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鐵腕,卻柔腸;功成名就,卻謙虛低調;學識深厚,卻從不停步!
經濟法本科和民商法研究生的知識積累,加上自身15年的辦案經驗,和對每一類經手的案件都透徹鉆研的韌勁,使得他敢有這樣的自信:再難辦的官司經他之手都能迎刃而解!
他創辦了國內首個法律超市,為年輕律師找到了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全國各地的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爭相加盟。

他的企業家法律教練講座非常火爆,眾多老總非他講座不聽,培訓機構爭相聘請他出任法律導師,為企業家傳播法律的福音,為企業家打造法律防火墻!
如果不是面對面的交流,很難想象以上這些都是集中在一個極具學者氣質的人身上。2008年1月3日,被許多企業家稱為“法律總教練”的劉全中律師事務所主任劉全中律師,在北京中央電視臺《贏在中國》節目組接受了本刊記者的專訪。
曾經的對手:從短兵相接到躬身佩服
早就聽聞劉全中擅長處理棘手案件,然而當問及他本人的時候,他只是輕輕地笑一下,說:“做律師其實跟創業一樣,遇見棘手的情況不能后退,如果你總是回避困難,你就永遠無法真正地有所成就。”
10年前,劉全中接觸了一個相當棘手的案件,被告十分不服,卻苦于找不到律師為其申訴,因為該案的原告社會背景復雜。幾經輾轉,被告在一些朋友的推薦之下找到了劉全中,劉全中了解案情的原委后,便毫不猶豫的接受了此案,并且對當事人說:“我不是一點都不怕,但我不能看著道理在我們這邊的案子就此定格啊!作為律師,如果眼看著法律讓位于不法勢力而無動于衷,這是對律師職業的極大諷刺!”
連續幾個不眠之夜在和助手分析案件和尋找線索中度過,終于換來一場反敗為勝的漂亮仗。從法院出來時,原告和劉全中恰巧在法院門口碰上了,他所有的怒氣演變成氣急敗壞的神情,連牙縫里逼出來的話都充滿殺氣:“姓劉的,咱們走著瞧!”聽到此話,不由得讓劉全中身旁的夫人大吃一驚,但劉全中卻面色從容泰然處之。原告有些意外,匆匆看了劉全中一眼,沒有再說什么話就走了,事后也沒有再找劉全中的麻煩。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幾年之后,這個原告提及當年的往事,對方坦言當時感到佩服的,不單是他不懼威脅的勇氣,更是他那種從容之下的正氣。
當事人:他是我見過的最敬業的律師
廣東省華僑建筑裝飾公司幕墻分公司的總經理陳平在偶然的機會認識了劉律師,之后聘請劉律師處理其公司案件;該公司在江門有個100多萬元的工程款案子,劉律師給他們的法律意見是趕快去起訴,但是出于往來情面上的考慮,他們拖了一個禮拜才起訴,等法院去查封帳戶的時候,對方已經轉移了資金。最后案子雖然勝訴,但直至現在款項仍未收回,談到這個未拿到成果的官司,陳經理一陣唏噓,后悔沒有聽從劉律師的勸告。后來到第二個案子,陳平經理說:“我們聽從劉律師建議,抓緊時機,馬上查封了對方的房產,對方乖乖地送錢過來,成功地收回了工程款。”雖然案子已過去有些時日了,但陳經理至今說起來還是喜形于色。
香港致誠集團總裁鄭偉清旗下有一個項目產生糾紛,涉及標的額1400多萬元。對于這個金額巨大的案子,全公司上下非常重視。鄭總回憶起來說:“劉律師了解案情后,以最快的時間投入工作并展開調查,真的非常敬業,讓人欽佩!而在他之前我們接觸到的其他律師做事情拖泥帶水,讓我們花費了時間不算,還損失很大。本案剛開始時我們非常被動,對方胡亂起訴,對方所在地的法院也違法辦案,劉律師通過法律渠道最終把案件轉到有效管轄地,經過一審、二審,從中院一直打到高院,我們認為沒得打的官司,卻被劉律師打得非常漂亮,我們終于贏得了勝利。”說到這里,鄭總眉飛色舞,“最后劉律師不僅幫我們打敗了對方的起訴,而且對方還回賠給我們200多萬元。真是太爽了!”
憑著深厚的法律知識功底,以及善于分析案件、善于總結經驗的良好職業天性,劉全中成功處理的疑難案件數不勝數。加上劉全中對處于劣勢的受屈者總是萬千柔腸于胸,浩然正氣含心,甚至不求回報地給予法律援助,漸漸地,鐵腕律師、良心律師的名頭開始在業界打響。
我不是學者:成功大半歸因于實踐總結
劉全中的簡歷看起來完全稱得上是學者型的律師:
1991年,劉全中畢業于中山大學法律系經濟法專業;1999年,劉全中考取了證券律師資格;2003年,他以優異成績完成了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在職研究生學業。從業多年來,他發表的《淺談我國風險投資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國水權制度法律問題的研究》、《淺析證券市場外資并購的相關法律問題》等文章在業內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他親和沉穩的個人魅力,與公眾印象中律師那種狡黠精明的形象截然不同。在和劉全中交流時,他眼鏡后面透露出的那種文者氣息和學者氣質,讓你更相信是在和一位學者座談,劉全中卻笑著反駁我說:“我不是學者。”
“我寫那些文章不是因為我讀了多少書,那完全是個人辦案經驗的總結。”劉全中如是說。
劉全中以善于處理棘手案件、牛皮糖式的案件而著稱,他本身深厚的法律知識基礎毋庸置疑,在采訪中,我們讓他對自己的理論知識水平作一個評價,劉全中很出人意外地在紙上畫了一個“0”。
“我剛出道的時候,處理案件的水平只是零。然后,當我處理了一個又一個的案件,這個零就變成了10、100、1000……我處理過很多案件,我很重視思考與總結。毛主席曾經說過,他沒讀很多書,沒留過學,但是他懂得總結經驗。毛主席的這句話雖平淡卻很有道理,因此我一直很注重總結。”事實上,他也一直這樣做并這樣教導自己的助理。對于自己的助理,他從不隱晦自己的經驗總結,并讓自己的助理每辦理一類案件,都要把此類案件的所有延伸法律關系吃透搞懂,“總結是一位律師非常重要的基本功,我歷來主張‘與其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正因為擅長實踐總結,所以在長達十五年的執業時間里,劉全中辦理各類案件達3300多件,涉案標的3億5千多萬元,幫客戶挽回經濟損失2億3千多萬元。在堅實的法學理論基礎上,他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足以讓他對每一個挑戰都能泰然處之。
法律總教練聲名鵲起:“沒有劉全中的法律課?那我不去。”
從事律師的切身體驗讓劉全中愈發體會到中小企業發展中尷尬的脈動:中國眾多的中小企業乃至大型企業的老總們,法律意識大都相當淡薄,對相應的法律、法規、政策不夠了解,讓他們錯失發展良機的同時也走入了一個又一個的法律盲區。談到違法違規的企業家們,比如顧雛軍、牟其中等人時,劉全中無法掩飾地 流露出扼腕遺憾的神情,而且我在此刻已經看到劉律師眼角已經隱隱泛出淚花。
“企業家絕對不可以不懂法律!”市場經濟從來不乏勇者身影,也不乏遠見之舉,劉全中感受到企業家們對法律渴求的眼神和急迫的心情。為了協助中小民企的老板們盡快掌握有關的法律常識,他向全國企業家們推出了“法律教練”的法律培訓業務,專門給廣大的中小企業家們提供法律操作知識培訓和法律援助服務。他首創的“律師+導師+企業家+顧問=法律總教練”的獨特講師風格,令眾多企業家受益良多。
他已經為近300家大中型企業解決了《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后實際操作問題。已服務過的企業包括:紙巾業龍頭企業--維達(廣東)紙業有限公司;中國電腦配件行業龍頭企業--東莞金河田實業有限公司;廣州風神集團;香港新歐普燈飾國際集團;中國綠色家具品牌--東莞天美家具公司……名單還在逐步添加中。
“每件案件、每個當事人的需要,都是我的課題,再簡單的案件都要深入思考……講授培訓課程的時候也一樣,光說理論沒有實戰,沒有實效,那就是虛的。”劉全中認真地說。
他這種“不玩虛的”的態度,使得很多企業家對他的課程與服務交口稱贊,眾口相傳之下,“法律總教練”很快名聲鵲起。國內排名第一的大型培訓機構——聚成集團公司,馬上先發制人,搶先聘請劉全中作為聚成集團的“特聘法律教練”。
到后來,很多培訓機構在向企業推介法律培訓課程時,都會有企業家問:“你們的培訓課程,有沒有劉全中的法律課?有就去,沒有就不去!”

奮斗十余年,早已邁上功成名就之路的劉全中卻說:我的創業之路,其實才剛剛開始。
厚積薄發,雄心打造“企業家的法律助手”
找劉全中的人越來越多了。
有找他幫忙打官司的人,有找他做法律教練的企業家,有找他來上課的培訓機構,還有其他事務所的律師聯系他,希望能夠建立合作關系……越來越多有待整合的資源,使劉全中萌生了創辦“法律超市”的想法。
這就是他稱之為“律師界的阿里巴巴”的法律服務供需平臺:為企業家量身定做自身的法律助手,讓客戶可以很方便尋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律師;讓律師可以很方便尋找到自己所精通的案件和業務。
企業家們要使企業發展壯大起來,會面臨眾多法律風險,而這些法律風險使企業家筑起的企業大廈,根基不牢甚至坍塌;創業固然艱辛,但守業需要更大的艱辛;守業面臨的法律風險一旦出現,往往會使企業大廈毀于一旦。因此劉全中希望這個平臺可以讓客戶很方便尋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律師,在這個平臺上,眾多優秀的律師可以供客戶了解熟悉,解決自己法律上的困惑;而課程培訓讓企業家們學習法律的同時又可以相互交流,在拓展人脈和交流管理經驗方面兩全其美。
廣大的創業者也可以通過法律超市獲得自己所必需的法律服務。“創業”在當今中國已經成為了一種熱潮,而創業過程中,不少創業者對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一知半解,但卻又不能及時得到相關專家的專門指導,從而會更加容易遭遇創業路上的滑鐵盧。因此法律教練+法律超市,將是提供給創業者們最方便最經濟的法律援助模式。
劉全中也看到了很多年輕律師渴望和期待的眼神,在走向成功律師這條漫長跋涉的路上,客戶和案源是制約很多年輕律師甚至是老律師發展的瓶頸。而這個“法律超市”的設想,幫助到企業家的同時也廣聚了很多案源,算是幫助年輕律師跨越了成長的很大一步。
除此之外,這個創舉更是對于現今律師服務業的一次大洗牌!在這樣一個公開透明的平臺下,律師可以到平臺上選擇辦理自己擅長精通的案子,同樣,這個平臺也會給律師的執業水平多了一種公眾監督評估的力量,也會產生所謂的口碑相傳。群眾的雪亮眼睛逼使律師們在這樣的環境上,更為嚴格地要求自己提升法律實務操作水平。
劉全中不單注重國內資源的整合,他更看到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下法律大環境的國際融合趨勢,隨著國內企業走出國門投資經營機會的增多,對精通國外法律專家的需求便越來越迫切了。同時持有美國、法國、澳大利亞三個國家律師執照的Sullivan律師便是劉全中的國外法律專家合作對象,他也正是欣賞劉全中的戰略眼光和國際化思維,所以Sullivan選擇了與劉全中一起,為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發展共同提供法律保障!
“律師行業其實和其他行業一樣,完全是大浪淘沙;對于律師而言,應該不僅僅參與競爭,更應該參與合作。我要創辦這個法律超市,就是希望能夠進行業務平臺重組,絕對是提升律師競爭力的好機會。”劉全中向我們說,他2007年在廣東開始拓展法律超市服務型業務,已經在廣州、深圳、東莞、江門和中山等地開設了分部,并且現在已經收到了良好的成效。這足以證明了他當初的選擇是沒錯的,而且也加快了2008年在全國更多城市推廣這項業務的步伐。
對話:零距離接觸中國法律教練第一人
今日財富:為什么你喜歡用“律師界的阿里巴巴”這句話來對自己的商業模式進行精準的定位?
劉全中:因為是阿里巴巴的商業模式啟發了我,阿里巴巴既然可以把產品和客戶結合起來,那我們完全可以把客戶和律師結合起來。客戶和律師之間可以達成一種最簡潔最經濟最快速的合作模式。
我們會在2008年4、5月份把這種體系建立起來,實際上我們對于風險投資的資金并沒有太大的需求,我們所需要的就是全新體系和成型模式的震撼力!
在2007年,我們聯合了華之杰企業家法律教練國際有限公司,向全國的企業家專門推廣法律教練事業,我希望這項事業能完成自己一生的使命:協助中國企業家打造法律防火墻!協助中國律師提升法律服務水平!
我們的目標就是:成為中國律師界的阿里巴巴!!
今日財富:劉律師,你想要組建“中國法律超市”的想法令人贊賞,盡管這種模式所描繪的前景非常燦爛,但與目前人們已經習慣了的法律界普遍采用的服務模式很不一樣,你們有何把握讓人們不只是從觀念,而是從實際的法律需求上接受這種服務?
劉全中:我從事專職律師工作15年中,在珠三角地區積累了豐富的資源和成熟的經驗。基于對我們辦案實力的信心,我們倡導風險代理的服務模式,達不到約定目標不收費,以實效和實力取信于人。有這些成功的經驗做保證,我們已經擁有了一大批比較穩定的客戶資源,足以支撐法律超市的前期運作,并保證她以后得以迅猛發展。
事實上,目前律師界普遍采用的服務模式形成了律師與客戶之間溝通上的低效率,才讓我們有了創辦“法律超市”的創意。在法律超市里,客戶根據自己所面臨的法律問題,方便快捷地選取超市里的相應服務。因此,“法律超市”的服務模式,可以保證服務質量,加快辦事效率,降低辦理費用。我們有理由相信,“法律超市”一定會成為未來中小企業獲取法律服務的主要渠道。
今日財富:前面說的是“法律超市”對中小企業的服務情況,那么對于想要創業的人群你們能提供什么樣的創業法律服務?
劉全中:創業法律教練的含義,就是通過對創業者進行法律、法規和政策實務操作的訓練,使創業者基本具備經營運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常識,可以對基本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運作決策做出方向性判斷。
2006年開始,我們聯手香港企業注冊中心,專門為國內企業和個人赴港經營提供全程的注冊服務,也為國內企業打造國際化品牌提供全面的幫助。作為國內獨家由律師事務所提供全程法律服務的注冊公司,該中心秉承“誠信、感恩、合作、創新”的宗旨,積極為內地企業的國際化發展鋪路搭橋,立志成為全球一流的注冊公司,為促進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發展而自強不息!
今日財富:從你對“法律教練”和“法律超市”的描述中,我們可不可以這樣理解:法律教練是單個律師對部分企業或企業主的服務,而法律超市則是無數律師對無數企業或企業主的服務?
劉全中:可以這樣理解。
律師行業是個知識密集型的行業,其專業化程度越高,在提供法律服務時就越自由輕松。因此,盡管我們每個律師都在盡力學習,但法律問題涵蓋的面太寬,與這相對應的是專業分工卻越來越細。所以,只有盡可能多的吸納各個方面的專業律師,才能為客戶提供最專業的個性化服務。
今日財富:現在這個項目反響怎么樣?
劉全中:非常好!我們目前在廣東通過幾個系統正在整合客戶平臺,2007年下半年就已經開始在北京、上海、長沙、深圳和廣州等地區巡回舉辦創富論壇,搭建這些地區的客戶平臺。同時在廣東的廣州、深圳、江門、東莞、中山等地進行初步的整合和磨合,充分提升我們的隊伍素質和完善我們的服務系統,爭取于2008年五、六月份在廣東省內完成搭建適合的管理系統和操作系統。我們預計,08年底就可以開始在全國大規模招商。
今日財富: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有什么具體的東西嗎?怎么體現法律超市和客戶的結合?
劉全中:首先是解決年輕律師缺少案源的問題,也同時解決一般客戶沒辦法正確選擇律師和監管律師服務的問題,我們既可以幫客戶選擇并監督適合的律師,也可以幫律師找到需要他幫助的客戶。
今日財富:那么你想怎么樣才能把這個行業做的與眾不同?
劉全中:我們工作的準備是全面的,包括整個項目的規劃,操作模式的演練,項目的區域實驗,合作伙伴的選擇,團隊的打造。對企業家進行法律操作知識的基本技能培訓,讓他們在決策時盡量規避法律風險,初步具有法律方面的判斷能力,再通過律師進行實際服務,以追求法律服務的高效和實效。
今日財富:這樣做和舊有服務模式比較,這樣的形式會對客戶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客戶是不是可以獲得更多的服務?
劉全中:客戶不僅是得到快捷而方便的服務,最重要的是可以做出正確的選擇。我們會和各地最優秀的律師和律師所合作,對法律服務行業的資源進行全面地整合;也會對培訓行業的進一步提升開創一個典范。我們是靠我們的客戶平臺吸引律師,我們也會對律師進行篩選和評級。我們所提供的這種服務是前所未有的!
今日財富:我看過你的一些資料,你對中國的民生和弱勢群體也很關注。應該說是一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的律師。你對此是怎么看的?

劉全中:我們一直很關注弱勢群體,認為他們的成長才是中國真正富強的標志,我們已經主持參與了兩所希望小學的建設。同時,我們最關注的還有中小型民營企業家,他們在成長初期實際也是弱勢群體,他們承擔了過多的社會職能,卻被一些人誤判為勢利小人,他們的處境十分艱難,對法律方面的知識也很欠缺,我們的責任就是幫助他們能夠通過法律手段保護自己,逐步壯大自己的事業,而中小企業自身的跨越式發展對社會來說也是十分有利的。
今日財富:你認為你心中的成功學標準應是什么樣子的?
劉全中:那就是:知道+做到=得到。多數人只會知道,很難做到,只有做到,才會真正得到。另外在商業發展模式的選擇上,我比較欣賞蒙牛集團的牛根生所說的“小舍小得,大舍大得”。還有:馬云與我們分享的阿里巴巴和他自己成功的秘訣,那就是:夢想、學習和堅持。
今日財富:通過與你的談話,我也學到了不少法律方面的知識。相信在你們的努力下,“法律超市”這種新模式會成為引領未來法律服務的風潮,并迅速覆蓋全國,為中國企業在法制的軌道上健康發展保駕護航,為中國個體創業者成功創業指明方向。非常感謝你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采訪。
劉全中:“服務企業、感恩社會”是我們一切行動的宗旨,我們也非常感謝《今日財富》雜志能把觸覺伸向法律這樣的專業領域。“法律超市”的發展離不開媒體的宣傳和推動,有了你們的支持,我們有信心一定能夠成為律師界的阿里巴巴。我們能夠與《今日財富》雜志一起,為中國企業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和全球化進程而貢獻一點微薄力量是我們的榮幸。也祝《今日財富》雜志越辦越好,再創新高。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這是劉全中律師的做人原則,也是為客戶服務的出發點。他首創的“法律教練”事業專門為企業打造防范風險的法律防火墻,為全社會提供了全新的法律服務模式。他領銜運作的“148法律超市”則為企業界和律師界提供了法律服務供求平臺。駿馬揚蹄,志在千里,我們祝愿作為法律總教練的他早日實現“打造中國一流法律超市,培養一流企業法律教練”的夢想。■
編輯:舒歌 E-mail:cqshuge@sohu.com