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想創業,但又不敢創業,因為怕風險。創業所負擔的不但是財務的風險、機會成本的風險,另外還有付出生命的風險(你的青春歲月)。我們之所以不敢創業,是因為沒有做好資產配置,很多人一開始就把所有資金投入創業。其實創業是跑馬拉松,不是跑百米,很多人以跑百米的精神去創業,才會造成創業的風險變高。如果你做好資產配置,懂得去算所謂“人生的三筆錢”,風險是可以控制的。
第一筆錢是“安家費”,也就是留下一到兩年的家庭開支;第二筆錢是要把“老本”留下來,可以用在儲蓄或穩當的投資上,如績優股、房地產或基金;第三筆錢也就是扣除以上兩筆錢之后,可以稱得上為“閑錢”的錢,這筆錢才可以拿去投資創業,如果賺了可以提早享受人生,如果賠了也不會立刻影響到生活。
同時一定要寫營運計劃書。營運計劃書不是寫給銀行看的,是寫給你自己看的,因為這是在做沙盤推演,把所有會碰到的問題預先想過一遍,做好萬全的準備,而不是想到什么就馬上去做,直到把錢花完才怨千金難買早知道。
有了創業的資本,只有合理運用才會發揮其最大作用,保障創業安全。通常說的六三一原則是指將創業資金分成十份,六成開辦成本:店面租金、裝潢、生產設備等,總括為開辦成本,是創業耗資最大的部分;三成營運費用:大部分店鋪是慢慢加溫的,所以會產生所謂的虧損期,尤其在創業的前半年,因此應保留虧損期的營運費用;一成緊急準備金:針對生產設備的損壞或或天災商務帶來的破壞等等,一定要留下緊急準備金應變,預防意想不到的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