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湖南省新課程全面實施。我作為普通高中的一名教師,對新課標的精神進行了認真的學習和領悟,也在實踐中不斷地進行探索和運用,本文就新課程的理解和運用談幾點想法。
一、堅定“一切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的辦學理念
“學生的健康成長”首先要堅定的是思想理念,我們要堅持不懈地完全融入到學校教育的全過程當中去。但是,有相當多的教師,是在舊的體制下成長的,對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念接受較慢。也有相當多的年輕教師,把“學生的健康成長”視為口號,沒有真正理解其本質和重要性,在教學中不能真正落實和踐行,往往出現掛羊頭賣狗肉現象。
1 “學生健康成長”是精髓。
毛澤東曾提出“健康第一,學習第二”的方針,周恩來提出“增進學生健康,乃是保證學生完成學生任務,并培養出有強健體魄的現代青年的重大任務之一”。由此可見“學生健康成長”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時代在進步,教育在發展,強調“以人為本,以學生主體”,對“學生健康成長”的理解要與時俱進,要更加深透。只有這樣,才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考慮;只有堅持“學生健康成長”的辦學理念。才能主動地思考,探索新的方法,最大程度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 杜絕形式主義。
新課程標準下,我們應提倡“一切為了學生健康成長”,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們更要牢固“一切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的辦學理念的地位,當前的素質教育在不斷改進,我們的教育觀念也要與時俱進。對“一切為了學生健康成長”的口號,我們學校多年以來,雖然要求全校教師必須不折不扣地實施,但也有個別情況看來不容樂觀。
教師常常會抱怨學生多么不喜歡自己上課,只會得出學生還喜歡學習的錯誤感覺;教師只會感嘆教育出現了問題,沒有幾個自我解剖,認識自身的不足;我們的教師沒有耐心和學生溝通,只會說現在的學生不如以前。
說到底,關鍵是沒有真正地實施“一切為了學生健康成長”的辦學理念。只有真正地從學生角度出發,想學生所想,只有真正地為學生全面健康發展考慮,學生才會真正喜歡上課,才會在你的課堂上有所收獲。
二、教學方法更應多樣化
新課程的根本理念是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創造性地自主學習。學生的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恰當指導,所以,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發展的需要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根據新課程的理念,下述做法將使我們的教學效果更加顯著。
1 學生當主人,自主選擇學習內容。
此次課程改革的突出重點之一,是強調要尊重教師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合理選擇;教學內容的選擇性體現了以人為本,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教育新理念。
教學中根據教師自身水平和學生的個人愛好,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師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內容。當然,這樣教師就必須對每一類課程都要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讓學生針對學習目標進行學習評價。
新課程的實施過程,只有在這種選擇性的前提下,才可能實施依據地域、學校、個體的具體實踐而進行的差異性教學,使學校教育真正做到面向每一位學生。
2 實踐中掌握知識,實現自主學習到我要學習。
學校教育知識的掌握是歷來強調的學習重點之一,新課程要求培養學生獲取和應用各方面知識的能力。根據知識的來源不同,我們教學的側重點因此而不同。
3 讓學生深入設計平臺。感悟知識。
以往教師與學生的主體位置與新課程要求的主體位置有著本質的區別。新課程要求學生創造性地自主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創建良好的平臺。
(1)構建探究平臺。
新課程要求學生學會探究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強調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上課,并在上課中解決問題。如高中課程中,關于人體供能系統的學習,開始以單手提重物為切入點,提出為什么重物能提起,但不能持續做靜力性練習,讓學生開始對這類運動人體供能的探討。教師進而提出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大,運動持續時間的增長,人體又是如何供能的,讓學生自己去親身體體驗、去探索。
(2)構建現實生活平臺。
新標程要求重視直接實踐體驗,要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體驗、生活實踐看成重要的課程資源。教師在處理教材時,要發掘和利用貼近社會與學生現實生活的素材,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生活實踐經驗科學地插入到學習中。盡量做到教學內容生活化、趣味化,使教材回歸生活,實現教材由“素材文本”向“生成文本”的轉化,注重學生的體驗性學習。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就顯得輕松自如了。
4 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快樂。
教學難免會出現失誤,但失誤更多的是由于過去的陳舊的教學思想、教學觀念的偏差而導致的。這些失誤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降低課堂教學的效果。
新課程標準呼喚“成功教育”,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學習的樂趣。但如何培養這一理念?可以從改變舊的教學觀念入手,實現新觀念的“轉換”。如教學中,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往往只有一個第一,其他人未免有些失落,這就要求教師關注個體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啟發方式、不同的評價辦法和評價標準,這樣一來,每個同學都會收獲成功的喜悅,學生的積極性自然提高了。
5 積累知識,掌握技能技巧。
課程十分強調知識、技能、技巧的積累。各科知識、技能、技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積累起來的,它一般要經歷理解、記憶、鞏固練習、鞏固提高等一個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單靠課堂的學習是不夠的,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大量實踐中掌握技能、技巧,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課外與校外的實踐。讓學生在延伸、拓展、深化中將獲得的技能技巧加以“保存”,以興趣的積累來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意識。
三、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
新課程實施以來,對教師的教學理念改變,對教師教學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的教師只有不斷進行自我知識更新、觀念更新,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才能把新課程運用到實踐中來。我認為,教師應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
1 在交流中學習,在交流中提高。
新課程對每一個教師都是一個新的學習領域,對新課程的理解和運用都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教師在平常教學中就應該注重新課程理念的運用,多多嘗試,多多開展。我們教師要多上、多看公開課。公開課是執教者和聽課者雙方共同提高業務能力的最好場所,聽課教師要在課中認真發現,課后認真探討、總結新課程運用的程度和運用時機,對運用的效果進行及時評價。執教者應在課前認真備課,備課中堅持新課程的精神,課中努力實踐,課后自我評價,認真聽取同行們的評價,發現不足之處,認可運用好的地方,通過雙方的探討,加強對新課程的更深入理解。
2 培養獨特而具有魅力的教師個性。
每一個教師都有個性,但個性有軟弱的,有強硬的,有平淡的,也有激情的。本人認為教師一定要有外硬內柔的特點,“硬”體現在作風、體現在外表,給人感覺就有陽剛之氣,熱血沸騰,充滿激情。“柔”體現在為人,體育教師不僅給學生、給外人感覺氣質剛烈,同時要有情味。“情”就是用心來交流。
新課程提倡新型師生關系。我認為,我們教師要用心和學生交流,這就要求教師一要有愛心,二要會表現,教師的表現就是用風趣的、積極的、變化多樣的課堂語言來表達,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師生互動上達到師生合一。
許多教師都有同感,認為稍嚴肅些,學生沒有氣氛,稍熱情點,學生就無法無天。在實踐教學中,本人主張嚴而有趣。在有趣的學習氣氛中,制定規則,讓學生在開心學習中,能做到該嚴肅時就嚴肅,讓學生真正喜歡任課教師。教師以個人魅力吸引學生,以個人的魅力征服學生,以個人魅力引導學生。
四、對新課程實踐堅定信心
新課程,作為我們湖南教育的一次重大變革,我們一線教師接觸得最多、感觸最深,也是最有發言權的。我們一線教師對新課程實踐應堅定信心。
新課程有一個不斷發展、不斷完善的過程。假如我們不假思索地搬來就用,我們就會在新課程中失去自身最深層的學習動力,我們就會認為,新課程什么都是對的,什么都是好的。若是這樣,我們的教育就會停滯不前,甚至出現倒退現象,我們教育的改革就會失去源動力。因此,實施新課程關鍵在一線教師,而教師成功的關鍵在于教育理念的轉變和教育教學方法的多樣性、靈活性和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