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的水果生意經(jīng)
文/婁宇
老黃前些年下了崗,用工廠補(bǔ)償?shù)囊稽c(diǎn)錢在水果市場開了一家水果店。
幾年下來,老黃經(jīng)營的水果店,由面積不到10平方米的小店發(fā)展到面積達(dá)50平方米的小型水果超市,成了水果市場經(jīng)營效益最好的商戶之一,而這一切都?xì)w功于他獨(dú)到的生意智慧。
水果廣告助銷售
在老黃的店里,每一種水果旁邊都配有一句廣告詞。有的是介紹某種水果的功效,比如芒果的廣告詞是:“生食能止嘔,孕婦作嘔時,可吃芒果肉或以芒果煎水進(jìn)食。”有的是介紹某種水果的食用方法,比如荔枝的廣告詞是:“把荔枝連皮浸入淡鹽水中,冰后食用,不僅不會上火,還可增加食欲。”有的廣告詞則寫得活潑有趣,比如店里進(jìn)了一批水蜜桃,味道不錯但賣相不好,于是寫了一句:“我很丑,可是我很甜。”廣告張貼出來以后,每天都能賣出兩三百斤。
水果寄存“虧”中贏
老黃常常聽到一些老顧客向他抱怨:“上次水果買多了,還沒有吃完便壞了,這次只好少買點(diǎn)。”
老黃因此想到,有些單身或是人口較少的家庭,買一兜水果可能要吃很長時間,水果不新鮮了又舍不得扔掉。如何才能讓顧客天天吃上新鮮水果呢?老黃想出了一個“水果寄存,以舊換新”的主意:如果顧客在自己的超市買多了水果,當(dāng)天吃不完,可以在晚上8點(diǎn)鐘以前憑電腦小票將剩下的水果送回超市“寄存”,等到想吃水果的時候,就按當(dāng)初送到店里的斤兩換同類新鮮的水果。
顧客感覺這個方法很好,買了水果再不用擔(dān)心放久了不新鮮,這樣來購買水果的顧客越來越多。而因?yàn)槟没貋怼凹拇妗钡乃⒉惶啵冶容^新鮮,仍然可以賣出去,所以超市的經(jīng)營不但沒有出現(xiàn)虧損,反而吸引了眾多的客戶。
老黃為顧客免費(fèi)“寄存”水果,看似花費(fèi)了時間、精力,但這些表面上“虧”的生意,卻贏得了顧客的認(rèn)同和青睞,實(shí)則“虧”中取勝,走出了一條生財(cái)之道。
編后語:賣水果的人無處不在,小到水果攤,大到水果店,競爭激烈的程度不言而喻,但是能像老黃這樣做出自己特色的卻是為數(shù)不多。如今做生意賣的不僅是商品,更是服務(wù),留心為你的顧客著想,才能吸引顧客,留住顧客。
“遞價”贏商機(jī)
文/劉衛(wèi)
做生意實(shí)際上就是和顧客“斗智斗勇”,逆向的“遞價”促銷,最終打開了顧客觀望的閘門,反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一家大商場由于經(jīng)營不善,瀕臨倒閉,欲以極低的價格甩售商品變現(xiàn)。朋友聞訊,搶先進(jìn)了一批。朋友在菜場邊租了間近80平方米的閑置門面,他想,這些商品價廉物美,只要稍加吆喝,要不了幾天,就能猛賺一筆。
朋友很有耐心,將商品按價格分為5元、8元和20元等幾個銷售區(qū)。為了給顧客造成清倉甩賣的印象,他將所有商品都雜亂無章地堆放著,墻角還故意散放著一些破紙箱和打包帶。
“商場倒閉,低價甩賣,實(shí)惠啊!”電喇叭一響,果然吸引了不少來買菜的主婦和老人家。一時間,店內(nèi)人頭攢動。在門前的收銀臺,一個中年婦女拿著一床毛毯問同伴:“這么便宜,該不會有問題吧?”另一個老太太更顯冷靜,她啥也沒買,和旁邊的人嘀咕道:“只有錯買,沒有錯賣。過兩天再來,說不定還要便宜。”這兩個人的話,頓時讓很多人打消了搶貨的念頭。
接下來一連幾天,喇叭雖然連著喊,但店里冷冷清清。
朋友急了,經(jīng)謹(jǐn)慎思考,他想出了一步險招,悄然改變了促銷策略。
其實(shí),很多人仍惦記著他的便宜貨。一天,一位中年婦女買完菜,漫不經(jīng)心地進(jìn)店。看了貨物的標(biāo)價,她叫了起來:“老板,這些東西前幾天一件還是八塊,今天怎么成了八塊五?”朋友告訴她,本來就是虧本銷售,即使按此標(biāo)價還是虧的。幾個隨后來逛的顧客也突然發(fā)現(xiàn)價格“漲”了,雖然只是“微調(diào)”,但心理上顯然受了一點(diǎn)沖擊。
朋友不動聲色,每隔兩天,就把價格往上調(diào)五毛。發(fā)現(xiàn)此“異動”后,一些精明的家庭主婦再也按捺不住。接下來,店里那個熱鬧,原來賣不動的商品成了緊俏貨……
歷時一月,朋友收攤,純賺三萬。事后他感嘆:做生意實(shí)際上就是和顧客“斗智斗勇”,逆向的“遞價”促銷,最終打開了顧客觀望的閘門,反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責(zé)任編輯 陳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