之美,表現士族階層的審美情趣。
貴族筑巢的文藝復興
“坐在山巖上,對著河水和沼澤冥想,或者緩緩地尋覓樹林蔭蔽的景色,進那從沒有腳步踏過的地方,或者攀登絕境的、幽獨奧秘的峰巒”。
上百年前,浪漫主義詩人拜倫精美絕倫的詩歌便開始對莊園表達由衷的贊美。同時,蔓延在西方上層社會的莊園不僅是賞心悅目的風景,還是一種徹底的文化的奇觀:莊園不僅是現實存在的文化景觀,更是文學作品、繪畫藝術以及建筑藝術等各種文化形態(tài)的巔峰集合。
從古羅馬的莊園起源到彼得二世發(fā)布《貴族自由宣言》,莊園逐漸成為貴族的居住特權,部分地區(qū)逐漸出現了上流社會構筑的莊園地帶。這類莊園大都仿照皇帝、皇族和宮廷要員在城市郊區(qū)設立的行宮或公館式樣。因其主人多為世襲大貴族,身任官職,格外引人注目。
初起的貴族莊園相當豪華,數量也日漸增多。獲得土地賜贈名門望族、貴族世家,招引大批建筑師、能工巧匠、藝術家和各種文化人擇選地盤建起一座又一座的貴族莊園。此時的貴族莊園已具備日常起居、經濟事務和文化活動的綜合功能,吸引各界文化人前去集會、交流,反過來又促進當地文化的發(fā)展。貴族莊園已經不僅是“貴族之家”和文化策源地,而且是貴族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和經濟活動方式、民族形式的文化中心和精神活動中心。
貴族莊園的式樣千差萬別,花樣繁復,崇尚自然,不事修飾,追求荒野情趣,保持一種無拘無束、逍遙自在的浪漫氣氛;依據自然景觀因地制宜地設置人文景致,把自然的美與人工技巧相結合,使之相映成趣。體現了人對于大自然的極度愛護,那順應環(huán)境、精心設置的園林,所有種植只與當地氣候相宜的草木,讓人在其中駐足的感覺惟有舒適。即使是庭前的樹叢,惟見白楊夾道,丁香撲鼻。屋后的花圃,絕非只有大紅大紫刺人眼簾,一切都在自然樸素之中。還有秋之陽,冬之雪,春天的百合,夏日的紫丁香;無不引人無限的遐想。
莊園又是貴族社會活動的中心,精神生活和社會輿論的集散地,文化產品的搖籃。那分散在各地的莊園,匯聚了多少文化人,形成過多少思想的中心,聚焦過多少時代的和思潮的問題,孕育了多少精神產品,走出了多少文壇巨匠、藝界明星、文化精英和大思想家!
對于莊園主來說,莊園里一切都是精美的、高雅的,人看后心曠神怡,自然心向往之,也就會更加努力奮斗,讓生活更加美好,在疲倦、煩躁、消沉的時候,莊園是最好的容身之所,它能還給你一顆平和淡定的心,自然造化與人工作為和諧結合的文藝復興理念,讓你從容面對榮與衰、勝與敗。
現代莊園的生活屬性
從歐洲中世紀早期的封建領主莊園到俄羅斯的“貴族自由令”,從我國魏晉的士族莊園到晚清的魏氏莊園,中外歷史驚人的相似:在當時的社會形態(tài)下,莊園主在短短幾年內便可獲得大量的財富,生活普遍較為優(yōu)裕,是當時上流社會的地位象征與生活形態(tài)的縮影。
莊園主不僅是上流社會的精英人士,他特殊的尊貴身份更有著一定的社會根源;而追求一種更私密、灑脫、獨立的生活方式,同樣是莊園生活的價值取向之一,莊園生活衍生出的淳美意境已成為當時上層生活的主流基調。因此,在生態(tài)私密的空間中享受超于物質利益之外的一種純粹休閑生活,營造一處云淡風輕、鳥語相聞的一家春色,該是莊園生活中更亙古的風情;于喧囂繁華之外獨辟一處可成業(yè)、養(yǎng)生、休閑、私密為一體的置業(yè)家園,可基本概括為莊園獨立性的全部內涵。
隨著現代社會制度的完善和人本化理念的注入,現代版的莊園生活則摒棄了以創(chuàng)收為主的經濟屬性,經濟成分在莊園生活中的主導地位已在現代版的莊園生活中被徹底消除,全新的莊園生活理念已經更多地滲入到對人性的無以倫比的關愛之中,健康的、自我的、現代的莊園生活內涵已成為提升人居生活品質的主要標志。
現代的莊園生活之中,高度文明的現代生活內涵已完全灌輸在莊園生活的整個規(guī)劃之中,在這里,不僅有充溢的陽光、芊芊芳草、私密闊綽的時尚空間,更有現代人類社會所創(chuàng)造出的最瑰麗璀璨的文明成果根植其中,可以說,現代文明的陽光已灑滿莊園生活的每個角落。
莊園生活就是這樣,在人們塵封的記憶中撣去歷史的風塵,以凝重雍容的姿態(tài)和時代賦予的全新內涵,正款步向我們的生活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