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鴻儒 孫立明
1. 依照戰術要求組織好本隊的力量
1.1 選擇適合于本隊特點的陣容配備
研究陣容配備的目的在于把全隊的力量最合理、最有效地組織起來,保證本隊戰術的實施和特長的發揮。在當前排球運動向高度、快速、全面方向發展的情況下,網上爭奪更加激烈,保持前排有三個進攻點就成為陣容配備的中心問題。當前,有“四、二配備”和“五、一配備”兩種陣容配備方法可供選擇。
1.2 巧妙地搭配具有某些特點的隊員
各種陣容搭配都是二傳與二傳(或接應二傳),主攻與主攻,副攻與副攻成相對應的位置站位,這樣的站位,前排的攻擊力比較均衡,這是普遍的原則。教練員在遵循這些普遍原則基礎上,還可以將各個不同的隊員巧妙地搭配起來,使之形成一個能充分發揮六個人作用的整體。例如高個隊員與矮個隊員適當的搭配,使攔網和防守都可以避免明顯的弱點;把兩個配合默契的隊員排在鄰近的位置,給他們創造在比賽中更多的配合機會;把快球或平拉開擅長者排在二傳者后面的第二個位置上,可以很方便地組成各種快攻戰術;在擅長兩次球進攻的二傳手的鄰近,應安排傳球好的隊員;比賽中實際效果比較好的隊員不要安排在兩個鄰近位置,以免失去攻守平衡或形成人為的弱輪。在隊員搭配時,還要根據個人的特點做巧妙安排,使輪次有絕活,個人有拿手。
2.熟悉訊號和建立默契
訊號不單是傳、扣之間的聯系,也是保護方向的暗示,故可以認為訊號是指揮全隊的“令旗”。因而不僅進攻隊員要熟悉訊號,全隊隊員都應熟悉訊號。訊號沒有規范要求,可以是語言的,也可以是手勢的,各隊可以自由選擇,最好是各有自己的特點,不能讓對方識破。通常情況下,訊號還只是進行組織戰術前的預想。當各項保證技術都正常發揮時,預定的訊號就能實現。當一傳發生變化時,預報的訊號可以失效,或者在反擊中來不及進行訊號聯系時,各種攻擊配合只能依靠默契。默契是“雙方的意思沒有明白說出來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也可以理解為傳、扣之間經多次實戰總結,提煉出來的行之有效的、雙方都很欣賞的一些配合。這些配合的基礎有時是一傳的速度,有時是一傳的落點,有時是傳、扣之間所處的特定位置以及其它某些特定條件。
3. 掌握比賽的節奏
3.1 掌握雙方的節奏
節奏在一般情況下不是定量的東西。但是通過仔細體察,不同的節奏能在人們的頭腦中留下不同的感覺,故人們可用某種詞語加以表達。例如“慢半拍”、“特快”等,這些“運動語言”有其能為運動員所理解和接受的特定含義,是捕捉節奏的有效工具。一個隊要用節奏來控制對方,首先要掌握本隊節奏的特點,即本隊何時能快、何時不能快、何人快、何人慢。首先能使本隊快慢得體,才能給對方以壓力,迫使對方改變其自身節奏。其次,也要了解對方節奏的特點,是以快為主還是以慢為主,還是不快不慢。只有掌握了對方的節奏特點,才能有針對性地采取戰術控制對方的節奏。
3.2 打亂對方的節奏
接發球是對方進攻的基礎,也是形成節奏的源本。因此,打亂對方節奏的第一招是發球。用發球去破壞接發球,對方的節奏勢必自亂。若發球造成對方心理緊張、注意力分散,則節奏更亂;若對方不及時采取措施,則可乘勝追擊,獲得全勝。第二招是攔網。如果攔網成功率普遍較高,對方二傳手更得考慮怎么傳,攻手就得考慮變線和變打法。這些考慮必然造成節奏的混亂。另外,在比賽進行中,經常出現不能組織進攻的情況,此時,最后一次處理球的隊員要觀察好對方的站位,把球處理到對方難于形成戰術的位置,以改變對方熟悉的節奏。
3.3 利用暫停和換人破壞對方的節奏
當采用打亂對方節奏的各種戰術均不奏效時,就要采用“暫停”和“換人”破壞對方已經形成的節奏。比賽中除了自身連續失誤需要暫停之外(技術暫停除外),其它叫停都是為了使比賽間斷一下,以分散對方的注意力,破壞其節奏。換人也是破壞對方節奏的手段,一局比賽中有六人次換人的機會,如用得好完全可以達到預期的作用。
4. 變被動防御為主動防御
積極防御就是主動防御,攻勢防御。積極防御除在認識上解決問題外,還要從戰術布置,技術運用及訓練等方面解決問題。首先是攔網,已成為具有攻防兩重性的技術。攔網有強烈的攻擊性,是積極防御的極好手段。因此,從主力陣容的選拔、陣容配備和戰術設計方面,都要充分發揮攔網的作用。其次是防守,運動員要樹立起“沒有接不起來的球”的信心,具有頑強拼搏、死守到底的精神,是提高防守率的保證。從防守技術來說,要有明確的“防守為了進攻”的目標,可有助于防反質量的提高。為了達到上述目的,運動員在比賽中必須保持最佳的取位,使自己在對方進攻時能有充分的“前沖力”,這是積極防御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