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預測
我國是一個森林資源貧乏的國家,森林覆蓋率為12.9%,可采伐的天然林資源,經多年采伐已接近枯竭,每年國家只有進口大量的木材才能滿足經濟建設的需要。楊樹是一個生長周期短的速生樹種,成材快,木材的用途廣,不僅是工業上生產膠合板、纖維板、刨花板、造紙、火柴、一次性筷子和包裝材料的原料,而且是建筑工程、農村蓋房的主要用材,市場供不應求,而且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楊樹的需求量還會大幅度增加。在目前情況下,農民種植楊樹基本上不存在銷售難的問題。
效益分析
一般情況下楊樹的砍伐周期在10年左右,生長10年的楊樹胸徑可達40厘米,木材累蓄量1立方米左右,現在南場上每立方米楊樹的價格為500-600元,直徑較大的楊樹價格更高。種植1株楊樹10年后可收入600元以上,而且楊樹木材的價格還在不斷上漲。在“四旁”(路旁、渠旁、村旁、宅旁)種植楊樹,栽下后幾乎不需要投資,讓其自然生長,既能保護農田和美化環境,又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一般家庭在“四旁”種植幾十株楊樹,10年后就會有幾萬元的收入。
發展方向
目前我國種植的楊樹,主要是農村用材、建筑用材。工業用材也僅限于初級產品的加工,如造紙、火柴、刨花板等,做膠合板只能用作內芯,外包層大部分從國外進口木材,對樹徑的要求不是太嚴格,隨著我國木材加工業的發展和對外出口的增多,對大徑材的需求量增加,市場上對胸徑50厘米木材的需要量較大,今后大材將是楊樹栽培的方向。
栽培技術
1.選擇優良的速生品種
楊樹品種關系到“四旁”種植楊樹的成敗。應選擇生長速度快、材型好、木質均勻、紋理好、適合本地生長的優良楊樹品種。同時注意品種之間的配搭,防止大面積栽植單一品種,引起病蟲害蔓延,造成較大損失。目前黃淮地區種植較多的品種有I-69楊、I-72楊、中林23、中林46、NL-80106、107楊等。
2.栽植密度
由于“四旁”的條件不同,楊樹的栽植密度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在“四旁”比較空曠、單行栽植的情況下,株距可小一些;相反的情況株距可大一些。單行栽植的株距一般3-4米,在空曠的田野里,株距可以縮小到2-3米;路旁雙行栽植,株距一般4-5米。
3.栽植季節
楊樹造林秋、冬、春三季均可,考慮到“四旁”造林的特殊性,適宜的造林時間應該在春季楊樹沒有萌芽之前進行。
4.栽植管理
南方地區雨水較多,一般不需要澆水。北方地區春季多干旱,樹苗成活后,要及時澆水,為了加速生長,當年夏季每株施用尿素150克,以后每年都要施用速效氮肥,施肥量根據樹的大小而定,施肥時間可提前到5月上旬。在缺磷的地區增施磷肥和有機肥料。施肥時在每株的兩邊各開一條溝,溝深20~30厘米,寬20厘米,長80厘米。溝與樹干的距離隨樹冠的大小而定,一般溝開在樹冠邊緣投影下,肥料均勻地施在溝內并覆土,天氣干旱時應帶水施肥。
楊樹的修剪在我國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導致干材不通直和多節,嚴重降低了木材的質量。節子是樹木生長過程中被包埋在木質中的樹枝,不僅影響木材的美觀,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木材的強度,對加工利用十分不利,應通過正確修剪及時消除。修剪應在幼樹時期進行,隨著樹木的長高,及時修去樹冠下部和中部的競爭枝,直到樹干8米以下通直無節為止。修剪標準為樹干8米處,當直徑達到10厘米時,8米以下所有的側枝全部修去,這樣可以保證干材直徑10厘米以外沒有節。楊樹最怕草害,特別是“四旁”栽培的楊樹,最容易遭受宿根性雜草的危害,要及時鏟除各種雜草,至少保證楊樹周圍一定面積內不能有雜草。
銷售策略
楊樹的銷售比較簡單,可直接按棵銷售給專業砍伐人員,也可在滿足自己使用的前提下,取其一部分銷售。價格最高的銷售方法是自己砍伐,分級出售,干材賣給膠合板廠,其他小徑材、梢頭等賣到纖維板廠生產刨花板、纖維板和中密度纖維板等。
提示:
“四旁”種植楊樹幾乎無風險。農村只要“四旁”有空地,都應該栽植上楊樹。
(責任編輯 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