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聽到網絡一詞,網絡我們通常是指計算機網絡。網絡為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時,也讓一些學生墜入網癮深淵,不能自拔,最終釀成悲劇。所以,現在很多家長都談網色變,不讓自己孩子接觸網絡,與網隔絕。但是,如今網絡技術正在高速發展,網絡不僅代表著一項技術、更代表一個時代,真的可以做到與網隔絕嗎?既然網絡的主流是積極的,何不讓網絡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做到與網為友、為師。
一、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網絡
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的結合產生了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連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網絡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信息資源。因此人們可以借助網絡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如用戶可以實現硬件資源共享和軟件資源共享,可以進行傳輸電子郵件、網上交易、發布新聞消息、視頻點播等活動,從而為我們的學習與生活提供極大的方便。所以網絡對人類的影響,其主流是積極的,但同時也存在一些負面的影響,只要我們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網絡,設法消除網絡的負面影響,網絡不但不可怕,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生活質量。
二、培養良好的網絡意識
如今網絡技術已經滲透到學生學習與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隨處都可以看到網絡的存在,網絡已經成為學生學習知識、交流思想、休閑娛樂的重要平臺。我們在教學教育過程中要增強學生對網絡信息的識別能力,提高對負面信息的鑒別能力和自我防護意識,培養其良好的網絡意識,正確引導學生對網上的人際交往采取正確的態度,充分利用網絡擴大學生的知識范圍,開拓學生視野,引導學生在網絡中及時地抓捕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同時告訴他們怎樣一個‘度’才有益于學習與生活。只有培養學生良好的網絡意識,才能提高學生在網絡時代的競爭力和生存能力。
三、應用網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培養創新能力
網絡的開放性和方便性、內容的多樣性和廣泛性,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學習空間,大大拓寬了學生的求知途徑,借助各種媒體和網上教學資源,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擴展課堂教學的領域,拓寬攝取知識的渠道,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使得學生在探究中經驗共享,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網絡可以為學生提供一種自由、輕松、沒有壓力的學習環境,有助于培養和發揮創新能力;網絡使學生的學習、生活、娛樂等各方面的個性特征都有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尊重與滿足,有助于學生良好個性的發展。
四、加強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抵抗網癮的能力
網絡已經成為學生學習知識、交流思想、休閑娛樂的重要平臺。但學生也最容易受到網絡不健康內容的侵害,這些不健康內容使他們的道德觀、價值觀受到巨大的沖擊,更有一些學生墜入“網癮”深淵,不能自拔,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成績和身心健康,甚至出現更嚴重的后果。因此必須加強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抵抗網癮的能力。加強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應堅持科學性的原則,確保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確方向,教育學生必須面對如何自我管理、協調人際關系、適應環境變化和學習成才等。指導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擴大自己的生活領域,時刻清醒認識網絡與現實的差距,積極參加體育活動鍛煉好身體,研究表明,體育運動不僅改變生理機能,增強體質,使人注意力集中、精神飽滿,同時促進學生精神健康,培養高尚的道德觀念和堅強的意志品質。通過多渠道教育和引導學生,促進其健康成長。
我們要正確對待網絡問題,學校和家長不應一味阻止學生上網,而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利用網絡,對那些依賴網絡的學生,不能放任自流,學校和家長應鼓勵其合理規劃自己的人生,并創造機會,讓網絡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責任編輯 蒙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