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展現狀
1、屠宰加工能力進一步提高。近10年間,河南肉羊加工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迅速發展壯大。先后出現了淇縣眾發肉羊食品有限公司、武陟縣綠旗公司、博愛伊賽公司等羊肉加工、腸衣加工、羊骨加工企業202家,羊皮加工企業28家。2005年在河南淇縣建成投產豫北規模最大的羊肉加工生產線——年產1.1萬噸羊肉系列食品的深加工生產線,不僅徹底解決了當地農民賣羊難問題,拉長了畜牧產業鏈條,而且為整個豫北地區養羊業搭建起發展平臺。
2、市場銷售體系逐步完善。河南羊肉除少量出口外,在國內大中城市市場占有很大份額。目前,全省已建成牛羊產品批發市場300多家,除省內商家經營外,北京、天津、上海、河北的運銷大戶也前來經營,形成了買全國、賣全國的大市場格局。
3、規模化、標準化養殖發展開始起步。目前,僅沿黃奶牛、肉牛、肉羊示范區域內就有年出欄100只以上的肉羊規模養殖場(戶)1萬余個,產品開始面向市場需求、注重品牌培育、追求優質安全。目前該區域有獲得無公害認定的肉羊產地5處,無公害羊肉產品年生產能力達到5萬噸。
二、發展前景
1、國際市場機遇與挑戰共存。與世界主要肉羊生產和出口國家相比,我國農業勞動力價格較低;我國肉羊在飼養過程中普遍和大量利用了農作物秸稈等農副產品作為飼料,從而在較大程度上降低了生產成本。然而,從生產高檔羊肉的角度來看,由飼料成本低廉所帶來的優勢會逐漸降低。從近期來看,我國羊肉的主要銷售市場應該瞄準中東、俄羅斯和港澳地區。
2、國內市場潛力較大。自2005年以來,全國養羊業進入復蘇階段。由于非典后規模羊場的倒閉轉行,飼養戶的飼養規模減小,羊的存欄基數降低,部分飼養者存有消極觀望心理;加上羊的繁殖率低、生產周期長,使得近年來羊的存欄量上升緩慢。而人們對羊肉的消費量不斷增加,羊肉特別是優質羔羊肉的供應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使得活羊及羊產品價格持續攀升,2007年底,每千克活羊價格高達16元,在四川、江蘇等地區,每千克活羊價格甚至在18元以上。養羊業的經濟效益不斷增加,大大提高了飼養者的積極性。
基于羊的繁殖特點,預計未來幾年內,羊肉生產仍難以滿足市場需求,羊肉價格仍將持續攀升。而羊肉生產具有飼料報酬高、成本低、飼養風險小等優點,因此養羊業將成為目前養殖行業中的黃金產業,具有美好的發展前景。
三、發展建議
1、規模、規范化生產。采用規模化飼養或飼養戶聯合經營的模式,進行科學飼養,提高產品質量,發揮品牌優勢,提高經濟效益。
2、注重羊場建設。羊場建設要簡單實用、布局合理。場址選在地勢高燥、通風透光、交通便利的地方,還應距交通主干道500米以上。羊舍要通風向陽、結構合理,最好選用雙坡式建筑,室內地面采用漏縫地板。根據羊的品種、群別等因素分別設計建筑面積,每只羊所用建筑面積分別為:種公羊2~2.5平方米。種母羊1-2平方米,育成羊0.6~1平方米。
3、及時消毒、防疫、驅蟲和治療。定期用不同的消毒劑對圈舍及場地進行徹底消毒,如火堿、生石灰、百毒殺、菌毒滅等;按免疫程序對羊群進行預防接種,如口蹄疫、羊三聯四防、羊痘等;合理使用驅蟲藥驅除羊體內外寄生蟲,如螨凈、丙硫苯咪唑、克洛殺等;發現病羊及時隔離治療,降低治療成本及死亡率。
4、充分利用良種優勢,開展經濟雜交。由于山綿羊雜交羊肉質量好、屠宰率高,深受羊肉加工企業及消費者的青睞。養羊企業應采用二元雜交或三元雜交的商品羊生產模式。根據以往經驗,山羊肉生產應以波爾山羊為父本,以河南奶山羊、河南黃淮山羊為母本,可發揮波爾山羊生長速度快、屠宰率高,河南奶山羊個體大、泌乳性能好,河南黃淮山羊常年發情、繁殖率高等優勢。綿羊肉生產,應以夏洛來羊、無角陶賽特羊、杜泊羊為雜交父本,以小尾寒羊、湖羊為母本,以充分利用以上三品種父本公羊產肉性能好,小尾寒羊個體大、具多胎性,湖羊耐粗飼、飼料轉化率高、適于舍飼的優點。
5、充分利用當地的草料資源。盡量就地購買農副產品,如花生秧、甘薯秧、樹葉等作為粗飼料。用工業副產品,如豆餅、花生餅、豆腐渣、啤酒渣等作為精料補充。此外應開展玉米秸青貯。對不同飼料進行相應的加工調制,合理搭配,以大幅度降低飼養成本。
(河南省畜牧局徐澤君河南省良種羊育種中心晁先平徐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