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豬貧血是常見病。仔豬生后10天左右。若不從外界得到鐵的補充,時間一長就會發生缺鐵性貧血。尤其是在水泥或磚石地板圈養的仔豬,因接觸新鮮土壤機會少,發病率更高,可達40%左右。
患豬日漸消瘦、衰弱,黏膜蒼白,皮毛粗亂無光澤,精神不振。嚴重時心跳微弱,心臟濁音擴大。輕微的運動常可引起脈搏長時間明顯增數和呼吸加快。由于血液稀薄和血管壁變性,常出現下腹、下頜浮腫和體腔積液增多。在胃腸壁營養不足引起分泌失調時,又出現胃酸過多或胃酸缺乏等消化障礙,下痢,生長發育停滯,嚴重的可引起死亡。
治療四宜(1)仔豬生后1周,可用深層挖出的紅土,撒在豬圈一角,讓其自由舔食。或用硫酸亞鐵2.5克,硫酸銅1克,氯化鈷2.5克與開水1000毫升混合,涂擦在母豬乳頭上,讓仔豬吸乳時吮食,每天1-2次。
(2)補飼鐵銅含劑,配方為硫酸亞鐵21克,硫酸銅7克溶于100毫升水內,混合后用紗布過濾,每頭仔豬每天4毫升,喂至20日齡。
(3)注射鐵鈷針,生后3-4天,每頭仔豬肌注右旋糖酐鐵鈷注射液2毫升(每毫升含鐵50毫克)隔周一次;或生后3天肌注牲血素1毫升(每毫升含鐵150毫克)。
(4)中藥:10千克的仔豬可用首烏10克,熟地、當歸各5克煎服。25千克的小豬可用茵陳、生地、甘草各25克,蒼術、黃芪、龍膽各20克,黨參15克,煎湯內服。或用制何首烏5克,加紅糖黏土適量,共研細末,分4次混在料中喂服,每天1次,連服10-15天。
治療四不宜(1)不宜用量過多。仔豬補鐵過多,會抑制腸內鋅、鎂的吸收,造成缺鋅癥,缺鋅可使仔豬免疫功能減弱,易感各種病原,抗病力減弱,還會導致維生素E及硒的缺乏。在整個哺乳期,補飼150-200毫克的鐵就足夠了。
(2)不宜與鈣磷含量高的飼料合用,鈣磷含量過多的飼料與硫酸亞鐵等鐵劑并用時,都可影響鐵的吸收利用。含鈣多的飼料有骨粉、貝殼粉、蛋殼粉、石灰石粉等。含磷過多的飼料有麥麩和牛奶,此外也不宜與鞣酸含量多的高粱合用。
(3)不宜與某些西藥合用。鐵制荊若與鎂、鋁、鈣和碳酸鹽、碘化鉀、鞣酸蛋白合用,則在腸道形成沉淀或難溶的絡合物;與氯霉素、維生素E合用,則鐵劑失效;若與丙谷胺、甲脒氯胍及抗膽堿等合用能降低胃液酸度,影響鐵的吸收。
(4)不宜同服鞣質中藥。硫酸亞鐵與含鞣質的中藥大黃、兒茶、檳榔、虎杖、鉤藤、桂皮、地榆、五倍子、石榴皮等同服,不僅影響鐵質的吸收,甚至會對胃腸道產生刺激作用。
此外,硫酸亞鐵研碎后應立即使用,若在空氣中放置過久,則空氣中的氧能將低價鐵氧化成高價鐵,仔豬服用后會出現腹瀉、嘔吐等現象。
豬腸道線蟲病的防與治
豬的腸道線蟲主要有豬蛔蟲、豬鞭蟲、豬結節蟲、豬鉤蟲和豬桿蟲。其中以豬蛔蟲和豬鞭蟲分布較廣,危害嚴重。
一、主要癥狀病豬精神較差,吃食少。逐漸消瘦、貧血、下痢,糞便帶黏液。侵害肺部時。出現咳嗽,呼吸急促;侵害腸道時。出現嘔吐,嚴重時臥地、腹痛,腸阻塞或腸破裂。
二、預防措施①加強產仔母豬的管理,對產前母豬要全身擦洗,除去蟲卵后,方可趕入消毒后的產房。產后盡量減少仔豬與母豬糞便的接觸,及時清除糞便和墊草,糞便與墊草應堆積發酵,豬舍用3%敵百蟲噴灑消毒滅卵。②喂給驅蟲性抗生素,如潮霉素B和越霉素A。每1000千克飼料中添加5-10克;③定期驅蟲。對2-6個月齡的豬,在斷奶后要驅蟲一次,以后每隔2-3個月驅蟲一次。
三、治療方法①鹽酸左旋咪唑。每千克體重10毫克,可灘入飼料或飲水中給予。②驅蟲靈(枸櫞酸哌嗶嗪)。每千克體重0.2克混入飼料內喂服。③丙硫苯咪唑(抗蠕敏)。每千克體重30毫克內服。④噻嘧啶酒石酸鹽。每千克體重20-30毫克。1次內服。⑤噻苯唑。每千克體重50-150毫克內服或按0.1%-0.4%的比例混料喂服。⑥民間“百蟲絕”中藥方。生二丑30克,炒杏仁2克,檳榔24克。君子肉21克,雄黃15克,雷丸12克,共為細末,加水分4次內服,日服一次,孕豬禁服。⑦驅蟲凈(四咪唑)。每千克體重30毫克內服。間隔1周再給藥一次。⑧驅蟲精。按每10千克體重用1毫升,用毛筆或棉花球將藥液涂于耳朵背面即可。⑨精制敵百蟲。每千克體重0.1-0.13克。混入飼料內喂服(最大量不超過7克)。服藥前絕食12小時,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