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伊爾米亞康小鎮位于俄羅斯奧伊爾米亞康盆地,西伯利亞東北部因迪吉爾卡河上游。該地絕對年溫差達1018℃,是世界上年溫差最大的地區之一。每年12月年1月,晝夜平均氣溫均低于45℃,有的年份甚至-在-60℃以下,絕對最低氣溫曾達-71℃,據說,當時有很多人因嚴重凍傷而被迫截肢,導致當地醫院的麻醉藥品供不應求。
奧伊爾米亞康地處北緯6327度的高緯度,太陽高度角小,地面獲熱極少,在地形上,奧伊爾米亞康地處東、西、南三面被山脈包圍的谷地之中,暖濕的海風很難吹進來,而北方來的冷空氣卻可以長驅直入,并在谷地中停帶積聚,成為西伯利亞高氣壓長久盤踞的地方,從而使奧伊爾米亞康更加寒冷。這片美麗的山谷充分展現了西伯利亞地區受高氣壓控制下的極度寒冷。寒風不會吹落樹上的雪花,天空高遠湛藍,晶瑩剔透,薄薄的白霧在身邊繚繞。
奧伊爾米亞康小鎮這片土地經考證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寒冷的人類聚居地。此地共有2300名居民,很多住戶的祖輩就是在此居住。大部分居民都以狩獵為生,或者飼養奶牛和馴鹿。
體會至冷感受氣溫只要一降至-45℃,汽油就會凍上。當你踏出車門呼吸到第一口寒冷空氣時,肺似乎都要爆裂,不到半分鐘,鼻子也麻木了。“這不算什么。氣溫只要一達到-64℃,你好像都能聽到空氣一點點凍結的聲音,因為冷會使你感到體內每一根骨頭的存在,就連唾沫也是以固體狀態掉到地面上的。”
在這樣_的氣溫里,世界上任何一種衣物都無法保證你能夠保濕超過15分鐘。聽說普京總統在訪問附近的烏斯季涅拉地區的時候,當地政府提醒克里姆林宮千萬要隨機攜帶雙層玻璃的總統專用奔馳車。可是,克里姆林宮沒把這條建議放在心上,結果,總統專車剛剛駛出機場就拋錨了。
動物皮來武裝在這里,你所攜帶的裝備根本無法使用眼鏡凍碎了,水筆凝結了,微型氣象站根本不能工作,厚厚的羽絨服穿在身上就像一張紙一樣難以御寒。你必須像當地人一樣重新武裝自己穿戴上皮服、羊皮大衣、浣熊皮的帽子和馴鹿皮靴。
每頓離不開肉為了在這種極度寒冷的環境中生存,人們必須攝取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以維持身體運轉。當地人最常吃的食物是烤制的馬肉和冰凍的生馬肝,一天三頓加上夜宵都是吃肉,用不了幾天,你就會覺得身體里似乎有一匹烈馬在奔騰。
房子東倒西歪當地居民的木屋都搭建在這片永久凍土上,屋內的熱氣逐漸使凍土層軟化,因此,整條街上的房子看上去都像東倒西歪似的。
最刺激的冬泳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這個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竟有冬泳俱樂部。砸開厚達半米的冰層,跳進刺骨的冰水,那滋味兒真是難以言喻。不到一分鐘,皮膚就像長在了別人身上,大腦一片空白,如同中風一般。
最簡單的狩獵在這種極其寒冷的地方,狩獵活動變得十分簡單,只須在哺乳動物出沒的地方設下陷阱就行了,根本用不著蹲守和察看。這里的氣溫比家用冰箱的冷凍室溫度低得多,落入陷阱的動物如同被放進了冷藏庫,幾個月都不會解凍,其天然保鮮的效果非常理想。除此之外,寒冷的生活還會發生許多非同尋常的事冰下取魚、鹿拉雪橇、為馬匹除霜
奶牛需戴奶罩奧伊爾米亞康小鎮曾有過的唯一工業是一家牛奶加工廠,但它已經于2007年10月關閉。對于奶牛來說,這里的冬天實在寒冷,所以它們_無法產奶,人們還要用皮質袋子把奶牛的乳房包裹起來以防它們凍傷。盡管如此,當地居民也并不缺少奶,他們把奶都冷凍保存在地下1米的地窖中,這里可以常年保持10到15攝氏度的恒溫。
以長壽而聞名蘇聯時期,奧伊爾米亞康就已經聞名于世,因為這里居住著許多長壽老人,最年長的是菲奧多爾·阿爾諾索夫,他于1967年去世,享年109歲。
過寒冷極點節一年里,奧伊米亞康最盛大的活動就是慶祝“寒冷極點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