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課有利于學生形成對知識的理解和構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那么,我們怎樣上好綜合實踐活動課,踐行課程理念呢?現談談我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中的一些具體嘗試。
一、選準活動課題
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能夠用綜合實踐活動來進行探究的。在選擇綜合實踐活動項目時,要綜合各方面的實際情況進行精挑細選。
如,我是學物理專業的,有多年的物理教學經歷,后因工作需要從事物理實驗室的日常管理兼勞動技術教學,現在從事通用技術和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工作。通過一年多的教學實踐,我在教學選題時,根據物理、通用技術的具體內容和各方實際情況,分別選取了浮力、透鏡成像規律、電磁感應及渦流、LC振蕩電路、紅外線的作用、傳感器、電磁波、能的轉化、半導體二極管等知識點,與通用技術課程的課外技術設計實踐活動整合到一起,組織學生開展了一系列的綜合實踐活動和課外技術設計實踐活動。由于這些選題是綜合考慮了各方因素后確定的,因此教學效果很好。
二、活動前適當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在綜合實踐活動在進行具體教學時,應充分考慮所需要的其他知識和能力的準備。
綜合實踐活動中,有許多活動涉及到電子技術與電子制作、模型制作等,我們每學年都要花近3個月,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學習電子基礎理論常識的學習、常見儀器儀表的使用方法、電子元器件常識及測試方法、錫焊工藝和其他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等,為后段的教學打下基礎。
活動前再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至少進行一個下午(星期天)以上的相關知識的拓展性學習,以保證教學順利實施。
如在組織學生進行自制天文望遠鏡進行天文觀測時,我們花了5個課時的時間,讓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學習了天文望遠鏡的原理和制作方法,以及天文觀測常識方面的拓展性學習。
再如制作各種簡易的控制電路、教學樓照明系統自動控制電路、家用小水塔自動抽水控制電路時,組織學生對各種傳感器進行了系統的拓展性學習,有了這些適當的知識和能力的儲備,就為探究性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活動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資源要充分準備
不打無準備之仗。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所需的各種資源,往往比普通課堂教學要多得多、復雜得多。
如拓展性學習資料的收集、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設備與資源、他人的成功經驗以及材料、工具、元器件、儀表設備、活動場地、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甚至是活動過程中所需要的一些外傷、燙傷類急救用藥品的準備等都要考慮周全。
在進行傳感器的綜合實踐教學前的三四個月,我們就先組裝、調試和試用了教學樓照明系統自動控制電路。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交流接觸器的容量要比理論估算的大(產品技術標注有水分)、光傳感器即光敏電阻在實際安裝中要考慮防風雨、控制電路要能消除短暫的閃光等強光干擾、要有供維修檢查電路故障的強行啟動設計等問題,為組織教學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如進行電磁感應及渦流的綜合實踐活動——金屬探測器的制作前,我們在進行實際制作時,找到了制作探測碟的好材料廢舊層夾板,摸索出了如何將探測器的靈敏度快速調到相對較高的調試程序。有了事前的充分準備,我們在組織教學時絕大多數都顯得得心應手,即使出現了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四、選擇好組織教學形式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組織形式應是多樣化的,有一些內容可以組織學生查找資料后進行討論、辯論就可以了。
在進行環境保護方面的綜合實踐時,我們組織部分學生在校園內收集素材,組織另一部分學生走出校門。到工廠、商場超市、污染嚴重的地方進行實地考察,然后交流、綜合,在學生的心里產生了很大的震撼,激起了他們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開展紅外線的作用綜合實踐活動時,我們組織學生親自動手制作了電視伴音的紅外發射與接收的電子產品。通過實際動手制作調試和使用,學生從中學到了許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加深了對書本知識的感性認識。
總之,只要教學組織形式用得好。學生參與意識和積極性、教學效率才能提高,學生才樂于進行探究性學習。達到研究性學習的目的。
五、教學活動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始至終只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適當的時候給予學生適當的點撥,引領教學活動朝著預定的目標發展。
例如,在組織學生進行浮力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時,我們以船舶的防搖晃設計為載體(此項目準備申請國家專利)。教師只是提出幾個探討的問題——影響船舶搖晃的因素有哪些?是什么?減小這些影響的設計方案有哪些?這一切都任由學生去思考想象,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只是適當點撥、總結而已。
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從活動中得到鍛煉,智力得到開發,真正理解和把握對課本的抽象知識,真正實踐課程理念。
六、活動課題要相對穩定
教學課題的任意變更對教學是十分不利的。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所需要的教學資源相對比較薄弱,選準幾個課題。逐年有針對性地改善教學條件,逐步積累教學經驗,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逐步摸索出一種有效的模式相當重要。我們近些年是不會輕易更改以上教學課題的,等條件成熟了,再逐步推開。
七、對教學活動及時總結
在教學實踐中,要及時回顧總結。如教學過程中,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它可以推廣到哪些地方,在教學中有哪些失敗的教訓,失敗的原因是什么、應怎樣去解決,不同的教學內容適用于哪種教學模式、容易出現哪些問題、用什么對策去應對、需要哪些教學資源,怎樣去評價我們的教學效果等等,都是值得我們去總結和提高的。我們要努力把課上出特色來。
只有這樣,課程理念和目標才有可能真正落到實處,學生才能從中受益。
八、對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及時肯定
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是學生,要想辦法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中去,對學生成績的及時肯定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在學習活動中,學生取得成績后,要及時予以肯定,哪怕是一個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或點頭、一句激勵的話語,對他們是一種鼓勵,更是一種鞭策,他們可能因此受益一輩子。
我們可以定期開展一些具體的評比活動,如優秀作業和成果展覽等;組織參加各種競賽活動,給他們一個自我展示的舞臺;鼓勵學生多寫文章,并積極幫助他們在相應的期刊上發表;對有意義或有市場前景的創新設計鼓勵申請國家專利等種種形式,都是對學生所取得的成績的一種肯定。
在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實踐中,我們也遇到了許多實際困難,有的一時半會還解決不了。如認識上的不到位;無專職教師隊伍;教學時間難以保證;經費、資源、場地嚴重短缺;活動中安全隱患無時不在,而教師又擔當不起,導致在教學過程中放不開手腳等等。
雖然前面的路困難重重。但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各類學校中真正得到貫徹落實,不會是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