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樹開花量很大,但坐果率很低,一般為1%左右,因此加強花期管理,提高坐果率,是棗樹豐產豐收的關鍵。
1、棗頭摘心。當年新生棗頭長到25-30厘米時,摘除其頂端2-3片嫩葉,抑制發(fā)育枝生長,減少消耗,使養(yǎng)分暫時集中輸送到花器,以提高坐果率。
2、葉面噴肥。在加強水肥管理、培養(yǎng)壯樹的基礎上,花期葉面噴布0.3%-0.5%尿素和0.1%-0.3%硼砂混合液,可提高坐果率。
3、棗園放蜂。棗樹是蟲媒花植物,花期放蜂,有利于傳粉受精,從而提高坐果率。
4、花期噴水。在盛花期的下午4-5時,用噴霧器向棗花上均勻地噴布清水,可增加空氣濕度,防止高溫“焦花”,有利于棗樹授粉坐果。一般每隔3-5天噴一次,連噴3次即可。
5、主干開甲。開甲即環(huán)剝膜,對于健壯樹(樹干直徑達5厘米以上)于盛花期(開花量占總蕾數(shù)30%-40%)在主干基部距地面30厘米處環(huán)狀剝去一圈(寬0.4-0.6厘米)樹皮,深達木質部。剝后,用塑料薄膜包扎傷口,以防水分蒸發(fā)和病蟲害侵染。開甲可暫時抑制有機物向根系運轉,促進花果發(fā)育,可有效提高坐果率。
6、噴布激素。開甲后兩天及時噴布10-15ppm的赤霉素或5-10ppm的萘乙酸,間隔一周再噴一次,可明顯減少落花落果量。
(馮國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