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老實、膽小,是個聽話的乖孩子,但學習成績一直不夠突出。
父親是個開明的家長,很少給孩子提出更多的要求。即使這樣,兒子仍感到有壓力,因為每次大考過后,學校都得排名次。兒子這兩年從未上過光榮榜,他自己總覺得沒面子,回家后,也不知怎么向父母交待。
期中考試剛結束,學校就組織召開了家長會。父親去了,兒子忐忑不安地在家里等。
父親一回來,兒子就自責道:“我知道考得不好。”
父親說:“我沒覺得你不如別的孩子呀!其實你考得還可以嘛!”
兒子不無自責地說:“又是二十幾名,沒進步,怎么還可以呀?別人總排在前面,我就是追不上。”
父親知道兒子有上進心,因此從不指責他,這次也不例外。父親故意繞開這個話題,笑著安慰兒子:“考完就算了,別再多想,下回努力就行!爸爸問你一個問題好不好?”
兒子的心情頓時輕松了下來:“好啊,您問吧。”
父親問:“你認為哪個季節的花開得更美?”
兒子想了一會兒回答:“各有特色吧,都挺美的,爸爸您為什么問這樣的問題?”
父親故弄玄虛道:“我就想知道你到底喜歡哪個季節的花。”
兒子很聰明,又問:“您好像要和我說點什么,對嗎?”
父親笑了。
兒子恍然大悟:“爸爸,您是不是想告訴我,哪個季節花都能開放?”
父親哈哈大笑:“我兒子果然聰慧過人!你說得很對!有的花早開放,有的花遲開放,遲開的花有時更美——人也是一樣,有的人很小就出色,有的人長大后才出色,只要肯努力,什么時候都能成為出色的人。兒子,爸爸相信你,保持上進心,總有一天你會超過別人。”
父親的話,不僅對兒子是一種激動,更為重要的是,他讓兒子明白了一個道理:保持一顆向上的心比暫時取得一點成績更重要,因為只要努力地生長,任何季節綻放的花都很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