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奶牛養殖小區的興建,人們對奶牛疾病的預防工作越來越重視。但有些奶牛養殖小區對日常的消毒工作存在錯誤的理解,缺乏科學的指導方法。養牛小區的常見問題有:
一是不按消毒程序消毒養牛小區的消毒不可隨心所欲,應當按一定程序進行。要針對不同的消毒對象采用不同的消毒劑并采取不同的消毒方法,如:牛舍、牛場道路、車輛可用次氯酸鹽、新潔爾滅等消毒液進行噴霧消毒;用熱堿水(70℃-75℃)清洗擠奶機器管道。尤其注意對牛體消毒,在擠奶、助產、配種、注射治療等操作前,操作人員應先進行消毒,同時對牛乳房、乳頭、陰道口,等進行消毒,防止感染乳房炎、子宮內膜炎等疾病,保證牛體健康。不能長時間用同一性質消毒劑,以免產生抗藥性。
二是對飲水消毒理解錯誤飲水消毒實際是對飲用水的消毒,畜禽飲的水是經過消毒的水,而不是飲用消毒藥水。飲水消毒就是把飲水中的微生物殺滅。在臨床上常用的飲水消毒劑為氯制劑、季胺鹽類和碘制劑。在飲水消毒時,如果藥物的劑量掌握不好或對飲水量估計不準,會使水中的消毒藥物濃度加大,若長期飲用,除可能引起急性中毒外,還可能殺滅或抑制奶牛腸道內的正常菌群,使奶牛的正常消化出現紊亂,對奶牛的健康造成危害。
三是誤認為生石灰能消毒從市場上購買的生石灰是氧化鈣,它本身沒有消毒作用,而只有加入相當于生石灰重量80%-100%的水時,生成熟石灰,離解出氫氧根離子后才有消毒作用。有的牛場在消毒池中放置厚厚的干石灰面,讓人踩車碾,這樣起不到消毒作用;有的直接將干生石灰面撒在道路和運動場上,致使石灰粉塵飛揚,被奶牛吸入呼吸道,人為地誘發呼吸道炎癥;有的用放置時間過久的熟石灰作消毒劑用,也起不到消毒效果,使用石灰最好的消毒方法是配制成10%-20%的石灰乳,用于涂刷牛舍墻壁。既可滅菌消毒,又可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
四是消毒前不做機械性清除奶牛場在消毒前往往忽視對牛舍、運動場內牛糞、飼料殘渣等有機物的清除。這些有機物中存有大量細菌,同時,消毒藥物與有機物的蛋白質有不同程度的親合力,可結合成為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妨礙藥物作用的發揮,大大降低了藥物對病原微生物的殺滅作用,需要消耗大劑量的消毒藥物。因此,徹底地機械性清除牛場內有機物是高效消毒的前提。
五是擠奶時不能做到一牛一消毒規模化奶牛養殖小區實行統一擠奶,由于擠奶時間比較緊張,在擠奶過程中,對擠奶器奶杯不能很好地做到一牛一消毒。往往只對奶牛乳房進行簡單沖洗。這樣就會造成乳房炎等傳染病的傳播,最好的辦法是在奶牛擠奶前對牛體刷拭、乳房沖洗消毒、乳頭藥浴;擠奶器奶杯進行一牛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母羊生產癱瘓的防治
一、癥狀表現
發病初期,病羊精神差、不吃草不反芻,四肢發軟,行走不穩,隨后倒地不起,無大小便。用針刺皮膚時,疼痛反應很弱,體溫一般正常。嚴重時,頭和四肢伸直,呼吸深而慢,心跳微弱,耳和角根冰涼,皮膚無痛覺反應,常處于昏迷狀態。
二、預防措施
1.平時給懷孕母羊補喂礦物質飼料。如在飼料中添加3%骨粉和5%黑豆粉,有防治本病的效果。
2.對于高產奶羊,應在產前及產后加喂多維鈣片或其他鈣片,每日10-20片,混入精料中喂給,也有較好的預防效果。
三、治療方法
1.治療時,可肌肉分點注射20%葡萄糖酸鈣溶液25-50毫升。同時。肌注黃芪多糖注射液10-20毫升,每日1-2次,連用3天。
2.內服“松針黃芪湯”。處方:鮮松針200克,黃芪100克。生姜25克,共煎湯,加乳糖100克,候溫灌服或喂服,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給藥,連用3劑。
3.對生產后癱瘓的母羊,可在母羊給羊羔哺乳時,用消毒的注射器,吸取從母乳頭擠出的乳汁10毫升,用12號短針頭注入乳基穴內,每穴5毫升。每日1次,連用2-3次。乳基穴在靠近臍部乳頭前外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