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銳智
跨欄跑屬于速度性的徑賽項目,它的成績取決于運動員的平跑速度、完善合理的跨欄步技術和跑跨結合的能力。全程跑技術可以分為起跑到第一欄的技術、跨欄步技術(過欄技術)、欄間跑技術和終點跑技術等四個部分。由于全程跨欄跑主要是由跨欄步和欄間跑若干跨欄周期所組成,因此,跨欄步和欄間跑是跨欄跑技術的重點。110m欄距離短、速度快、技術復雜、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要求高,是跨欄跑最具代表性的項目。
跨欄跑就是要在高速跑動的過程中連續跨越障礙。這就要求運動員除了具有合理的過欄技術、良好的節奏感和勇敢精神外,最主要的是具備較高的速度水平。因此,要達到高水平的跨欄成績,速度是最主要的因素。
要加強速度的訓練,就需要了解110米欄全程速度的分配特點。在110米欄中,人體位移速度對提高運動成績起第一位作用。這些能力均取決于人的大腦皮質運動中樞興奮的抑制轉換能力,也就是神經調節機能的強弱,也同力量、柔韌等素質水平有關。
跨欄本身是速度性項目,注重提高速度水平,是不言而喻的。但并不是說只要有了好的短跑速度,就一定會有高水平的跨欄成績,也不是說先練好速度再來練跨欄,而主要是強調速度對提高跨欄水平的重要性。這還必須要有合理的過欄技術,良好的節奏等條件,作為基礎,但最重要的是能否把所具有的速度與跨欄技術相結合起來。因為跨欄與短跑在速度要求上是相同的,但在跑的具體技術、節奏等方面要求是不同的。因此,跨欄運動員的速度訓練,不能只單純練短跑速度,等有所提高后再運用到跑欄中去,而應當專門進行跨欄的速度訓練。速度訓練必須結合跨欄的專項特點,使速度能有效的結合到跨欄技術當中去。
重視吸收現代跨欄跑的先進技術并和運動員的個人特點相結合,是當今跨欄跑的發展趨勢,同時,努力提高平跑速度和跑跨結合的能力,使跨欄步和欄間跑的技術更加連貫,縮小跑與跨在動作外形、速度變化、肌肉用力轉換等方面的差別,使“跨欄”向“跑欄”的方向發展。現代跨欄跑全程技術顯示出:最快欄周期出現時間早、最快欄周期時間短、最快欄周期持續距離長。
跨欄運動員通過訓練,隨著力量的增長,相應技術有所改進。如:上體前傾和加大,后蹬角減小,從而加大步長,提高運動成績。但跨欄運動員如上體前傾過大,后蹬角過小,就容易使重心降低,而起跨攻欄又要求提高身體重心,以便減小過欄重心的起伏。因此,跨欄運動員跑的技術應是高重心的。其次欄間跑的步長是固定的,全程跑的步數也是固定的,因此,相對固定步長,加快欄間及過欄的節奏,是提高速度水平的重要因素,所以,選擇力量大、身材高、平跑速度快的運動員和以高重心、高頻率、步長協調放松、平跑式跨欄是當今跨欄運動員過欄技術的普遍追求的技術模式。
由于跨欄運動員各有其特點,因此如何提高,也應有所區別對待。青少年運動員應主要抓住專項速度、專項素質與過欄技術、平跑技術,使速度與過欄技術能有機地結合到一起。但對于老運動員和水平較高的運動員來說,他們的技術已基本定型或達到了較高的水平,起跑到前1欄的速度也不易提高,因此注重長距離速度訓練是十分重要的。除此之外,還應加強專項耐力訓練,多做8欄以上或全程欄練習,使速度能更好地與欄的技術相結合。還可通過長距離的反復跨跳練習,加強腿部肌肉力量與耐力水平,這就為運動員后程沖刺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素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