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村村都有商店,而且每村不止一個,許多村都有三四個甚至更多。因為農村商店的顧客大部分是本村村民,外來客源很少,所以同一自然村,幾個商店之間的競爭還是相當激烈的。那么如何才能招攬生意,吸引更多顧客,讓自己的商店立于不敗之地呢?
一、要有一塊醒目的招牌
農村商店在經營中常常有這樣一個誤區:不管店面大小,一般都不掛招牌。店主常常認為顧客都來自本村,只要村里人知道這里是商店,掛不掛牌無所謂。但是掛上招牌會顯得比較正規,起到一種引人注目的效果,不僅本村人知道這里是商店,從店門口經過的外村人也會明白這里是商店,從而拉到一部分過路 。
二、店鋪要保持干凈、衛生
一些農村商店,特別是一些店面較小的商店衛生狀況很差。柜臺上常常亂七八糟,貨架上的東西也不整齊,甚至貨物上面常常蒙著一層灰。無論是誰都希望買到干凈衛生的商品,如果店主講衛生,將店鋪清掃、整理干凈就會給顧客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顧客愿意在店里買東西,反之,顧客看到店里亂七八糟,往往會一走了之。
另外,店里訂一份或幾份和農民有關的報刊,特別是能提供致富信息、生活資訊類的,供來往行人或前來買東西與閑坐的人閱讀,可了解他們的消費需求,提升營業額。
商店通常是農民朋友休閑娛樂的地方,店里放臺電視機,有條件的也可以配備VCD,用以吸引大伙來店里聚會休閑。有客源的地方就會有生意,人來的多了商店的生意自然就好了。
三、貨物品種要齊全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顧客的需求也日益多樣化,特別是對于吃的和用的。農村的集市常常間隔幾天才有一次,顧客都去集市上買,顯然沒有那么方便。如此一來,農村商店進貨就一定要齊全,從小孩子的零食、簡單的家用百貨到蔬菜水果,最好一應俱全。東西不在多,但是要爭取樣樣都有,特別是每日必須的蔬菜、肉類、蛋類等。商品豐富會吸引更多的顧客,有了顧客就等于有了生意,因為買菜的不一定光買菜,很有可能會捎帶著買點兒別的東西。
四、善抓顧客心理賣貨
顧客買東西都愿意要個抬頭秤,店家可專門配制一臺秤,故意將秤的定盤星調得稍高一點,給顧客稱東西時總是不頂梁不罷體,乍看上去好像多給了些,實際上斤兩正合適。農村人都知道是咋回事兒。但為圖個心理上的安慰,還是紛紛都到這里買東西。
另外,在交款時,店主只收整元的錢數,不收剩下的毛錢了。比如,該交54.4元,只收54元,或該交125.8元,只收125元。抹掉零頭也能招徠顧客。
五、賬目清楚人緣好
與鄉親們打交道,不欠賬是賣不了東西的,但賬目必須清楚。在農村有種習慣,便是我們常說的“良心賬”。平時難買東西,如錢不夠或沒帶錢的話,只說一聲“記上吧”,若讓他們打個欠條他會說你“小氣”也得罪了他。針對這種對生意不利的情況,只有把賬目搞清楚,才是最有效的辦法。欠賬人什么時候買的東西,甚至做什么用,當時有誰在場都記得一清二楚,欠賬人還賬時,除當面勾銷賬目外,還特別注上某年某月某日還清字樣。憑此一招,生意很好。
六、新商品要及時廣而告之
現在許多農村商店每天都會上新貨。當新貨到店時,農村客戶可以在簡易小黑板上寫上“新到某某商品”等,掛到店門口的顯眼位置,也可以在商店內安裝擴音器(喇叭),商品一到,馬上廣播幾遍。如此一來,一些有潛在需求的顧客就會被吸引到店里來。
七、態度要熱情
因為農村商店的消費群體大部分是本村村民,所以要做好生意,就要靠回頭客。在農村,郵遞員送信、送報一般不會直接送到家中,只是放到一個固定代收點,如村干部家中、商店里。自己的商店如得到了這個好機會,一定要當好這個義務的“投遞員”,這樣不僅可以增加顧客量,還能聯絡感情,吸引回頭客。還可以在店里放個打氣筒,不費事,卻方便了過往的行人,自然也會吸引不少顧客。
一般情況下,村民之間相互來往很多,店主態度的好壞,熱情與否在村民中傳播得很快,影響也很大。一旦該店店主熱情、態度好的口碑在村民中傳開,不僅顧客越來越多,回頭客也會越來越多,生意當然會越做越好。所以農村客戶要熱情待客、熱情服務,在顧客中樹立好口碑。
此外還可在細節上做些改進。比如夏季,就在店里放壺涼茶,放上幾個杯子,讓顧客不花分文自我飲用;而到冬季,在店內的火爐上燒上一壺水,供顧客取暖飲水。如此一來,上門的顧客都覺得他的店里不僅方便而且熱情,人們都愿去他那里買東西。
(責任編輯 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