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淀粉玉米——遼單565
遼單565是由遼寧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選育的高淀粉玉米雜交種,具有優質、高產、多抗、廣適等優點,于2004年通過國審。
特征特性:在沈陽地區生育期126天左右。生長勢強,株高260厘米,穗位96厘米。果穗長筒形,穗、軸紅色,穗長19.1厘米,穗粗5.2厘米,每穗籽粒行數14~16行。出籽率88.2%,百粒重43.1克,籽粒黃色,楔形,收獲時籽粒含水量少,脫水快。據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籽粒中含粗蛋白8.83%、粗脂肪4.28%、賴氨酸0.24%、總淀粉74.91%,達到高淀粉玉米標準,適于深加工。高抗大斑病、黑粉病、莖腐病,抗絲黑穗病、彎孢菌葉斑病及玉米螟。2002~2003年參加國家東北春玉米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平均每667平方米產量分別為723千克和687.2千克。該品種適宜在黑龍江省高南部及其以南的春玉米產區種植,也可在西北、西南和黃淮海等地區用于春播或夏播栽培。
栽培要點:要選用籽粒飽滿、整齊、無傷和發芽率高的優良種子,用種衣劑包衣后及時播種,也可與小麥實行間種或套種。每667平方米保苗數春播為3500~3800株,夏播為3800~4000株。要在植株封壟前完成“三鏟三淌”,及時除草培土。在生育期間及時防治黏蟲和螟蟲。通常每667平方米在整地時施用優質農家肥4000千克做底肥,在播種時施用三元復合肥10千克做種肥,在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5千克做穗肥。
鄭白糯4號
特征特性:在黃淮海地區種植,出苗至采收約78天。株形半緊湊,株高206厘米,穗位高88厘米。果穗錐形,穗長18厘米,穗行數14行,穗軸白色,籽粒白色,百粒重(鮮籽粒)30.3克。2004~2005年參加黃淮海鮮食糯玉米區域試驗,平均667平方米產量(鮮穗)756.3千克。高抗小斑病,抗大斑病、瘤黑粉病、矮花葉病和玉米螟,中抗莖腐病和彎孢菌葉斑病。經專家品嘗鑒定,籽粒品質達到部頒糯玉米二級標準。該品種適宜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陜西種植。
栽培要點:每667平方米適宜密度3500~4000株左右,種植時注意與其他類型玉米隔開,及時防治玉米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