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倫 張振芳
一、人性化的特點
人性是指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與理性,現代教育與訓練的發展趨勢越來越趨向于“以人為本”和注重強調人文關懷下的科學訓練環境。
二十一世紀的學校教育應當是人性的教育,或是說人化的教育,只有在這種理性的管理教育與訓練過程中,才能保證少年兒童的性格培養與訓練成績的同步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和調動隊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充分保證訓練的效果,兼顧少年兒童的身心發展,體現人性化教育正是充分做到了因材施教。
二、少年兒童的心理特征
實施人性化教育首先要充分把握少年兒童的心理特征,做到洞察秋毫,了解和分析青少年的生活、學習、以及不同喜好等等,做到有的放矢的教育、訓練與管理。
1、興趣廣泛,易變性強,對運動訓練缺乏長期性的心理準備
隨著少年兒童年齡的增長與外界接觸的廣泛,其在心理成熟方面日趨加快。從4歲時,兒童的大腦的抑制過程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已有可能形成了較為復雜的暫時性神經聯系(條件反射),能較好地對外界事物進行分析和初步的判斷,以自控制調節自己的行為活動,因此許多的運動項目大多從5~6歲的孩子開始,但是這時的孩子們興奮過程仍占有主導地位,因此兒童容易產生興奮,尤其對新鮮事物(聲、光、形、色、彩等的變化)激動與喧鬧,保持長時間的單一動作或安靜比較困難,可變性強,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較難適應某種單調的教學訓練方式和方法,甚至容易產生逆反心理與恐懼心理,而影響了正常的訓練發展過程,兒童學習和認識事物多從興奮形式出觀,以“玩”的心理接受,不可能建立長久的訓練心理準備,也沒有建立復雜的和為將來過長人生道路而做出任何的心理與思想準備,對未來的目標缺乏認識。
2、訓練的強制性與少年兒童的叛逆性心理矛盾
隨著少年兒童的年齡增長,其認知程度逐漸加深,開始有了較強的認識和判斷事物的能力,隨之,為了應對外界強迫行為與意識,而逐漸產生一種反叛與抗拒心理,它表現在以抵抗,反對他人對自己的要求與指令形式,采用被動保護自己,逃避外界的壓力,從而達到維護個人尊嚴、面子的目的。這些心理特征體現在他們生氣的時候摔東西、重重關門、用腳踢桌椅、背后罵人等一些行為來發泄自己的不滿情緒,如果教練員不能及時注意與幫助運動員減輕這種心理壓力,日積月累,會造成師生間對著干的行為,極大地影響和阻礙了教學訓練效果,不利于運動員的長期發展。
3、對明星、偶像的盲目崇拜心理
追星是少年兒童時期特有的心理特征,少年兒童從心理或行動方面崇拜歌星、影星、體育明星,尤其這些人成名后的萬人簇擁與身后美麗的光環,這是少年兒童階段心理固有的特點,也是兒童時期心理發展過程的必然的階段,只是不同年代的兒童心理崇拜偶像與目標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發生轉變,這種心理崇拜往往只會去看那些明星成功后的耀眼與頭上的光環,卻不去深究和分析在其成功道路上所付出的常人所難以承受的汗水與艱辛,如果能準確地把握好兒童的這種崇拜脈搏,就身邊人、物說明加以正確的引導教育,可把這種心理崇拜轉化成刻苦訓練的強大動力。
4、少年兒童易受情感因素影響的特點
少年兒童獨立性較弱,個性化程度不強,沒有構成明確的主觀認識與意識形態,因此,其在受情感構件方面多受外界環境與不同因素的影響而發生改變,在一種富有親情關懷下的孩子在其性格表現中多有親情舉動體現,而在一種暴力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則會朝著性格孤僻、怪異和畸形化的心態方面發展,因此,在采用大量高強度的訓練過程中,可針對孩子們本年齡階段性格的特點,適以呵護、關懷與情感培養,有利于培養出一種具有責任心強的情感意識形態,對孩子們的訓練與長遠發展有利。
三、強調人性化體現的優勢所在
人性化體現脫離于一種僵硬的、刻板的與命令性的培養方式,更多的注重對孩子在訓練、生活、學習中的親情交流、關懷與幫助,使孩子們有種體貼入微的感覺,再通過思想交流使其充分認識到應該做與不應該做的事情,這樣才會使強硬的命令和枯燥的訓練過程變得更加人性化、情感化,有助于對孩子在長期的訓練過程中與心理、性格構成方面帶來良好的幫助。
1、通過親情、友誼交融可以改變少年兒童的偏激認識,調整其在每天訓練中可能產生的厭煩情緒。
常年的艱苦的運動訓練,必然存在著枯燥、乏味與厭煩感,每天重復的練習,勢必給孩子們帶來一些重復的感覺,而親切的關懷與交流,可增強孩子們在訓練中的親情感覺,而降低了受強制與被迫從事訓練感覺,緩沖應激刺激,降低反感情緒,有助于訓練效果達到最佳。
2、增強親和力,容易形成心理目標崇拜,確定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練員既是學生的師長,同時也應當是他們心中的偶像,良好的師德風范,精湛的技術動作與輝煌的過去經歷,很容易給孩子們帶來崇拜與羨慕的感覺,因此教練員就此可以親身的經歷,或身邊出色的隊員形象,進行近距離的剖析分析,使孩子們充分認識到每條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必定有一些艱難的險阻,需要不懈地努力去克服,只要去努力拼搏與堅持不懈,就會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使其樹立遠大的理想,并為自己的理想而去努力拼搏。
3、提高親情關愛程度,降低叛逆心理指數,確保少年兒童堅持訓練的持續性。
保證連續的常年的訓練是運動員將來成材的保障,如果在正常的單一的運動訓練中缺乏對孩子們的親情關懷與呵護,反叛心理日趨嚴重,使運動員出現逃避心理,裝病或消極訓練情況,則極大降低了訓練效果,打破了訓練計劃的連續性與完整性。
總之,對少年兒童在訓練中提高人性化程度,是現代社會教學訓練的一個發展趨勢和方向,是對少年兒童在個性培養的前提下最大地調動自身能動性的最好體現,也是運動訓練中注重生物個體價值的良好方法與手段,強調人性化訓練將會把單純的大強度的運動兩式訓練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起到對運動訓練的改革與發展的真正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