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 /Athena Bao PHOTO /ICFood and personality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覺得營養學是一種無所不能的學科。據說連性格這與生俱來的東西,也能因為食物而改變。如果你對你的性格哪里不滿,試試吃東西這種簡單的方法吧。
林語堂先生在《生活的藝術》中曾提到他對食物與性格關系的見解:??素食的人終身以管自己的事為主,而肉食的人則以專管別人的事為主。肉食者的特點,喜歡格斗、操練、欺騙、斗智以及先下手為強,而且都出之以真興趣和全副本領;而素食者較為善良、沉靜。??
但就我看來,林先生顯得有些偏頗了,人的性格怎么單用肉食或素食兩類加以簡單概括?重要的還是聰明的媽媽們,合理管理膳食結構,讓自己和家人的性格更加完美,僅僅是食物哦,很簡單對吧?
診斷:性格不穩定
性格不穩定的人,會給人情緒化的印象,當然會影響別人對他的評價,尤其寶寶過于情緒化,會讓她不易結交朋友,對他的成長十分不利,要提早糾正。
對策:
性格不穩定可能是因為長期缺鈣,而造成心神不定。所以應該多吃一些含鈣、磷較多的食物。比如:大豆、牛奶、莧菜、炒南瓜子、海帶、木耳、紫菜、田螺、橙子、河蟹、蝦米等。
診斷:喋喋不休
遇到總是說個不停卻沒有重點的人,可能會不自覺地感到厭煩。而如果媽媽們也犯這個“毛病”的時候,對寶寶來說可是大“災難”,他無法了解媽媽的真實意圖的話,媽媽的教育就會變成無用功,那可真是太糟糕了。
對策:
很可能是因為大腦中缺少維生素B 的緣故,導致整天嘮叨不止。
平時最好不要只吃細糧,多吃粗糧是十分必要的。另外每天堅持喝牛奶加蜂蜜,會有很好的效果。
診斷:容易發怒
相信我,沒有人會愿意和一個不定時爆發的“休眠火山”相處,即使是你親密的家人。隨時可能發怒的狀況,更會給寶寶們造成嚴重的心理陰影,爸爸媽媽們絕對要克服這一點。
對策:
容易發怒不見得是你天生脾氣暴躁,可能只是缺少鈣質和維生素B,才會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時,才會容易激動,進而暴跳如雷,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上都會有負面影響吧?還是要及早注意。特別應該注意減少鹽分、糖分的攝取,也要少吃零食。可以多吃一些含有鈣質的牛奶、海產品。
診斷:做事虎頭蛇尾
很多爸爸媽媽都認為寶寶們做事虎頭蛇尾是缺乏毅力,所以大傷腦筋。你一定還不知道吧,可以用食物替寶寶補充“毅力”,讓他們變成有始有終的超級乖寶寶。
對策:
缺乏毅力的人,大多身體里都缺少維生素A 和維生素C 。所以需要多吃含維生素A 豐富的豬、牛、羊、雞肉、鴨肝、牛羊奶、雞鴨蛋、河蟹、田螺等食物。而富含維生素C 的食物也是必不可少的,包括:辣椒、紅棗、獼猴桃、山楂、橘子、苦瓜、油菜、豇豆等。
診斷:不善交際
如果你給人的印象是神經質兼冷漠,那么意味著你可能不大善于交際,除了改變自己對人的態度外,也嘗試著改變一下飲食習慣如何?
對策:多飲用蜂蜜加果汁,如果可以的話,堅持每天飲用少量的酒。
診斷:膽小
對策:
缺少維生素A 、B 、C,另外也有可能因為食酸性食物過量,或肉類食用過多,應多吃瓜果蔬菜。另外多吃辣椒,筍干、魚干等食物。
診斷:優柔寡斷
行事謹慎是沒錯,但遇到什么事都思前想后就有點麻煩了,給人不夠干練之感,可能會讓人產生不信任感。
對策:
從現在開始建立以肉類為中心的飲食習慣,同時食用水果、蔬菜。
診斷:消極依賴
平時總是膽小怕事,畏首畏尾,遇事缺乏膽略和勇氣,總是希望依賴身邊的人,可不是長久之計。
對策:
最好適當節制甜食,取得滿意的效果一定會讓你滿意。另外要多吃含鈣和維生素B1 豐富的食物。
診斷:過于固執
堅持原則當然不是壞事,但在工作生活中需要妥協的事情很多,太過堅持就適得其反了。
對策:
減少肉類食物,但可多吃魚,并盡量生吃;蔬菜以綠黃色為主,少吃鹽。
診斷:焦慮不安
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大家都會焦慮,但無論什么時候都一副慌亂的樣子就有點過頭了,還是好好冷靜下來吧。
對策:
多吃富含鈣質和維生素B 族的食品,并要多吃些動物性蛋白質。
診斷:抑郁
抑郁已經是個大家都十分熟悉的詞了,但沒有嚴重到“癥”的地步,就還是別盲目依賴藥物吧,先嘗試用食物來調節調節。
對策:
多吃些檸檬、生菜、土豆、帶麥麩的面包和燕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