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有一位醫生名叫張仲景,他熱愛醫學,到處收集民間驗方和醫術,并不斷實踐驗證,積累了豐富的醫學知識,成了我國古代的一大名醫。
一天,張仲景聽人說,山南邊住著一位打柴的樵夫特別會治頭疼病,誰要是得了頭疼病,他只要在腳趾頭上剌幾下,不久頭就不疼了。張仲景聽后,非常驚奇,便連忙去山南邊找樵夫請教。
張仲景費盡千辛萬苦,到山南邊找到了樵夫的住處,可樵夫不在家。聽鄰居說,樵夫出遠門了,要過幾天才能回來,張仲景只好失望地回家了。
幾天過去了。張仲景又去找那位樵夫,可樵夫又不在家,張仲景就坐在樵夫的門前,等樵夫回來。
天黑時分,樵夫回來了。張仲景連忙跟樵夫說明來意及上次來時未遇的情況,樵夫聽后,連忙請張仲景到他家住一晚,并向他聊起了自己掌握治頭疼病方法的一次奇怪經歷:
“那是幾年前的一天,太陽快下山了,我從山上打柴回家,剛到半山腰,忽然間覺得天旋地轉,心想自己的頭疼病又犯了。于是忍著疼痛,跌跌撞撞往出下跑,誰知被一塊石頭絆倒了,一個腳趾被碰破了,鮮血直流。過了一會兒。不知為什么,頭竟然不疼了!我感到很奇怪,便把這件事深深地記在了心里。后來我每當頭疼的時候,就將那個腳趾頭有意刺破。”
樵夫邊說還邊把那個曾經碰破了的腳趾頭給張仲景看,張仲景默默地記在了心里。
后來他了解到,樵夫碰破的那個腳趾頭的部位叫大敦穴。經過實踐驗證,他發現用銀針刺激大教穴能治頭疼。從此,醫學史上就有了刺激穴位來治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