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毛加工好財路
文/寧樂
市場分析
生豬屠宰下腳料豬毛,經過加工后,可增值8~20倍。豬毛加工出的豬鬃,是我國歷史來在國際市場上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被外商稱為軟黃金,市場潛力巨大。我國入世以后,豬毛加工業更是錦上添花,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豬毛產量越來越大。據市場人員調查了解分析,在全國每個縣屯積豬毛都在300噸以上,而大中城市千噸左右,農村市場存放量更大,由于原料的充足,隨高科技的發展,豬毛、豬鬃通過加工,出口量也越來越大,而國內需求量近幾年也有增無減。豬毛下腳料是生產氨基酸的原料,又是食品、醫藥、外貿出口不可缺少的化工原料,所以辦豬毛加工廠是個致富的好項目,既可解決下崗工人的就業問題,又為國家創造了大量的外匯。
效益分析
廢豬毛市場價每斤2元-5元,3斤加工一斤成品,回收價10-40元/斤,每人每天可生產8-12斤,工人加工費每斤2元,按長短平均收購計算,每斤18-25元,每生產一斤純利潤可達10-15元,按10-20人計生產年利潤可觀。
技術要點
1、撕毛:用手工或用稍加改裝的棉花軋花機或專門撕毛機,把雜亂的豬毛捋順,把毛根粘帶的殘皮撕掉。
2、理毛:把捋順的豬毛直立在桌面上甩齊,然后再抓1把在手里,按照長短,拔出長的,再拔短的,按1.7~4英寸共5個長度標準單元放開,然后再拔出第2把毛。其后,將同一長度的豬毛直立在桌面上捆緊,用皮帶(寬約3cm)把直立的豬毛捆成直徑40~100cm的大捆。持1mm目細篩自豬毛上端向下插去,用篩格卡住毛根向上的豬毛往上拔,攏凈毛根向上的豬毛。最后用鋼梳子從毛捆上部插入,使毛捆中的絨毛和橫曲的豬毛長度一致。
3、煮毛:將經過如上工序的豬毛用細繩捆扎成1kg重的小捆,在沸水中蒸煮(其作用是可使彎曲豬毛變直,以不再彎曲)。隨后將煮好的毛捆繩松開,瀝水曬干,用2cm寬的紙板箍成小捆,即為成品毛,可出售或制作毛刷、拖把等。另外,黑色豬毛目前價格比白色、白黑相間高1/3以上,后兩種豬毛在蒸煮后,還要染成黑色。
巧致富:桑椹加工有前景
文/姚鐵
桑椹,俗稱桑樹果,是桑樹所結的果實。其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各種營養成分。在鮮果中,一般含水分80%左右,粗蛋白0.3%,糖分9%,有機酸約1.5%,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十多種氨基酸,以及鈣、磷、鐵、銅、鋅等礦物質,并含有果膠、無機鹽類和紫紅色色素等。各種營養成分高于常見水果,還具有醫療保健的作用。我國歷代的中醫本草,公認桑椹有補肝益腎、滋陰養血、黑發明目、祛斑延年的功效。現代醫學對桑椹進行藥理、藥效測試的結果也表明,桑椹能提高動物體內酶的活性,抑制有害物質的生成,增強抗寒、耐勞能力,延緩細胞衰老,防止血管硬化,以及提高肌體免疫功能等。
桑椹經過加工,可制出多種營養保健食品,既可加工成桑椹罐頭,還可制成桑椹汁飲料,以及汽水、酒、果醬、軟糖、糕點等,并可提取果膠、紫紅色天然色素以及其它營養成分。桑籽,除用作種籽以外,還可榨取高級食油。用桑椹加工成的食品,具有純潔天然、無公害特色,醫療保健功能也較為顯著,已越來越受消費者喜愛。
桑椹的深加工,設備簡單,技術也不復雜,鄉鎮企業和家庭都可以開展。只要把好挑選、清洗、調制、密封、殺菌等幾關,質量就可以得到保證。
我國桑椹分布很廣,資源豐富。但是,目前還沒有很好地開發利用。蠶桑產區應不失時機地加強利用,將低價桑椹迅速轉化為系列產品。這樣,不僅能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為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而且能滿足市場對桑椹保健食品的需求,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所以,開發利用桑椹資源前景廣闊。
(責任編輯 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