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創業者的失敗,與其說是因為行動不小心而造成的,倒還不如說是因為錯誤的思想所造成的。因為在一開始,他們的思路就已經錯了,所以,如果不出人意料的話,那么,他們的行動方向就會出偏差,自然,最終的結果就會有失誤。
那還是在我剛開始做布包生意的時候,我就曾經計劃:兩年時間內不賺錢,先墊付幾十萬運作費進去,努力爭取提升自己在行業中的地位;然后,再以有利的地位來壓制競爭對手。可是,我很快就發現,我根本就沒有把競爭對手搞垮,也并沒有把銷售隊伍牢牢地控制住;反而因為定價過低,而導致很多商戶把我們的產品當作了“爛貨”來看待。那些商戶從我手里超低價進貨后,也并沒有按照我的意圖超低價批發出去。比如:原來市場批發行情是30元一只的布包,按規定,我應該是25元供應給他們的;可為了快速地占領市場、快速地提升銷售業績,我直接按照我的成本價(20元)供應給他們了。我與商戶們約定,他們最高只能批發27元。這樣一來,對批發商來說,無疑就多賺了2元錢的利潤(30-25=5,27-20=7)。
我曾經天真地認為,這樣的辦法是既能刺激批發商的積極性,又能快速地提升銷售業績的。但結果偏偏就出人意料,銷售額不僅沒有提升,反而下降了。究其原因,一是因為批發商根本沒有因為我的讓利而降價,他們中的多數人,還是一如既往地按照老的統一批發價(30元)向外批發,而不是按照約定的優惠價(27元)向外批發。所以,他們下面的零售商戶其實并沒有真正得利。二是部分按照我的意見降了價的批發商,反而擾亂了市場秩序,打破了原來的平衡。結果,反而搞得很多原來積極地來進我們產品的那批先鋒零售商冷透了心。三是因為競爭廠家完全可以避開我的價格戰,可以搞產品款式上和銷售渠道上的差異化,根本不必理睬我的挑戰。結果,對手沒有被打倒,我自己卻白白損失了一筆不小的開支。
我們都只是小企業,是虧不起大本的。而要實行這種“先虧后賺”的經營戰略,只有虧得起大本的人,才能運作成功。
所以,我經常說:“不要拿書本上養大駱駝的辦法,來養小兔子。要知道,大駱駝可以七天七夜不吃不喝,而小兔子卻不能。因為大駱駝體內有積蓄,而小兔子并沒有積蓄呀。所以,大駱駝可以不吃不喝地慢慢前進,而小兔子只能一邊跑一邊吃草。”
(責任編輯 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