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建設新農村、開發新能源”政策的出臺,氣化爐、太陽灶的應用不但為鄉鎮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同時更成就了一大批借此創富的投資者。廣闊的市場需求也讓更多打著教授氣化爐、太陽灶等技術的培訓中心大行其道,一時間行業競爭風生水起。然而在經過了市場大浪淘沙的洗禮過后,只有河北郭振華依然聲名遠播,而且對智能氣化爐技術又一次的升級換代、推陳出新,加上他研制出新型合成燃料,從根本上解決了能源再利用的實際問題,這讓郭振華當之無愧成為了行業領軍人物。
取長補短氣化爐改“灶”成功
提起河北邢臺的郭振華,幾乎被老百姓稱為節能行業的領軍人物。從一個部隊轉業回來,幾經商海沉浮的農家子弟,到研制出綠色節能太陽灶、新智能氣化爐和高能合成新能源的行業專家,郭振華帶領著數以千計的農民工、下崗職工、小本投資者走上致富路。
氣化爐,不就是把柴草、秸稈放到一個密閉的爐子里,然后用管道一連,就可以炒菜做飯了嘛!其實生產氣化爐是一門技術,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遠沒有那么簡單。
經過大量的市場調查,郭振華了解到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許多類型氣化爐,但大多存諸多缺點。
其一:秸稈、樹葉、樹枝是碳水化合物,在燃燒中必然產生焦油,怎樣克服焦油,讓他不黑鍋,產生的火焰不嗆人,才是問題的關鍵,而用生物降階固然能排出一大部分焦油,但不能全部根治。如果不能根治焦油,產生的火焰雖然看不到一絲煙,但室內有一種生煙的味道,并且讓人的眼睛發辣、流淚。
其二:爐內燒柔軟的燃料,比如稻草、秸稈,因這種燃料密度小、燃燒時間短,很容易燒空,而燒空后就不會產生可燃氣體,冒煙,連一頓飯也做不好。
其三:成本高。傳統的氣化爐,大都采用鑄鐵或鐵板制作。首先,尋找致富門路的人都是小本創業,沒有太多的資金,鑄鐵爐子本身就鑄件而言,就不是小打小鬧的人干的,而用鐵板制作,必須有卷管機、電焊機、氧焊機、鉆床,光這幾套設備本身就不是個小資金,況且制作的產品成本高。
其四:焦油的問題。秸稈氣化爐最讓人頭痛的是焦油,因它燃燒的主要材料是稻草、秸稈,而秸稈、稻草、樹枝、樹葉,本身是碳水化合物,在氧化燃燒時就會產生水氣和焦油,就像煙民抽煙一樣,剛點燃的煙,抽一口煙蒂就會變黃,這就是焦油。眾所周知,焦油在受熱后是黏乎乎的黑色液體,如果不徹底處理焦油,在使用氣化爐過程中,不用一壺水燒開,就會把壺熏的黑乎乎的,不用一個星期,管道就會被焦油堵死,那么這臺爐子就報廢了。
其五:氣化爐用電問題。氣化爐工作需要風機,而現在所有的氣化爐,都是使用幾十瓦甚至上百瓦的普通風機,氣化爐本身是面向農村推廣的,城市里市民是不可能到農村找秸稈而回去使用氣化爐的。就農村而言,本身電力供應就不太正常,不要說市面上的風機功率大費電,就是在正常使用中突然停電,這一鍋飯還怎么做?而剛接產的用戶,肯定要到集市、農村去展示自己的產品,在展示自己的產品時,難道還要再去買一臺發電機來為自己的風機供電嗎?這是現有氣化爐接產學員的心病,也是廣大用戶的心病。
針對傳統氣化爐的上述特點,郭振華大膽革新,2007年他對自己的智能氣化爐進行了一次脫胎換骨的改進。三個月的反復試驗,不但針對弊端一一攻破,而且升級換代后的新智能氣化爐更具備了無與倫比的絕對優勢。
一、新智能氣化爐爐體還是采用高分子材料,純手工制作,一個爐體成本只有三十元,加上管道和灶具,綜合成本不超一百元。
二、采用旋流雙環繞疊式進風,爐內燃料燃燒碳化后層層剝落,整體坍塌,徹底克服了燒空搭橋、不產氣、冒黑煙的頑疾。
三、增加了二次供風給氧系統,對氣體進行二次凈化,實現了灶頭火焰的高度聚合,相當于三千瓦的電爐子,燒一壺水比液化氣還快三到五分鐘。
四、進行了紅外線灶具的批量生產和使用。全新智能氣化爐對燃料要求不嚴,不需要把燃料加工切碎,只要能放到爐子里的都能使用。長一點的秸稈掰斷后只要能放到爐子里就可,象人們大腿這么粗的劈柴,長度不超過五十公分,只要爐子內能裝下都能使用,更不需要任何添加劑、化學品。
五、焦油自動排出并催化裂解的功能。淘汰了老式智能氣化爐生物降解焦油的辦法,采用自動浸出焦油,并分解裂變,就連凈化器下接焦油的排污罐也不需要。整個廚房根本看不到黑乎乎的排污罐,而室內絕無任何氣味,永遠不堵塞管道。不是不黑鍋,而是絕對一丁點也不黑鍋,徹底根治了氣化爐使用過程中產生焦油堵塞管道、黑鍋這一世界性的難題。
六、供風使用的鼓風機全部進行了更新換代,統一采用交直流兩用鼓風機,功率從三瓦到九瓦,有電用交流電,停電后用一號干電池或摩托車小電瓶代用,燃燒時藍藍的火苗呼呼叫,解決了農村停電不能使用的難題,使剛接產的學員,到集市上展示產品沒有交流電也不用求別人,購買產品的用戶停電也能照常做飯,解決了用戶的后顧之憂,使接產者銷售產品時更具有競爭力。
七、改進了氣化爐停了風機進風管冒煙回火的問題,增加引力吸附管,不但不回火,連一絲煙霧也不會從進風管溢出,消除了安全隱患。
讓郭振華非常欣喜的是,新型智能氣化爐一上市就供不應求,許多代理商紛紛來電訂購。加上全國新農村的建設全面展開,巨大的市場需讓郭振華不得不擴大規模生產,同時不斷改進工藝提高質量,批量生產降低成本。大力發展加盟商,進軍全國。
技藝超值新農村遍地生花學員遍布全國
2006年9月,一個遠在甘肅天水偏遠小山村來的農民朋友王福生,千里迢迢地找到郭振華的家。小伙子一進門就直截了當地對郭振華說:“好多雜志都報道了你的升級氣化爐,研發新燃料的事跡,聽說好多人跟著你學技術都發了財、致了富,我也想來學學,你看咋樣?”
看著小伙子一臉誠懇的實惠勁兒,老郭二話不說就熱情地接待了這個素未謀面的不速之客,并且表示愿意幫忙。王福生的家鄉地處荒涼,地面植被偏少,當地最多的植物燃燒后散放出濃烈的刺激性氣味,房子里這種氣味一半個月都難以完全散盡。不燒又沒什么可以作燃料的替代物。由于地處偏避,貨車進不了村,煤根本就運不進去,鄉親們靠著牲口拉車,一車一車地從村口的公路上運回村子,晚上還要有專人在那里守著,害怕碳被人給偷了去。寒冬十月的,北方天氣又冷,實在是凄苦。郭振華在院子里燒了一片王福生從家鄉帶過來的那種樹葉,果然氣味實在是難以忍受,老郭心里真不是滋味。
通過側面的交流,郭振華還了解到王福生的家境十分困難,母親年邁又體弱多病,就算他和媳婦再能吃苦,可是當地惡劣的自然環境,依然使地里的收成艱難地負擔著一家人的溫飽。考慮到這樣的小本投資者創業不容易,郭振華在教授了他制作整套氣化爐技術的同時,還把一整套設備免費送給了王福生,并且悉心地囑咐他說:“如果技術上有弄不明白地方,一定要找電話詢問,別盲目地讓次品砸了自己在當地的信譽。”就這樣,這個王福生又帶著設備千里迢迢地趕了回去。半年多過去了,郭振華漸漸忘記了這個訪客。一天,正在屋里盤算著怎樣才能讓學員更快的掌握技術的時候,忽聽門外有人大喊:“郭大哥,我又來了!”郭振華出門一看,正是半年前的那個王福生。王福生二話不說,當即從兜里掏出一疊錢說:“郭大哥,我是專程給你送設備費的,當初如果不是你幫我一把,創業的頭三腳哪那么容易能踢開,如今我靠著跟你學到的技術,在當地專門賣起了氣化爐,一家人的生活也比以前過得富裕多了,吃水不忘打井人,我母親和愛人,說什么都要我來刑臺謝謝你這位恩人,順便把當年的設備錢如數奉還。”
郭振華的心里涌出了一股久違的暖流,他心想,這個朋友真實在,值得交,這么老遠還專門跑過來……
郭振華把他帶到屋子里,兩個人剛坐定,郭振華就把錢退給他說:“兄弟,用不了這么多,我不缺這個錢,你拿回去吧!”王福生笑著說:“郭大哥,一碼是一碼,你對我的好這輩子都忘不了,我這次來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專程找你學新智能氣化爐升級技術的。”望這小伙子這股實在勁兒,郭振華想起了自己當年研發太陽灶、改進氣化爐時的創業艱辛,于是他決定把整個天水地區的代理權交給他,這樣王福生的收益會是從前的好幾十倍。當晚,他又給王福生講了好多經營的技巧和新技術的絕竅。在郭振華的幫忙下,王福生不負重望,不但把振華氣化爐做火了整個天水縣,而且方圓幾十里地外的鄉黨們也都跑到他那里去買設備,如今,王福生每月贏利上萬元,輕輕松松的朝著小康的新生活大步邁進。
翻開郭振華的學員登記檔案,和王福生一樣走上致富新路的小本創業者不計其數。內蒙古女孩劉娟看到振華氣化爐獨特性能后,就來到河北邢臺,想真正的見識一下氣化爐是如何利用秸桿、樹葉等原料生火做飯,燒木的。劉娟老家在內蒙古的一個小山村,父母者是農民,從小家庭條件就不好。父母下地干活,10多歲的時候她就給干了一天活的父母生火做飯。在沒有風的悶天里,燒火做飯非常費勁。經常滿屋都弄得煙熏火燎,也把小劉娟熏得直流眼淚,弄得小手臟兮兮的。長大后劉娟到城里打工,給別人賣服裝。一次,劉娟在雜志上看到振華氣化爐的介紹,他就想如果母親要是用上氣化爐,做飯的時候就不用那樣辛苦了,家里父老鄉親都有處氣化爐,燒水做飯也方便多了,既干凈清潔,又經濟適用。劉娟就想學習氣化爐制作手工藝技術后,回到老家推廣。就這樣,劉娟找到了郭振華。先看了一下氣化爐的現場演示,她親眼看到了把秸桿、樹葉等材料放進爐內,點完火后火苗就呼呼燃燒起來。郭廠長在爐子上放了一個水壺,并把水壺蓋打開,劉娟盯著壺里的水,還沒有什么變化。漸漸的,水壺里布滿了許多小氣泡,小氣泡開始迅速翻滾起來,又過了一會,水沸騰了,劉娟看了一下手表,把水燒開的過程前后不到8分鐘。她自己體驗過,燒這樣的一壺水用液化氣也需要15-20分鐘,氣化爐的火力和持久性就顯而易見了。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回劉娟算是信服了。當場就決定跟郭老師學習氣化爐制作技術,通過不到一周的學習,劉娟學到了郭振華多年研發的全部技術,當自己做氣化爐擺在面前,一點火就開始燃燒時,劉娟激動得差點流下淚來。回到家后,就和家里人一起做氣化爐。兩個人合作,一天就做8臺左右,每臺市場價格在400-500元之間,而氣化爐的成本就幾十元。劉娟每個月都銷售四五十臺,每個月的利潤都在七八千左右。
老郭的記性特別好,每個學員考察前后、學習技術、回鄉創業的細節,他都能說得絲毫不差,老郭一邊歷著每個學員的點滴,一邊十分誠懇的告訴記者:“雖然振華的太陽灶、氣化爐、新燃料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認可,許多同行也被不斷推陳出新的改變遠遠地甩在了后面,但是跟著老郭學技術的價格卻不會漲,因為人活著不能只為了利益,幫助更多的人脫貧致富,才是我最大的心愿。”
相關鏈接:
學習太陽灶:學習費1000元(太陽灶原理、制作技術、實踐操作、工藝流程及技術要求,贈送太陽灶和模具。)
新智能氣化爐:學習費2600元(氣化爐的制作安裝使用全過程、焦油水氣分解原理,每個學員應獨立制作五臺以上合格的產品,提供一套完整的氣化爐模具、制作專用工具、制作工藝及技術要領。)
高能合成燃料:學習費用1800元(高能合成燃料配方技術、燃料配方技術、燃燒原理、制作工藝及流程。)
地址:054000河北省邢臺市橋西區南大郭鄉北小郭村
電話:0319-2633792 傳真:0319-2631558
手機:(0)13933714390
聯系人:郭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