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用包衣種子
播種種衣劑處理的種子,在播后50天內,可有效預防玉米苗期地上、地下害蟲,促進幼苗生長,保證苗全、苗壯。
二、提高玉米群體整齊度
1、足墑下種,一播全苗。播種時,耕層土壤水分應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70%-80%。
2、按行距、株距要求定行、定穴播種,播種時深淺一致,覆土一致。
3、加大播量,擴大壯苗基數。每667平方米用種2.5千克。
4、改套種為平播。麥壟套種玉米易形成老化苗、弱苗,玉米密度和產量都受到影響,應改套種為平播,大力推廣麥稈覆蓋、機械鐵茬播種、免耕栽培技術,6月10號前播種結束,并盡量提前。
5、加強苗期管理,做到早間苗、晚定苗。高產田播量大,為避免幼苗擁擠,相互爭光、爭水,可采用多次間苗法,去弱小苗,適當推遲定苗時間,即6~7葉時定苗。
三、科學配方施肥
磷、鉀、鋅肥以及有機肥作底肥或苗期結合中耕滅茬一次施入,氮肥作追肥分次施入。第一次氮肥應在拔節期施入,一般在播后20~25天,可見葉9~10片,占總追肥量的20%~30%。第二次追肥在大喇叭口期施入,一般在播后40~45天,可見葉16-17片,占總追肥量的50%~60%。抽雄期為防玉米葉色轉淡、發生早衰,應補施氮肥,一般追肥量占總追肥量的10%左右。
四、采用“三化”技術
1、化學除草。玉米播種后出苗前可選用土壤封閉性除草劑,將雜草消滅在萌芽狀態。一般可667平方米用40%乙莠懸浮劑150~200毫升對水40-50千克,均勻噴施于土表。苗期可667平方米用40%乙莠懸浮劑150-200毫升對水40-50千克,在三葉期前后均勻噴霧。拔節前后可667平方米用百草枯水劑200~300毫升對水40千克,在玉米行間定向噴霧。
2、化學調控。高產玉米田由于密度偏大、肥水充足,可能造成田間通風透光不良和植株倒伏。化學調控能控制營養生長過快,使營養生長保持在最佳狀態。一般在5~7葉期,667平方米用15%的多效唑可濕性粉劑50克加水50千克,均勻噴灑。
3、化學防治。玉米螟:可在大喇叭口期集中殺死幼蟲。一般可用2.5%的敵百蟲顆粒劑每千克丟心500~600株或用50%的辛硫磷乳油1千克加細砂土40千克配成2.5%的辛硫磷顆粒劑,丟人喇叭口中進行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可667平方米用30%多菌靈500倍液或90%代森錳1000倍液150千克噴霧,在心葉期到抽絲期每隔10天噴1次,連噴2次。粒期667平方米用2.5%敵百蟲或0.04%的除蟲清1.5~2.0千克噴粉,可防治穗蚜、玉米螟、金龜子等多種害蟲。
五、及時去雄,人工輔助授粉
去雄在雄穗剛露出頂葉尚未散粉時隔行或隔株進行,等授粉結束后,再將其余雄穗全部剪去。
六、乳線消失時收獲
適時收獲是提高玉米產量和品質的重要措施。實踐證明,適當晚收,在籽粒乳線消失、黑層形成、籽粒含水量在32%以下、苞葉干枯蓬松時收獲,產量最高。
(461500長葛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胡金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